文/楊年熙
早年協助台北榮民總醫院完成第一個試管嬰兒試驗的陳維多,看到我在《東方早報》上的評論《科學和媒體,積極介入藝術的現在和未來》。這位一直在生命基因研究和試管嬰兒崗位上的老朋友有點感慨地指出,若說科學家對涉及感情、認知和藝術表現的事物置身事外,這點值得商榷,因為舉凡行為和心理分析、神經反應等的研究,都和藝術的運用有些牽連。
陳維多的看法使我聯想到法國最近的一個電視節目,介紹用莫扎特的音樂治療自閉症兒童的一項成功試驗。科學和藝術(以及文學)確實息息相關,若沒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就沒有20世紀初超現實主義的作家和藝術家們之從夢境和潛意識中去發 掘創作潛能,進而顛覆當代藝術。但我前文所說,指的是在對人類種種情緒感知的“描述”上,亦即當用藝術的形式來表達和傳播時,科學家盡管是靈感的來源,甚 至根本提供了內容,過去都是被謝絕在門外的。而今天,尤其在新媒體藝術上,科學家們往往直接參與創作。
所謂創作,不論用什麼形式(繪畫、文學或戲劇),出發點都不外乎重新想像我們自己, 塑造出另一個摻入了美學思考的形像和環境。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逐漸脫離大自然,被虛擬世界的各種影像所包圍。當團體合影的照片都可以不著痕跡地增加或減 少一個人,當肯尼迪總統和今天的演員在一部影片中握手言歡的時候,我們的各種感知也越來越受到科技媒介物的干預,以至於真假難分,到底哪些是我們純粹的情 緒、感知和想像力,哪些是被媒體左右的機械反射式心理?在給這些問題找答案時,也就進入了一個藝術、科學和技術交相混合的新領域。
在這個領域中,加拿大的藝術表達傳統很具代表性。信息科技之於加拿大人,既是文化產 物,也是藝術創作的當然場地。1960~1970年間,當地的新媒體藝術高度活躍,舉凡多媒體、錄像、行為藝術,以及最早的衛星直接傳遞藝術、裝置藝術、 將提供給消費者的圖表屏幕轉為藝術之用等,都在大步開發之中,藝術家卻因此陷入了矛盾處境。
加拿大社會學家麥克盧漢(H.M.McLuhan)對當時媒體的革命性演變做了透徹 分析,被尊為“現代的先知”。這位大眾傳媒理論的創建者認為,傳媒技術對現代社會造成摧毀性的演變,使我們喪失了真實的感知能力,而藝術家之有意識地配合 及適應這種科技擴張更是“人類文化史上所僅見”。
麥克盧漢和他之前的加拿大思想家,如海諾安尼斯和喬治格蘭,代表了一種意見潮流,便是“科技今天能夠仿真人類的知覺和感性,我們則本末倒置地透過這些技術仿真產品控制自己的想像力”。他大聲疾呼:勿成為我們所發明和使用的這些工具的犧牲品。
麥克盧漢於1980年過世,他所說的仿真人類感知從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被用在一系列藝術創作中。1997年的“通電的心”將19世紀初的美術館收藏品放在科學實驗室的布景前,三個黃銅制的古董家具上各放了一個玻璃罩,罩子下是一個玻璃 心髒,和真的心髒同樣大小。一條通上電極的銅線連在玻璃心髒的主動脈上。當訪客掀開玻璃罩,再將玻璃心髒拿在手中,這個心髒便興奮起來,開始發出冷光和劇 烈跳動,周圍此時彌漫著電子磁場。手上捧心的觀眾便在實質意義(通電)和抽像意義(了解)上成為磁場的一部分(法文中的通電Branche亦用做“了解” 之意)。
這個裝置的手段和目的只有一個:制造興奮感。所使用的玻璃心髒可以用一次熱烈的擁抱、一個噩夢、一副可怕的畫或者一次輕微的觸電來代替。觀眾和一套電子裝置系統連接,當他的心跳頻率被改變時,他的精神狀態也隨之改變。
這類藝術創作是在用美學手法研究文化大環境:直視我們的感情和知覺是如何進入了竭力超越“自然世界”的科技手段下的“仿真世界”。虛擬的現實如今已能夠輕易展現,很多意見認為,這是進入了看來抽像和蒼白的純精神王國,終於得以擺脫肉體這 個孽障,亦即精神和身體可以分離了。
事實上,這裡所說的“精神”,更應該是“意識”,而且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便有過實驗。當時一個研究虛擬現實、身體和藝術創作的罕見國際研討會在加拿大科研發達的亞爾伯達(Alberta)班弗藝術中心(Banff)舉行,會中的主題是“怎樣知道我們確實存在於身體這個包心之器內”。也就是,怎樣確知我們是存在的?
科學家使用一套很簡單的技術而得以證明,這種“人者心之器”的感覺其實很不穩定。班弗藝術中心的藝術家在現場接受實驗,他的雙眼被黑布蒙住,他便感覺身體移位,手臂不在原來的位置上,甚至是跑到體內去了。這裡便出現了一個基本問題:若將 這個身體移開,再想辦法將之在一虛擬的身體內重新組裝起來,會產生什麼結果?
這些藝術創作是作者和一群研究直覺的神經學家、心理學家、物理學家、電子工程師,醫學研究員、計算機研究員和數學家多年合作的成果,每一件作品都將科技作為主要內容和創作目標,科學與藝術關系的密切於此可見一般。
今天隨著計算機軟件的普遍化,掌握技術已非難事。但是匠氣和藝術一線之隔,沒有深功夫突破不了。要其成為藝術精品,必得是藝術家借用科技,並保持藝術的原創力,而非技術人員勉強充當藝術家。至於評判標准,如法國新媒體創作協會“藝術 3000”的編輯主任阿茲馬諾弗所說,“創作中是否包含了深刻的哲學思考”可為一項重要依據。藝術原創力、哲學思考、科學與技術三方面兼備,藝術方可穿透 科學,又和科學相互反哺,取得數字藝術的真髓。否則,徒然落入麥克盧漢所擔憂的“摧毀想像力”,這自非藝術的終極目的。 (作者系聯合報系歐洲日報主編)
(原載上海東方早報2006年08月09日0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