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以體會代替演戲:2009年亞維儂臺灣劇場面面觀。

文/楊年熙


亞維儂二00九年藝術節七月七日正式敲響開場的三聲鑼,臺灣前來的五個團體中,「無獨有偶」二00七年便來過,屬於臺灣劇團參加亞維儂外場的一個創始團隊,而且重演「我是另一個你自己」。這齣偶戲的宣傳海報上已有資格加貼一紙「二00七年成功作」的註明,在團長鄭嘉英的率領下,不論演出或上街宣傳,均輕車熟路,開始在亞維儂的趕節群眾中認「老朋友」了。

鄭嘉英的「我是另一個你自己」最吸引觀眾的是背後的偶師和他們所操縱的木偶之間微妙的關係,以致有雙重的戲可看。經過嚴格訓練的偶師消除自我中心意識,以平等之心對待手中的物件,終於產生奇異的舞台效果,打動了大人小孩的心。「我是另一個你自己」來亞維儂之前先於六月二十五日和二十六日在荷蘭參加「國際偶戲節」,亦有如熱身。

相對之下,「動見体」劇團的「戰@.....」,「崎動力」的舞劇「女媧」到了這個法國南部的戲劇城,都尚在磨合階段。「女媧」十月時將在里昂舞蹈之家正式首演,編舞兼舞者孫尚綺說,「目前都算在試戲」。

「女媧」雖然同樣取材中國古老傳說,和李易修導演的「大神魃」的中國水墨卷軸式舞台,屬於兩種截然不同的表演類型,一是現代舞,另一著重講述。2009年年初新創的「拾念劇集」,其取材山海經傳奇的「大神魃」從台北兩廳院的實驗劇場來到亞維儂,剛開始探索觀眾的品味。

二00九年的五個臺灣團隊相當程度地體現了臺灣表演藝術的面面觀。只是「女媧」的編舞孫尚綺雖來自臺灣,實為旅德藝術家。

「莎士比亞的妹妹們」劇團帶來的「給普拉斯」,如女主角徐堰鈴所說,她不是在「演戲」,而是在「體會」。難怪台上台下的互動隱約可感,連看幾場後,發現此劇因勢利導,靈活如水,盡管舞台大結構不變,實在場場不同。

徐堰鈴在臺灣有「小劇場天后」美譽,演技果然突出。她一個人在台上獨白,卻自始至終抓牢了觀眾的注意力,讓人為她的演出惶惑,被她的人物「普拉斯,拉薩路夫人」深深感動。

她說她在舞台上憑的是「感覺」,「比戲還重要」。也就是說,她在一遍又一遍地「感覺」周曼農的劇本,詛嚼每一個從她口裡吐出的詩句,讓這個有關愛情、創作和死亡的「故事」變成演員的一種「流動的感覺」,因而允許自己有「即興和失敗的空間」。

她強調,在台北公演的舞台大一倍,戲也長一倍(一百分鐘),因此囿於限制,在亞維儂是做為片斷式情況在演出。原版裡與比較年長的著名舞蹈家張曉雄搭檔,而有比較多的情景式塊狀演出,對愛、性、背叛的描寫都更為深刻,全戲也更黑暗。


徐堰鈴在開場時以戲外的女主持人身份出現,結束時再離開自殺的普拉斯,回到主持人的位子,唱一首夏宇的歌「雨水一盒」:「你必須了解我無法繼續下去,到未來那許諾之地我不停....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她說,一邊是普拉斯的執著,另一邊是夏宇的灑脫,她介於二者之間,以她演員的中性來詮釋文本。看來她的「不是戲」,卻正是京劇演員出場時,鑼鼓一嚮,擺出造型的「入戲」。

「給普拉斯」舞台上的浴缸(或台北舞台上的洞)是導演Baboo(廖俊逞)的堅持,編劇周曼農強調女詩人普拉斯的「火花噴射」,Baboo則感覺浴缸和裡面的水是重要的隱喻,水像她遇到的男人,溺水也是她開煤氣自殺時近似的窒息感。

在「戰@......」演出後第四天看了戲,除了二00八年時因「三氯乙烷釋放体」來亞維儂,而採訪了與孫梲泰聯合創作的符宏征之外,對「動見体」劇團的演出資歷無甚了解,也樂於以一張白紙的狀態去做首次接觸,結果獲得意外的驚喜,為其收放得宜,結構工整而感動。

這齣建立在「運動」基礎上的戲,同一演員的角色應時轉換,流暢自然。描寫臺灣今天的上班族和社會上的疏離,立意嚴肅但語調輕鬆,帶著生動有趣的舞台效果,沒有任何說教與誇張,又能不時跳脫現實,以舞蹈來宣泄,總之可看性頗強。

編導符宏征說,其實演員們「前一天才剛剛站穩」,最主要的演員魏雋展也是「無獨有偶」團隊中唯一的男偶師傅,隨團赴荷蘭演出,周姮吟則有電影的戲約,因此出發來法之前兩周均無法完整排練。

他很高興亞維儂的舞台提供連演二十多場的空間,否則像他們這樣的「 小劇團」在臺灣沒有任何「養戲」的機會,壞在那裡都來不及知道,更遑論達到成熟了。開始演出後售票逐日增加,看來口碑已傳開,大家也更加賣力。不過,戲固然需要修改磨合,也不能給演員太大壓力。


圖片:徐堰鈴、周曼農、廖俊逞、符宏征在訪談中的神態。


(原載巴黎歐洲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