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7日 星期六

亞維儂去來



七月的亞維儂,總以燦爛的陽光迎接你,地中海晶瑩剔透的藍已渲染上這裡的天空。
在巴黎的陰雨中發霉捲縮的心一下子舒展開來。


新落成的高鐵站居然是玻璃和不鏽鋼流線形建築,狹長一片,外觀如飛船,內部架構則像一道道光線的拋射。好啊!二千年前所建的古城,至今在十三世紀城牆包圍之下,卻毫不扭捏作態,坦蕩蕩借現代科技放眼未來。

高鐵站外移到三公里外,負責區間捷運的老火車站則繼續隔街對著共和城門,門內的共和街筆直通往古城的核心-時鐘廣場,以及後面的教皇宮。為期三周的亞維儂藝術節七月六日啟動,海報招貼鋪天蓋地,進了城門便眼光忙亂。大街小巷人氣旺盛,操各種語言的遊客中間巡梭著自己打廣告的演員。

演員用演繹莎士比亞的嗓音「叫賣」,將廣告詞編成亞歷山大體十四行詩;五人鼓號樂隊將一座涼亭合撐在腰幹上呼拉拉而來;穿件齊膝米色風衣光著腿的光頭男人提隻箱子急急趕路,後面跟個不斷對著他拍的攝影師,攝影師的黑色圓領衫背上寫著「To Be」二字。光頭男人眼光落在界外,攝影師亦心不二用,他們在鬧市中畫出自己的流動舞台。「To be or not to be」,莎翁的心理戲劇衝突,光頭演員的「To Be」劇名倒是說出了「OFF」的真諦:要緊的是來這一趟,哪怕後來撐不下去而打道回府。

亞維儂藝術節以戲劇為大主流,舞蹈、音樂和展覽陪襯,一九四七年誕生,二十年後生出了旁枝外場「OFF」。相對於主辦單位所邀請的內場「IN」,參加OFF一要狂熱,再要資金。今年的六百五十八個劇團,演出八百六十六種劇目,「狂熱」多得送人都來不及,錢嘛,不惜舉債。其中也有不少獲得官方或民間團體補助,但更多的是幾個志同道合的年輕人戲劇學校畢業後結伴上路,自己掏腰包到亞維儂來辦登記,找劇院,參加不需要經過任何甄選的OFF演出。他們的終極目標不在亞維儂,做好了賠本生意的心理準備,期望的是被來自世界各地的職業買家看中,接下去的巡迴演出便是事業的起點了,一齣戲夠吃上兩、三年,甚至更久。

在這個全球最大的舞台藝術節中,劇團在節日啟動十天後仍無進帳,而棄甲還鄉的,平均每年有一百五十個。亞維儂的成功也讓人耽心有內爆炸之虞:一間九十個座位的小劇院,一天演兩場,三周的租金八千歐元,演出登記費四百一十五歐元,公關宣傳預算至少三千歐元…旅館和餐館價格上漲,遊客將行程從過去的一兩周縮短為兩、三天,但停留近月的藝術家們便負擔不輕了。然而戲痴滿街跑,就是要來「演給人看」,失敗了,回去養精蓄銳,明年再來。至於觀眾,迷的也就是這種在嚴苛的現實中打造出來的戲劇天地,讓人神遊八荒,不知其所之矣。

亞維儂節的難得在於它雖龐大,卻十分親近,演員到你面前來愷切而談,或當街表演一段。票價亦十分民主(OFF十到十三歐元,IN十三到三十六歐元),不像在巴黎常見「十七到一百三十歐元」,只花得起十七歐元的不免心虛,也懷疑還能看到些什麼。因此戲劇在亞維儂被平常化了,從來不上劇院的人輕易跨過門檻,旅遊兼吸收文化養分。

亞維儂六十年的歷史也造就了它的傳奇性。在開創號中參加「理查二世」演出的珍妮夢露,以近八十高齡,七月九日在教皇宮的榮譽院,和亞維儂的另一位常客薩米弗雷朗誦演出海奈姆勒的「Quartett」。之後三千觀眾起立鼓掌歡呼,她離去時伸手撫摸在舞台背景高牆下的拱門;這個親暱的手勢含義豐富:是在告慰亡靈,還是向時間挑戰?

亞維儂是念舊的。教皇宮庭園內的這堵厚石牆前後見過九位教皇,從十四世紀中期起的二百年間,教皇以此為家。在教廷最終返回羅馬後,教皇宮經歷了混亂黑暗的時期,大革命期間再被當作監獄,這堵高牆上染了不少鮮血。二戰結束,和德國佔領軍合作的維琪政府對戲劇的控制鬆綁。一九四七年,詩人赫內夏爾建議壤維拉將他前年在巴黎造成轟動的「主教堂謀殺案」搬到教皇宮榮譽院來,實非偶然。平時習慣數十人小劇院的壤維拉也很快意識到法國戲劇新生的時機到了,而在「技術上不可能」的榮譽院開創了新一代的戲劇:露天、開放、舞台巨大,尤其徹底擺脫了義大利傳統舞台的簾幕。

亞維儂成為戲劇的殿堂,釋出世界戲劇的動向,以抗爭為宗旨的小劇場自然不甘後人,OFF應運而生。亞維儂的戲劇又並非不食人間煙火,在理想之外得照顧到賣點,因此陽春白雪之外也有「大道戲劇」類的民眾大戲,如在共和街外觀如電影院的「大廈劇院」上演的時尚諷刺喜劇「培蕾羅普,妳別哭」,一九九八年創戲以來已有六十萬人看過,僅有的三名女主角共有二十二名女演員在飾演,不僅出了DVD,也有連環圖問世。此次在亞維儂,三人在相鄰的兩間劇院連演上下二集,各五百來個座位場場爆滿。

「培蕾羅普」講今天女性的愛情和性生活,台詞大膽露骨,卻一如她們所諷刺的女性雜誌的內容,另一齣同樣的女性戲「Hard Copy」談家庭和職業難以兼顧的婦女生活,若前者讓人笑岔了氣,後者的心理分析更深刻,笑也苦澀,但真實入骨。巴黎郊區移民子弟的街舞戲「沒有社區」從殖民時代說到前年底的燒車動亂,舞技堪為此中之極,而語言誠懇幽默,是值得繼續注意的移民小劇場。在OFF的貼近時事和社會現實之外,IN的節目今年不乏政治參與,從納粹的末路到「共產黨的沉默」,好像在度過第六十一年的今天,更需要記取當初。



(2007-07-24刊出:臺灣聯合報副刊)









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

街景1

在巴黎要對著人拍照得先徵求對方同意,否則是違法的。若只是拍街景,有人近距離迎面過來,最好禮貌性地避開,碰上難纏的會要求你刪除。但捕捉的鏡頭要精彩,就只能是偷拍。暗中動作,留著自己把玩。


雖是花都的長期住戶, 走在街頭依然眼光忙亂。情侶的渾然忘我最具特色,不論周遭多麼吵鬧紛雜,他們專心一意。難得的是,這些情侶多數年輕俊美,幾乎懷疑他們是在故意展示了,我們看的人便也賞心悅目。我說的“看”,甚至在這裡連照片都拍了,其實非常隱密,眼角餘光帶到而已,一般行人絕對視若無睹,禮貌地不打擾人家。有趣的是,他們當眾親熱,姿態優美大方,沒有任何過火的地方,發乎情而止乎禮,算是一門藝術了。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個大晴天,我在賽納河旁擁擠的車流中,在紅綠燈前停下,情侶正在我車窗前。之後在電腦上將景框另做調整,他們就遺世獨立了。



這天未做司機,拿著相機在車裡隨時捕捉。她再走一段,就到了巴黎聖母院前。這裡說是在雨果“鐘樓怪人”的中古時代,怕也有人信吧!為何流落街頭?每個流浪漢(女)都有他的心酸故事,在酒精中拼命忘記眼前,老得痀僂了,那天一臥不起,便被巡邏車收走。



嬰兒車上玩手機,嬰兒且讓位。

2010年2月24日 星期三

我開了部落格

從巴黎西南近郊住家往市中心的必經之路:龐畢度車道。車窗上的反光有如艾菲爾鐵塔發出的電波。


開部落格或博客的念頭就這麼嗤一聲地冒出來,像憋不住噴出來的笑,或者擦亮的一根火柴。倒也不是下崗後不甘寂寞,其實是報社終結大收攤之後,覺得理出來的成批東西最好有個書架之外更妥當的去處,否則當作人生記錄也好,免得遠方的家人朋友以為在巴黎白混了這些年。再說,自行挑選張貼、發佈、欣賞,大大滿足了臨水照花人的虛榮心。何況教過書,做了二十多年的記者,養成了好管閒事,而且散佈意見的習性。巴黎又是個看不完,說不完的城市!

在這個念頭連影子都沒有的時候,將報社拖回來的個人資料庫,以及家中六個與工作有關的兩公尺高IKEA大書架上爆滿了的書籍檔案從頭清理。兒子空出來的房間正式做了私人書房,中間變成工地,書報紙張講義夾攤得沒有下腳點。一連三周,每天全日開工,陸續往外丟,每次動輒十、二十公斤,最後連衣櫥和地下儲藏室也帶動了。一趟趟開車跑天主教救援會,滿行李箱的舊衣相贈,再找合適書店,賣掉一批書⋯⋯瘦身、瘦身!

每本書,每張紙頭都看過,整理分類。書架清朗了,要找甚麼伸手即得。衣櫥呢,只留下真愛穿,和幾件可以收進家庭博物館的,其餘一概不再戀棧,完全放棄了“以後還會穿”的神話,很多衣服整個季節不曾上身的現象,發誓以後不再發生。

工地結束,換上日式透明掛簾,往書桌一坐,有重新做人的感動。過去忙得鎮日團團轉,現在終於有了“甚麼也不必做”的自由,可以安靜地在電腦上塗鴉了。

清理資料中間,許多遠離了的記憶又浮現出來。若說對舊的沒有眷戀,將這些一股腦拋棄還是可惜。未來的憧憬固然令人興奮,但舊的基礎才是追尋的起跳點。對部落格本來不屑一顧,覺得這種新的業餘記者和玩票作家型態只是在自我陶醉,後來發現這是個不可忽視的現代傳媒工具,發表了幾則有關 Google的時論文章,對網路仔細研究一番後,決定自己也來開一個。

有人曾經勸我寫得軟性一點,“像你寫小貓那樣”。問題是,寫薩科茲或恐怖主義,就是無法寫得像小貓。每個類型有其一定的文體。最主要的,清楚簡單,平易近人,這是我對這個部落格的期望。張貼各類文章也是對軟性或硬性的答覆,人不就文,讓文來就人吧!過去採訪,經常被人問“專跑這個線的?”其實不然,在巴黎做記者,這等於是個奢侈,也逼得你閒事越管越寬。
“巴黎來函”將收納隨想雜感,是與網友們交會的入口,歡迎進來聊天!

2010-02-24

2010年2月23日 星期二

遠離她





腦細胞的死亡就像一棟燈火明亮的屋子,燈一間間地熄滅。



當你從你所愛的人的記憶中逐漸消失,乃至最後成了一個陌生人,就像對方雖然活著,卻已經死去,會是什麼感覺?所以有人說,患了老年癡呆症,痛苦的是無病的親人,因為患者走進了另一個世界,越來越分辨不出和原來的世界有什麼牽連。他有時會重新開始另一種生活,在新人中間尋找寄託,倒不一定感覺痛苦。

就醫學上來說,這是一種持續性的神經功能活動障礙和智能衰退,進入末期後,平均生存期五年半。病程一般是五到十二年,逐漸衰敗,因此病人本身並非全無意識。像「遠離她」(Loin d’Elle)中的女主角費歐娜,她望著住家前白茫茫的雪地,迷惘的眼神裡滿是問號,她知道自己將逐漸離去,如同在空茫雪地裡慢慢消溶,卻一籌莫展。腦細胞的死亡就像一棟燈火明亮的屋子,燈一間間地熄滅。

費歐娜和丈夫格倫結縭四十四年,恩愛如故。有一天兩人在廚房裡洗碗,費歐娜若無其事地將擦乾的平底鍋收進冰箱裡。格倫跟在她後面將鍋子取出收好,他動作緩慢,心情沉重。
他們經常做越野步行滑雪,走過一大片雪地,到對面鄰舍,再打回頭。一天黃昏,費歐娜一個人出去,格倫不時望著窗外,可以筆直地看到她全程的動靜。但這一次,她許久不歸,格倫開車出去,在公路邊上找到瑟縮成一團的費歐娜。

回到家後,她對丈夫說:「我們該做決定了,這事不再由得了你。」格倫先到療養院去了解情況,對女院長說,「我們是來一個月,暫時的」。在送費歐娜去療養院的路上,她看到一個路牌,突然記起他們春天時曾到那裡去摘花,她對格倫說:「你看,我要走了,但依然還在。」
格倫想用這些令人寬慰的跡象說服療養院他太太和別人不一樣,不是那樣嚴重。資深女護士對他說:「他們走了,偶爾又會回來,但都是暫時的,還沒有人真正回來過。」

格倫常去探望,雖然院方比較希望讓病人習慣眼前的新環境,減少他們的心理負擔。他發現費歐娜對另一名男病人特別好,隨侍左右,陪他玩牌,替他推輪椅…格倫在於她反而變成了普通的客人。

格倫遠遠坐在一邊望著她和這位男病人的親密動作,表示「喜歡看見她高興」,但是仍然忍不住問工作人員:「她還知道我是她丈夫嗎?」然後問費歐娜:「妳和他,在做什麼?」她的回答很有含意:「他不會讓我感到困惑…」她不需要知道是否記得這個人。

這是不到三十歲的女演員莎拉波萊(Sarah POLLEY)第一部執導的影片,改編自愛莉絲.蒙偌(Alice MUNRO)的小說「穿越山岳的熊」(L‘Ours Traversa la Montagne)。導演確實有教育層面的企圖,說明一種越來越普遍,醫學卻仍然束手無策的疾病。但如何能在這樣的主題上講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呢?

莎拉波萊想呈現的,更是一對老年夫婦的愛情生活,他們對彼此的依賴,對年輕時的回憶,對生離死別的畏懼⋯⋯她於是很小心地不要落入濫情,手法盡量樸實,在有關療養院和醫學方面也不刻意寫實。兩位演員朱莉.克麗絲蒂(Julie CHRISTIE)和葛頓.班森特(Gordon PINSENT)將情緒凝聚在眼神裡,倒也說盡了人物的無奈和憂傷。

格倫應該是費歐娜過去的大學老師,她十八歲時嫁給了他,今天他常說:「我從來就離不開她」。但他自己年輕時曾經受到別的女人引誘。在去療養院的路上,費歐娜趁著她所餘無多的清醒,對他說:「你本來可以離開我的,但是你沒有,你依然顧到我,和我做愛,這點我很感謝你⋯⋯」

看著費歐娜在療養院裡對那位男病人那樣殷勤,格倫不禁懷疑「她難道是裝的,目的是處罰我?」什麼臆測都是好的,只要費歐娜能回來。時間一點點過去,生命逐漸遠離,但在這個過程中間,生命的神奇繼續讓他們震動感,波濤在胸中起伏,情感的火花便一直燃燒到最後一刻。

2007-05-17歐洲日報/2010-02-23更新

遠離她
英文片名:Away from Her /法文片名:Loin d’elle
出品:2007年/美國片。
法國公映:2007-05-02 / DVD影碟上市:2008-01-15
片長:1:45
導演:莎拉波萊(Sarah POLLEY)
演員:Julie Christie, Gordon Pinsent, Olympia Dukakis
法國發行公司:La Fabrique de Films

影片本事:費歐娜和格倫結縭四十五年,兩人之間歷經考驗,感情卻絲毫未被時間磨損。但是,費歐娜開始出現突然短暫失去記憶的老年癡呆症症狀,隨著病情加重,她決定住進療養院。格倫捨不得她,也有了罪惡感。他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甚至懷疑妻子是否以此為藉口離開他。

2010年2月22日 星期一

赤壁-決戰天下




吳宇森取材三國演繹的戰爭史詩

經過臨時更換主角的波折,以及亞洲市場的高賣座率,吳宇森的「赤壁」終於在法國院線公映。對這部長兩小時五十分鐘的古裝巨作,其戰鬥場面之驚心動魄,法國影評讚賞有加,有的說, 能夠在一部影片裡集中了那樣多的高品質, 只有兩年前描寫羅馬古戰士的好萊塢大片「神鬼戰士」( Gladiator)堪與比美。

但巴黎世界報認為,影片編劇將戰爭視作一場大規模的「鑽拱橋遊戲」,觀眾陷在沒完每了的進攻和反攻之間,耐心地等候散場。 電視週刊「Télé 7 Jours」 則感覺這部戰爭史詩很有企圖心,十分風格化,但是「相當地冷,缺乏抒情和戲劇性」。

在法國看到的「赤壁」(Les Trois Royaumes)是經過特別剪輯的「國際版」,中國和亞洲地區放映的原版片長五小時,分成上下兩集。吳宇森為推廣此片前來巴黎,向媒體表示他對國際版很滿意,甚至想,也許比原版還好些。

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集成自中國古代民間流行已久的許多故事。「赤壁大戰」的部份,舉凡「趙子龍單騎救主」、「用奇謀孔明借箭」、「孔明巧佈八陣圖」,或劉備孫權聯盟,小喬隻身前往曹營,拖延曹操的八十萬大軍進攻的時間,等候有利於劉營的東風吹起,再順著風勢對其相互連接的船隊(以免北方旱地的兵士暈船)發動火攻⋯⋯ 等,人物眾多,情節豐富,華人社會多耳熟能詳。

吳宇森的影片來自這樣豐厚的素材,但他所關心的,更是人物的氣節,彼此之間深厚的友誼和忠貞情操,亦即不論中外皆受到讚揚的「普遍價值」。也因此,在剪輯國際版時,他去掉了一些故事情節敘述和人物間關係的說明,而著重於「普世性的精神層面」,以及愛情情節和動作戲。

法國影評認為這部片子「冷,沒有感情」,可能因為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作品中的人物,不比希臘羅馬神話裡神和人強烈的心理衝突,以及正反難辨、錯綜複雜的人物個性和關係,而講的是人人都能明白道理的忠孝仁義等基本價值觀。

吳宇森的槍戰片是他在西方影壇建立起名聲的起源,法國影評人在他的片子中看到了一種「暴力美學」。他運鏡的方式(包括成為招牌的慢動作),混戰中的秩序,場景結構的嚴密和優美,西方導演往往試圖摹仿而不得。

這些特點在「赤壁」中再度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同的是,壯觀無比的戰爭場面十分寫實,沒有騰雲駕霧、飛檐走壁的一套。但周瑜、劉備、關羽、張飛等 奮不顧身地加入戰陣,馳馬飛奔,揮舞刀劍或長棍的英姿,不乏一些近於馬戲特技的美麗鏡頭。

這是吳宇森相隔十六年後再回到中國大陸拍片,他在巴黎對法國媒體說「有回家的感覺」,盡管他的好萊塢事業仍在繼續之中,不斷有新片開拍的計畫。但取材自「三國演繹」的「赤壁大戰」是他懷抱已久的計畫,他要求大場面,大製作,只有在中國大陸才得以落實。

另一方面,他將個人在好萊塢所累積的經驗,以及美國人的先進技術和工作團隊帶到大陸,讓愛好電影的中國年輕的一代有一個大步跨越的機會。美國技術人員和中國技術人員相互交流,截長補短,也正符合吳宇森本人對人際關係的看法,他說:「我把所有工作上的合作夥伴都視為朋友。」

對吳宇森而言,在中國拍片最大的好處是沒有在美國那樣,「開不完的會,每一個人都有意見」。在中國,如同臺灣和香港,導演一人說了算。但是拍攝之初碰到許多問題,尤其是周潤發的臨時退出。吳宇森說,這對他是個「很大的打擊」,十五年來,他一直在找能再和周潤發合作的機會,他們是好朋友,周潤發更是位「非常了不起的演員」。

吳宇森只好將專門為周潤發搭建的佈景拆除了重建,而且得盡快找到替代演員另做調度。最後,一度退出的梁朝偉再度歸隊解決了問題。梁朝偉的周瑜和金城武的諸葛亮也搭配得宜。

吳宇森處理動作戲匠心獨具,但他說,他不喜歡暴力和戰爭,所有戰爭都必定兩敗俱傷。「赤壁大戰」發生於一千八百年以前,今天世界上依舊戰亂不斷,但他重未喪失對人類的信心,這也是他要在影片中強調的。

2009-03-31歐洲日報/2010-02-22更新


赤壁-決戰天下
法文片名: Les Trois Royaumes
出品:2008年/中國片。
法國公映:2009-03-25/影碟DVD、Blu-Ray上市:2009-10-13
中國公映:2008-07-10上部,2009-01-07下部。
片長:2:25
導演: 吳宇森(John Woo)
演員:梁朝偉(周瑜),林志玲(小喬),金城武(諸葛亮),張豐毅(曹操),張震(孫權),趙薇 (孫尚香),尤勇(劉備),巴森(關羽),臧金生(張飛),胡軍(趙雲)。
法國發行公司:Metropolitan FilmExport
中國發行公司:保利華億,中影集團。


影片本事
:西元208年,時值東漢末年,曹操在消滅梟雄董卓之後稱霸長江以北,而開始染指南方。他挾持漢獻帝,建立穩固的統治局面,同時追討「煮酒論英雄」後倉徨南逃的劉備,一心要統一南方。接下兄父「江東基業」的孫權聽從魯肅建議,意與勢力較弱的劉備結盟。看似不堪一擊的劉備則獲得孔明全力輔佐⋯赤壁一戰使曹操的計謀瓦解,定下天下三分的局面。

巴黎咖啡座: 人类文化遗产的命运就这样交给谷歌?

巴黎咖啡座: 人类文化遗产的命运就这样交给谷歌?

谷歌的文化资产数字化带来的危险

网易 > 财经频道 > 财经评论 > 正文
杨年熙:谷歌的文化资产数字化带来的危险

2009-11-16 07:53:33 来源: 东方早报(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谷歌建议将我们的文化资产数字化,看来好心好意。但仔细一想,有点像浮士德和魔鬼签约:用数字化交换长生不老,而将文化遗产的命运交到谷歌手中。

杨年熙(联合报系前《欧洲日报》主编)

今天,全球共有29座大图书馆委托美国网 络搜索公司谷歌(Google)将其全部或部分收藏数字化。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康乃尔等美国名校的图书馆固然如此,欧洲的牛津(英国)、马德里(西 班牙)、冈城(比利时)和洛桑(瑞士)亦未后人。最新加入的是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该馆的50万本收藏将通过谷歌上线,开放查阅。

照理,这是一个充分利用数字革命而将知识全面民主化的好消息,但如此一来,谷歌有一天不就成了图书的最大收藏机构?能够任凭这家以商业利益为上的公司介入国家的文化资产管理吗?喜欢辩论的法国人又开始争得面红耳赤,其中也确实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值得三思。

这首先是个政治和文化象征意义的辩论。法国国立图书馆(BNF)前任馆长壤内奈坚决反对和谷歌签约,现任馆长哈訢的态度完全相反,开始和谷歌谈判。法国总理菲永,文化部长弗雷迪克·密特朗也觉得不妨顺应潮流,既不必将图书数字化“妖魔化”,也不要太过于“天真”。

法兰西研究院教授、历史学家夏狄耶认为,各方观点若太过同质化,难免“混淆可信度或正确性的等级”,何况以后世世代代将越来越被大量数字化的世界“俘获”,有必要在此时做一番解析辩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亲侄儿,弗雷迪克·密特朗说,法国文化资产数字化肩负了历史责任,只能由专家来做。数字化从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光大到全民共享,应 将各个领域包括在内,法国也确实在这么做。国家视听管理局已将其很大一部分珍贵的声音和影像资料转为数字;大部分博物馆,以罗浮宫和奥赛美术馆为首,也让 网民可以作全方位虚拟图像浏览。文化部今天的目标是将这些全部(由谷歌)整合,一个点击便能进入数以百万计的影画和文字资料:将众多溪流汇集成一条大河。

这样一扇方便大门的好处很明显:内容的丰富必定使之成为国际大搜索引擎的必经之路。再者,数字化了的文化资产可借用各种网络渠道——博客、社区网站、自由论坛……而使得法国的文化面貌更平易近人。

法国于50年前成立文化部,而且被视为高预算、大部会的国家,弗雷迪克·密特朗说:“我们一直非常注意文化的多元性,始终相信吸收外来文化,促使文化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本身文化更形丰富。”

在问题的另一个界面上,国家视听管理局总裁艾曼纽·霍克则指出,从图画和文字发明以来,我们将记忆、意见、梦想,甚至经济活动,都记录在不断更新的 载体上,羊皮纸、麻布、书本、电影底片、唱片、录影带……此为“类比推理”(analogical)世界。现在这些过去的思想累积都必须数字化,以免遭到 摧毁,落于遗忘。也就是说,“我们要穿越数字化的红海,达到上帝所赐的福地”,但是,红海的彼岸有什么?“一个已然组成的数字世界”,“许多世纪来建构的 经济或文化资产好像在一个新宗教(即刻查询)的名义下给替代了”。

谷歌建议将我们的文化资产数字化,看来好心好意。但仔细一想,有点像浮士德和魔鬼签约:用数字化交换长生不老,而将文化遗产的命运交到谷歌手中。
艾曼纽·霍克指出,谷歌不是一个从事人道工作的非政府组织,这是一家上市的私人公司,它首先考虑的是股东的商业利益。因此和谷歌签约,不是单纯的技 术承包,而是换掉进入文化遗产的密码。首先让人担忧的是,谷歌回答搜寻的轻重缓急有它自己的等级划分。这家网络搜索公司掌握了全球67%的市场,而它对复 杂的知识分类方式严格保密,我们的所知非常有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回答咨询的重要性是依点击的多寡而定,换言之,查阅频率高的排在前面,被查阅得越多就 越重要。

然而,就知识本身来看,并非多数便有理,这是一定的。谷歌的成功在于回答快速,而不在于答案的品质!

第二个大问题出在经济上。谷歌逐渐变成了市场独占的托拉斯,它将其搜索引擎作为图书资料搜索工具之后,便成为一个内容的储存库,如同买下YouTube影像平台,或推出谷歌书籍虚拟图书馆一样。通过谷歌查询,多半便会被导向谷歌的网站!这样一来,谷歌公司将问题和答案一手抓。2008年中间,该公司的广告营业额高达210亿美元,占了全球网上广告的半数!如今涉及的是人类文化和知识资产的一大部分,便非同小可了。谷歌其实从并不属于它的内容中汲取庞大利益,法国视听管理局总裁说,想来便脊背发凉。

谷歌提供的免费查阅,直接摧毁了内容提供者所创造的价值,不论是作者、出版人或生产商。从这个观点来看,将公共文化资产数字化和谷歌其他的经济模式并无不同。

华尔街日报社长罗伯·汤姆逊也说:“谷歌碰到什么,什么就贬值。”事实上,谷歌从资料免费查阅中赚取天文数字的广告费,而它既对过去的内容不负担保 存费,对今天新加入的资料也不支付任何生产费。这个企业将数个世纪的实质资产一举网罗在数字世界中,照理应该将获得的经济效益还给版权所有人。因为今后若 无法维持一个活络文化的经济条件,便无法为后代继续储存资产了。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

传媒业危机的底限何在?

杨年熙:传媒业危机的底限何在?
2009年09月10日 07:52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1

杨年熙

李媛 绘

一家至少订三份报,早上起来人手一份,父母孩子各取所需的时代在中国台湾已一去不复返。对于传统报纸的“报人”,这是个缥缈难寻褪色的梦了。如今碰上全球经济危机,广告萎缩,报纸在中国台湾地区以及欧美更是溃不成军,即便加上电子新闻,很多也只能勉强维持。

这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而且从纸张日报蔓延到广播电视。唯独中国内地的媒体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影响传媒的行业,形势并非特别严峻。即使对房地产业广告高度依赖,加上纸张涨价,而受到负面影响最大的报纸,情况也足够让西方平面媒体羡慕了。

在法国,传媒业大步走下坡路开始于一年多以前,现在要知道的是,经济危机将把它拖到何种境地?哪里是下坠的底限?在法国的新闻报业史上,传媒业从不 曾像今天这样脆弱。对广告的依赖越大,越是抵挡不住危机,为了自救,只有进行深度改革。拉卡岱赫集团将2009年的开支缩减了7000万欧元,电视一台也 缩减6000万欧元,电视六台2800万等等……没有谁能偏安一隅。原来估计2009年的全球广告市场萎缩率0.2%,专门统计局按月评估,8月底时修改 为0.7%。法国和西班牙、意大利、德国一样,2009年的广告市场预计萎缩率达到7.3%。在2000年到2008年这9年间,法国报纸营业额下降 16%。

甚至网络也很难逆流而上。根据“广告与消费观察站”的数字,网络今年上半年的成长率仅6%,和往年相距悬殊,2008年都尚有23%。而数字革命和 网络发展剧烈冲击着报纸、电视和电台,后者不得不急急调适应变。法国对报纸的处境做过各种研究,也按照萨科齐总统的指示召开了全国会议,最后归纳出两大原 因:一是新一代人的阅读习惯改变,读书(报)量减少,再就是免费报纸和网络的强力竞争。

完全靠广告、在传统固定售报点取阅的“免费报”,最早出现在法国是1960年代,多为零星的周报,今天则由两大集团均分市场。两份免费日报均来自北 欧。挪威集团的《20分钟》(构想是让读者在平均一趟车程的20分钟内翻阅完毕),由法国第一大发行量的《西部法兰西报》掌控50%股份,在巴黎及其近郊 发行45万份。瑞典的《地铁》法国版由电视一台控股34.3%,在巴黎、里昂和马赛总共发行44万份。这类不到30页的四分之一开“小报”,特点是记者写 稿自由,没有美工、编辑秘书等夹在中间,也比传统大报更贴近读者需要,再者长话短说,读来简易。问题是,既然经费百分之百来自广告,新闻评论是否客观中肯 便令人怀疑了。

因此应付报纸危机的方法一般也有两大趋势,一是“回归读者”,不再一味迎合广告,其次从结构上寻求新资金,以致大工业集团和金融集团成为日报老板的 情况比比皆是。“回归读者”也有变成“迎合低俗趣味”之虞。为了有别于免费小报,传统报纸要求自己继续达成“开启面向世界的窗口”的使命,报道“正在形成 中的历史”,让读者参与这个时代的辩论。

另一个现象是“附赠品”增多,随报赠送影片光盘、CD唱片或连环图,否则便是提供邮票、旧钞等的收集。但是如此一来,日报被“商品化”,读者会弄不清楚他们是冲着报纸还是附带品而买报了,也就是说,报纸毕竟偏离了办报的初衷。

网络的成长惊人,2004年头一季新创网站有470多万个,一年后便在全球达到7000万个。“部落格”(编注:即blog,博客的谐音)的出现, 很受欢迎。显然读者宁可看“部落格”作者的主观和片面评论,而不要报上投鼠忌器般的文章了。万能手机iPhone跟上来之后,更能随时随地“悉知天下 事”。

然而,摸得到纸张这个实体的报纸可以随手翻阅,不需要计算机和终端服务器,可以与人分享。相对于网上虚拟世界,以及局限于个人与屏幕间的隔绝性,报纸活络人际关系的“社会性”必定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何况报纸和电子新闻逐渐从对立竞争变为相辅相成。巴黎《世界报》最近将平面报纸和电子新闻的编辑部整合,让电子新闻读者得享报纸名笔的文章,而提高阅读水平;传统报纸的记者和专栏执笔人则学到电子新闻的即刻快速,以及如何与读者互动。


(台湾联合报系27年前在巴黎创办的《欧洲日报》于9月18日停刊,作者系该报前主编)

从《蜗居》风波说到法国的检查制度

杨年熙:从《蜗居》风波说到法国的检查制度
发帖人: newint

电视剧《蜗居》所谓涉黄台词引得观众蜂拥而至,不论是真的喜好这种调调,还是出于好奇,总之促成了该剧的轰动。这让人联想到贾平凹的小说《废都》,大家就是冲着里面所谓“作者自动删除”的“×××”而买书的,后来据说这些只能臆测的精彩段落不过是噱头,原本无字。 



《蜗居》被冠上“史上台词最淫荡电视剧”之名,其编剧表示,平时很多人不就这么说的?并对“纯洁”的观众表示歉意。但辩论的激情不减,由此牵连出检查尺度和设禁分级的问题。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个别社会现象:查禁的主张以黄色台词开例,而非影像。台词露骨三分,却无任何动作。这些台词(或日常语)显然是在强大(性)压抑之下走了偏锋,嘶嘶地从牙缝中迸将出来。这个气孔一旦被堵塞,不会在别处找出路?



电视剧比较严重的是,它深入每一个家庭,观看的时候老少不分。尴尬如何处置?对孩子怎么说明?他们学样上口了呢?从家庭蔓延开来,社会上难免出现歪风。若见怪不怪,将之平常化,又是另一种破坏平衡的戾气了。 

中国国内电影票房近年来成长神速,谈检查分级制度有点像车子多了,必须赶建公路。



法国的检查制度由来已久,举凡公共场所发言、印刷品以及传媒内容均在制度约束之内,但今天仍被认为不够健全。并且,这种检查制度随着社会变迁而有变化。 1789年发布的《人权宣言》保障言论自由,仅仅十三年后,拿破仑一纸法令正式恢复检查制度。十九世纪末报纸兴起,“新闻自由”挂帅,检查制度废除。后 来,由于爆发大小冲突,尤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言论管制重新建立。但一份以讽刺文体为主、走检查制度漏洞的周报《鸭鸣报》于1915年创刊,今天依然经 常爆料,披露一些独家政治内幕消息。



电影在1930年代变成一项工业生产后,法学专家们便制定了《电影管理法》,逐条规定一部影片能否公映的尺度。有人抗议电检法妨碍创作自由、折损想像力、 让艺术的真意无法彰显,但电检处坚持道德原则不可破。1976年,乔治·科贝的《试用女》首次被以“散布不道德思想行为”的理由查禁,底片遭销毁,导演和 演员被罚款。 



不过,有关电影的道德标准,法国社会一直纠缠不清,因为很难用准确的字眼界定“道德”的定义。道德尺度因国家地域、宗教、社会团体和每一个人的教育程度及 特性而不同。“检查分级委员会”(CNC)因此一再将各种道德标准加以比较,研究各国的现行法规,考虑本国特性,继而提出报告,供立法参考。 

法国的“检查分级委员会”是一个独立机构,成员61人,由电影业者、公职人员和儿童问题专家组成。所有本国和外国影片放映之前先由他们看过,决定是否放 行,查禁分类为10、12、16和18岁4級,

这个委员会最大的工作目标是:保护未成年人。2005年到2006年中间,CNC看了982部影片,其中8%禁止12岁以下儿童观赏,2%禁止16岁以下人士观赏,没有任何片子禁止10岁和18岁以下未成年人观赏。 

对于最严格的“禁止未成年人观赏”等级,检查委员会判断的是里面的“环境、气氛、暴力、色情”(依序)是否会让孩子受到“干扰”,令他们感到茫然无着,或 者“被惊吓到”。对于“色情”,判断的标准是:“看所包含的性爱镜头是否使之成为影片最重要的部分”。至于“违法”的台词,依序为:“种族歧视、反犹、排 外(贬损异己)”,法律并规定,否认纽伦堡大审所判决的反人类罪行者触犯刑法。



每部片子先由五到六名委员观看,发现不妥镜头就记录下来,若有一人主张设限,便由全体成员一起看后表决,最后写成设限理由说明书,提交文化部。 

从1990年开始,法国电视上查禁日本动画片的例子越来越多。1990年代末,许多美国电视剧集因“过于暴力”而被删减,或者修改“造成干扰、不合政治正 确性、替某厂牌做广告”的台词。这一类的管制通常是在政府机构“视听最高管理当局”(CSA)施压之下为之,有时是电视公司自己的决定。 

国内电视剧的黄色台词管制看来无前例可循,主要还是取决于作者和电视公司的道德意识(公民责任)。

西方影片(以及日韩)若要以色情吸引观众,不会只在台词 上做文章。谈情说爱的浪漫戏加上黄色台词,破坏气氛,反而得不偿失。因此《蜗居》更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将“看”的影片变成“听”的,而在文字上集 体意淫。 

法国的影片查禁在2008年中期时因《殉道者》(Martyrs)而引起很大争论。这部在戛纳影展上未映先卖给三十五个国家的影片,被称作“年度恐怖 片”、“国产恐怖片的顶级之作”。电影检查分级委员会禁止未成年人观赏,法国影评工会和导演联盟立刻发动抗议,要求文化部长否决此议,但未能成功。 

影片被划归此等级,对导演和制片来讲就灾情惨重,影院放映厅将大量缩减,而且丧失了在电视上播放的第二个票房机会。在此双重经济打击之外,还有一条自律新法:剧本若有可能被禁止18岁以下观赏,将很难找到制片公司。 



(作者系旅法学者)

人类文化遗产的命运就这样交给谷歌?

杨年熙:人类文化遗产的命运就这样交给谷歌?

2009年11月16日13:25 来源:《东方早报》


  今天,全球共有29座大图书馆委托美国网络搜索公司谷歌(Google)将其全部或部分收藏数字化。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顿、康乃尔等美国名校的图书 馆固然如此,欧洲的牛津(英国)、马德里(西班牙)、冈城(比利时)和洛桑(瑞士)亦未后人。最新加入的是法国里昂大学图书馆,该馆的50万本收藏将通过 谷歌上线,开放查阅。

  照理,这是一个充分利用数字革命而将知识全面民主化的好消息,但如此一来,谷歌有一天不就成了图书的最大收藏机构?能够任凭这家以商业利益为上的公司介入国家的文化资产管理吗?喜欢辩论的法国人又开始争得面红耳赤,其中也确实有一些影响深远的重大问题值得三思。

  这首先是个政治和文化象征意义的辩论。法国国立图书馆(BNF)前任馆长壤内奈坚决反对和谷歌签约,现任馆长哈訢的态度完全相反,开始和谷歌谈判。法国总理菲永,文化部长弗雷迪克·密特朗也觉得不妨顺应潮流,既不必将图书数字化“妖魔化”,也不要太过于“天真”。

  法兰西研究院教授、历史学家夏狄耶认为,各方观点若太过同质化,难免“混淆可信度或正确性的等级”,何况以后世世代代将越来越被大量数字化的世界“俘获”,有必要在此时做一番解析辩白。

   法国前总统密特朗的亲侄儿,弗雷迪克·密特朗说,法国文化资产数字化肩负了历史责任,只能由专家来做。数字化从文化的保存和发扬光大到全民共享,应将各 个领域包括在内,法国也确实在这么做。国家视听管理局已将其很大一部分珍贵的声音和影像资料转为数字;大部分博物馆,以罗浮宫和奥赛美术馆为首,也让网民 可以作全方位虚拟图像浏览。文化部今天的目标是将这些全部(由谷歌)整合,一个点击便能进入数以百万计的影画和文字资料:将众多溪流汇集成一条大河。

  这样一扇方便大门的好处很明显:内容的丰富必定使之成为国际大搜索引擎的必经之路。再者,数字化了的文化资产可借用各种网络渠道——博客、社区网站、自由论坛……而使得法国的文化面貌更平易近人。

  法国于50年前成立文化部,而且被视为高预算、大部会的国家,弗雷迪克·密特朗说:“我们一直非常注意文化的多元性,始终相信吸收外来文化,促使文化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本身文化更形丰富。”

   在问题的另一个界面上,国家视听管理局总裁艾曼纽·霍克则指出,从图画和文字发明以来,我们将记忆、意见、梦想,甚至经济活动,都记录在不断更新的载体 上,羊皮纸、麻布、书本、电影底片、唱片、录影带……此为“类比推理”(analogical)世界。现在这些过去的思想累积都必须数字化,以免遭到摧 毁,落于遗忘。也就是说,“我们要穿越数字化的红海,达到上帝所赐的福地”,但是,红海的彼岸有什么?“一个已然组成的数字世界”,“许多世纪来建构的经 济或文化资产好像在一个新宗教(即刻查询)的名义下给替代了”。

  谷歌建议将我们的文化资产数字化,看来好心好意。但仔细一想,有点像浮士德和魔鬼签约:用数字化交换长生不老,而将文化遗产的命运交到谷歌手中。

   艾曼纽·霍克指出,谷歌不是一个从事人道工作的非政府组织,这是一家上市的私人公司,它首先考虑的是股东的商业利益。因此和谷歌签约,不是单纯的技术承 包,而是换掉进入文化遗产的密码。首先让人担忧的是,谷歌回答搜寻的轻重缓急有它自己的等级划分。这家网络搜索公司掌握了全球67%的市场,而它对复杂的知识分类方式严格保密,我们的所知非常有限。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回答咨询的重要性是依点击的多寡而定,换言之,查阅频率高的排在前面,被查阅得越多就越重要。

  然而,就知识本身来看,并非多数便有理,这是一定的。谷歌的成功在于回答快速,而不在于答案的品质!

  第二个大问题出在经济上。谷歌逐渐变成了市场独占的托拉斯,它将其搜索引擎作为图书资料搜索工具之后,便成为一个内容的储存库,如同买下YouTube影像平台,或推出谷歌书籍虚拟图书馆一样。通过谷歌查询,多半便会被导向谷歌的网站!

  这样一来,谷歌公司将问题和答案一手抓。2008年中间,该公司的广告营业额高达210亿美元,占了全球网上广告的半数!如今涉及的是人类文化和知识资产的一大部分,便非同小可了。谷歌其实从并不属于它的内容中汲取庞大利益, 法国视听管理局总裁说,想来便脊背发凉。

  谷歌提供的免费查阅,直接摧毁了内容提供者所创造的价值,不论是作者、出版人或生产商。从这个观点来看,将公共文化资产数字化和谷歌其他的经济模式并无不同。

   华尔街日报社长罗伯·汤姆逊也说:“谷歌碰到什么,什么就贬值。”事实上,谷歌从资料免费查阅中赚取天文数字的广告费,而它既对过去的内容不负担保存 费,对今天新加入的资料也不支付任何生产费。这个企业将数个世纪的实质资产一举网罗在数字世界中,照理应该将获得的经济效益还给版权所有人。因为今后若无 法维持一个活络文化的经济条件,便无法为后代继续储存资产了。

  (作者系联合报系前《欧洲日报》主编)

互联网和私生活

杨年熙声称: 互联网和私生活相抵触吗(2010-02-03 15:13:48)

在互联网开辟虚拟的空间里, 我们每天留下的痕迹无以计数。通过搜索引擎找一个电脑桌、一处合适的旅游地点,或订购一台电视机,此外社区网站、博客、自由论坛等,都不断在透露我们的私 人生活。这些资料往往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建档,存在某个资料库里。现在,你刚浏览过的几件时装在你翻阅电子报时以动态画面连续出现在旁边的广告 框里,你自然忍不住去点击“go”,回到时装公司网站,说不定也就买了。
法国数字经济发展主张设立“遗忘权”,对Facebook之类的社区网络采取法律对策。但是在今天这样一个“边界”一词已无意义的世界里,保护隐私权谈何容易。
一个美国人怀疑太太对他不忠,每天辗转反侧夜不成眠,患上了性无能。他求教婚姻顾问,又各方寻找监视妻子的最佳方法,在车上安装窃听器?还是搜索其手 机号码呢?后来他终于证实了太太红杏出墙,而对方是名女子。他伤心之际企图自杀,最后决定远走他乡——谁能对这位不幸丈夫的遭遇知道得如此详细?好奇的记 者吗?多嘴的密友或家人?都不是,是他三个月来夜以继日地点击搜索网,所输入的关键字!
2006年8月,美国服务器公司AOL无意间泄露一份文件,上面的“洛格”(log)计有658000人使用,这是同一年的3月到5月中间收集的结 果。所谓“洛格”,是通过AOL门户,在谷歌(Google)搜索网上点击的关键字的历史记录,包括确切日期和时间。每个搜索户只是一个编号,那位不幸的 丈夫是14162375号,但记者和其他好奇的网民很快便查出这个编号连续点击背后的故事。因此“谷歌革命”一书的作者约翰巴特莱说:“这不仅是个人类意 愿和企图的资料库,更是个庞大的七情六欲目录,收集了各种焦虑、冲动、可怕的秘密,黑色的幻想,以及压抑隐藏的邪念。”
不论AOL或谷歌都绝对无意泄露网民的私密,在这类事件上,他们甚至可以说也是受害者,AOL错在将大量注意力集中在搜索器上,尤其是高居全球首位的谷歌。但是相对于一万亿长期储存在谷歌服务器上的“洛格”,AOL不小心外泄的2000万个洛格实在微不足道。
谷歌的全球资料保护负责人彼得·弗莱雪对此事有点不胜其烦。他将办公大楼设在巴黎歌剧院旁边,因为法国是最早(1978年)设立“电脑资讯与自由”管 理法的国家。弗莱雪说,谷歌“其实是班上最听话的学生”。2008年4月,欧洲各国有关当局全体参与的G29会议,就网络搜寻个人资料保护办法公布一份法 律分析,决议对网络搜索记录的保存期设限:“不得超过6个月”。谷歌于是将过去的18个月保存期缩短为9个月。弗莱雪说,这个期限远低于其他竞争对手,特 别是雅虎和微软。但是,法国“国家电脑资讯与自由管理委员会”(CNIL)法律事务决策部门专家勒格朗指出,谷歌的资讯处理是由设立在美国的Google Idc。负责,各国子公司的角色仅限于拉广告,“而广告的嫌疑最大”。弗莱雪则指出,谷歌不会将个人资料收集起来建立用户特点档案,然后依据这些特点发出 针对用户的广告,“我们只是看环境做广告”。
问题是,很久以来,谷歌就不光是个搜索站而已,它变成了另外一种还很难定义的“东西”。谷歌寄发及储存电子信件(Gmail)、提供地图查阅(Google Earth)和路线计算(Google Maps)、检查各网站浏览率(Google Analytics)、提供新闻汇编(Google News)、管理网路行事历(Google Calendar)、刊登博客(Blogger)、储存照片簿(Picasa)和录影( YouTube)、建立图书书目索引(Google Scholar)、扫描和保存书籍(Google Book Search)、管理保健电子笔记(Google Health)等,谷歌也介入原来属于微软的地盘,提供文字处理和网络图表(Google Documents),而超越价格高昂的微软文字处理软件Micosoft Office。
这个名单也许还不完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洛格,所有这些日常生活的点滴,搜寻,信件来往,都在什么地方?弗莱雪都说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实际上,它们 不是被存在某个网站的某个服务器上,而是在一个包含了大量服务器的网络上,网络位于大量网站上,网站本身则分布在好几个国家内。而每份资料都至少同时收存 在两处地点,以备万一。
弗莱雪所描述的“东西”有个名字:“星云”(cloud computing)。用户们的电子信、文件资料、照相簿、录影等不一定都记录在它们的电脑硬盘上,而是在“线上”,在庞大服务器的网路上。
因此,人们开始研究,是否将这些软件排除出去,让个人电脑恢复到简单的终端机状态,和谷歌的星云连接,享受其资讯和软件,而不必去关心所产生的资料存在何处的问题。
能够怎么做?这便触及了谷歌最大的秘密。这家巨人公司的电脑设施是由数十个资料中心组成的互联网,每一个中心连上数以千计的服务器,整个组成谷歌今天这个遍及全球的大机器的记忆和智慧:人类从未制造出来的最强大的电脑资讯和计算平台。
说谷歌就是网路也不贴切,事实上谷歌的电脑不停地在网路上扫描抄录,同时将整个互联网在自己的计算系统中过滤。这架大机器每天在一秒钟内回答数以10亿计的搜索和提问,每个答案针对散布在数百亿页上的几个字。

分享到新浪微博

六八學潮四十週年



地磚之下是海灘⋯⋯


前言


四十年,當時的大學生即將從職場退休,引起人口結構和社會意識大變動的戰後嬰兒潮將由新一代人替代。四十而立,今天來回顧法國一九六八年五月的學潮,倒是能夠在充分的距離之外,忘記偏見和衝動,留住緊要事實,讓歷史學家們的筆保持冷靜客觀。

對一個時代,四十年固然是個大生日,但若沒有一位總統候選人突兀的批判,這個生日也可能為人淡忘,至少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成為所有媒體和出版界的大事,從專題報導、公開講座、新書出版、紀錄片發行、網路收集證詞、大報的電子版重刊當年報紙等等,不一而足。四十而立變成了中年危機,候選人時的總統的莽撞觸到了歷史痛點,法國人反彈起來,開始檢討過去,尋找未來。

學生領袖科恩邦迪特帶著嘲弄的笑容,和一名鎮暴部隊警察面對面的照片傳遍了全球。歷史學家今天分析,僅看到一小半側影的這名警察看來也在笑著,兩人多半年齡相仿,對法國政府和社會的僵化同感不耐,或者預備迎接一場打破現狀的快樂大拜拜。

一九六八年五月之前,對於在蘇聯鐵蹄之下醞釀的布拉格之春,對美國兩位努力消弭種族歧視,代表進步希望的人物,馬丁路德金恩和羅勃甘迺迪之先後遇刺,對包括日本民眾在內的反越戰聲浪,對德國和義大利的學生運動…法國當局沒有反應。社會上,尤其是大學生中間,卻暗潮湧動,蓄勢待發。

法國的六八年五月學潮既複雜又曖昧,既是一場民主運動,也是文化和政治上的革命。說是「革命」,又過於短暫,幾乎是曇花一現,短暫,但是燦爛。它本來就是個謎,直到今天都有不解之處,也不斷帶來一些啟示。主要的,這場運動開啟了一道反對僵化權威的裂痕,而這是永遠不可逆轉的。

德國前外交部長費雪(Joschka Fischer)說,六八年五月在文化上和過去決裂,從而產生一個比較自由和平等的社會。德國成為一個開放的國家,是歸功於六八。




從政治狂熱到宗教追求

六0年代中,第三世界國家反帝國主義、反殖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運動此起彼落,得到歐美左派的熱烈支持。而在同時間,西方國家也出現了爭取種族平等、女權、性自由、個性解放,以及同性戀權利的各種運動,法國一九六八年的五月學潮即為其中之一,最後發展到法共領導人率領的示威民眾,高唱國際歌大遊行的臨界點上。

這個要求改革的狂熱震撼了第五共和,對法國沉默的大多數有如平地驚雷,不久後的立法選舉終於一片藍,讓右派獲得百分之七十九的席位。至於險些造成一片紅的「毛主義」前進思想,示威者口袋裡的毛語錄小紅書,巴黎索邦大學集會庭院裡的毛像,又是怎麼回事?

過去的毛派,今天的語言學家米爾奈(Jean-Claude Milner)是一九六八年秋季所成立的無產階級「普羅左派」(GP)的激進成員,他說,GP要將五月的社會博愛精神持續下去,不惜偷竊車票,在地鐵裡組織免費乘車。一九七0年五月八日,他們打劫巴黎Fauchon精品店,將高檔美食分贈給移民勞工,扮演了劫富濟貧的現代羅賓漢角色。

普羅左派的報紙上不斷宣揚一個直接來自中國「文化大革命」的執著意念,便是知識份子下放,消除和勞工之間的界限。他們積極展開鄉野調查,後來發現,工人一點不天真和被動,相反地,擁有更高的自發原創力。對於毛派,這是得自六八年五月的一大「教訓」,讓他們明白到,工人基本上「自己會思考,而且會讓人思考」。

毛派知識份子亦要求穿上工裝,身體力行,犧牲奉獻,甚至不畏死亡。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五日,雷諾-畢揚古工廠工人奧維奈(Pierre Overnay)被鎮暴警察擊斃,但全國平靜如故,普羅左派激進人員的理想開始普遍幻滅。

一九七三年,貝臧松「Lip」鐘錶工廠工人罷工,抗議當局宣佈的關閉計畫。左派知識份子很驚異地發現,工人不但自己發明「自產、自賣、自收」的口號,而且有一種基督教宗教熱忱。此外,他們完全可以不需要毛語錄。

Lip的工運對法國毛派的集體歷程產生了決定性影響,GP在一九七三年底解散,社會調查式微,開始了宗教和哲學追求的時代。其實在當時,他們將中國文革視作動力和啟示,只是由於其中改變現狀的「革命精神」,而無法知悉文革的實況,也尚未見到文革神話的破滅。

沙特的私人秘書班尼勒維(Benny Lévy)從一九七0年代中期開始,和沙特一起研究猶太經典,將三十六冊列寧著作和論文束諸高閣。「地磚之下是海灘」這句學潮口號,勒維二00二年時說,可以變成:「政治地磚之下是神學的海灘」。





巴黎拉丁區內戰之夜




一九六八年時,巴黎拉丁區內的街道尚鋪的百年老磚,一塊塊突突凹凹,過去行馬車也許較有著力點,汽車走在上面則顛簸不安。五月十日這天晚上,之前誰也沒想到將這些十多公分立方,切割整齊的厚實磚頭敲出來,築成防禦工事,切斷巴黎索邦大學附近的數條街道,抵禦清除示威現場的鎮暴部隊。

五月十日是個星期五,傍晚時分,中學生行動委員會和大學生領袖柯恩邦迪特成立的「三二二運動」召集了一萬二千多學生,在丹費-霍希侯廣場(Denfert-Rochereau)上高呼「停止鎮壓」,要求釋放日前參加反越戰示威而被判刑的學生。學生群眾接著往巴黎大學方向挺進,目標是先賢祠前的艾德蒙-霍斯當(Edmond-Rostand)廣場,預備將這塊拉丁區的核心地帶「和平占領整夜」。示威行動起初帶著節慶的熱鬧喜氣,隨著時間過去,天色漸晚,緊張開始升高。

索邦大樓前的蘇弗洛街(Soufflot)、盧森堡公園大門斜對面的蓋呂薩克街(Guy-Lussac),其末端相連的杜姆街(rue d’ULM),這三條街所圍起來的三角地帶上,有人開始挖地磚。

初步估計「三千人絕對少不了」的學生排成人鏈,磚頭一塊塊從一手傳到另一手,運到「戰略位置」建築「街壘」防禦工事。附近興工中的工地提供了他們大批材料:厚木板、石塊、鐵絲……學生無建築經驗,有成年人加入指點,就如同後來警方的催淚彈攻勢凶猛,很多樓上居民朝學生潑水,沖淡煙氣,以及丟吃喝的東西。大家不完全明白到底為的是什麼,但都有一股希望「改變」的衝動,而站在青年人這邊。

磚石木板之外,再用推倒的汽車補充。總共六十個街壘,多數一人高,更有超過二公尺者,蓋呂薩克街上數量最多,將整條街切割成四、五段。盧森堡公園大門左前方的王子街(Monsieur le Prince)上再湧來上千學生,開始挖聖米歇爾大道(Saint Michel)的地磚。

巴黎警察局長葛利摩起初按兵不動,因為有很多低年級中學生夾在中間:「等天完全黑了,再由嚴肅的人之間來解決」。警車禁止開進聖米歇爾大道,否則「後果將不可想像」。學生代表還在和學區區長談判,爭取重開索邦大學和釋放被捕同學。外面的示威學生耳朵貼在手提收音機上,時刻注意談判進展。

五月十一日上午二時十七分,早已全副武裝的警察接到命令:「清洗」拉丁區!鎮暴警察左手盾牌,右手警棍,分散排成緊密隊伍的群眾,進攻之前先發射照明彈,然後扔出催淚彈。「夢想年代」(Génération,les Années de Rêve)一書的作者描寫道:「經過長時間滿懷焦慮,又不無興奮的等候,短兵相接的戰鬥展開時,簡直感到舒暢!」

鎮暴部隊(CRS)順利越過前面的幾個工事,但進入街壘區之後,磚塊石頭從各方飛來,有的從樓上窗口扔下,現場警察告急:「磚塊像雨點!」。車內流在地面上的汽油被點燃,有的街壘燒了起來,變成一道火牆,警察奉命穿越過去。
葛利摩局長在辦公室內密切注意情況發展,他最耽心有槍枝走火,因為「一切暴動都是從挑釁開始」。幸好沒有發生。

清晨四點,蓋呂薩克街被警方「收復」,警察掄起警棍,在躲進樓房的剩餘示違者身上出氣。清晨六點,早起的巴黎人開始出門,發現熟悉的街區面目全非,形同劫後戰場。一九六八年學潮在十一日這天轉入新的一頁,帶上了革命的色彩。





科恩邦迪特記者會

1968年,運動中的學生領袖科恩邦迪特。


一九六八年時不過二十三歲的柯恩邦迪特(Daniel Cohn-Bendit)今天承認他是有自戀傾向,否則不會從學生領袖進而從政。一個二十三歲的朗岱赫大學社會系學生,一周之內舉世皆知,雖說時事造英雄,但變化之大,他至今亦未完全從震撼中平息下來。

從那時之後,面對攝影機和麥克風成為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他不可能不注意形象,甚至帶著演員的專業講究。但是今天,這位五月學潮的風雲人物出了一本書,要大家「忘記六八」。這是書名,內容是他和記者巴歐利(Stéphane Paoli)、社會學家壤維亞(Jean Viard)的對談。

當紀念六八學潮的行動在媒體和出版上如火如荼地展開之際,「外國記者聯誼中心」(CAPE)邀請當年領導學運,後被法國當局禁止入境十年的柯恩邦迪特,於五月十四日下午,來與駐巴黎的各國記者座談,同時介紹他四月時出版的新書「忘記六八」(Forget 68)。

他說,本來決定在四十周年之際不寫任何東西,但是「瑟西莉雅的前夫,卡拉的丈夫」去年五月時說要把六八給「清除掉」,「被人清除掉總是不好受」,他於是在很短時間內出了這本「忘記六八」。

他強調,說六八年五月發生在法國的事是場「革命」,是不正確的。這只是一場「抗爭」,針對的不是政權(戴高樂最後以絕對大多數贏得立法選舉),而是戰後的社會型態,要解除參戰的一代加諸於戰後出生這一代青年身上的各種束縛,乃至枷鎖。他說:「一九六八年時,婦女在銀行開戶頭,必須丈夫簽字,我們所反對的,是這些…」

所謂「忘記六八」、「六八已成過去」,他指出,不是說這段歷史死了,而是它已被掩埋在被挖起的四十公噸地磚之下,後人在其上的耕耘改變了世界。只有明白一切今非昔比,不再希冀從六八學潮獲取什麼,才能面對今天的世界,開創未來。

邦迪特說,法國人,不論左派或右派,都非常以六八為榮,和高鐵、空中巴士或核能發電廠一樣,為這個「法國製造」沾沾自喜。但是只有當我們承認六八已經過去,才能真正品嚐六八的果實。

對於今天的年輕學生走上街頭,沒有了當年的理想和壯志,卻以「六八之後」自居,他怎麼看待?手勢豐富,聲音宏亮的柯恩邦迪特說,一九六八年時的年輕人要改變自己的未來,清楚意識到自己是未來的主人,他們的運動只是調整位置,而不是沒有位子可居,但今天這一代問的是「我的未來在那裡?」有許多他們當年所不曾碰到的難題。不過「街頭大眾聲勢依然在的」,抗爭行動仍有其意義。至於是否「六八傳人」,「這沒有任何明文規定,任何人都可以自居其位」。

邦迪特的父親是德國猶太人,因政治原因避居法國(在納粹威脅開始之前三年),邦迪特和哥哥的大半成長過程是在法國。他今天說,他既是法國人也是德國人,二者不可分割,他過去五年來擔任歐洲議會議員,也可以說是歐洲人吧。他語氣激昂地指出,歐盟境內邊界的消失,所帶來的空前的自由為世界各地艷羨,值得真切認識和珍惜。

一位美國記者提到一九六八年時,在歐洲若是興高采烈的求變求新,在美國則留下難以彌補的創傷,便是馬丁路德金恩和羅勃甘迺迪之相繼遇刺。柯恩邦迪特說:「你們正在彌補之中,便是總統候選人歐巴馬。上網看看他的演講,他有關種族的言論,確實具有甘迺迪的智慧,和馬丁路德金恩的感情。」

科恩邦迪特對薩科茲批評甚多,認為這位總統像個不斷旋轉改變的風輪,「最後不曉得會轉到那裡去」,他的改革政策無人能懂,包括其大多數在內,「這就有點像在變把戲了」。


2008-05-14/歐洲日報

科恩邦迪特在2008年5月14日的記者會中。/楊年熙攝影

歐巴馬政府反恐政策新方向分析


必須將「反恐戰爭 」的說法改為「反恐策略 」,
要消除敵人,首先得消除敵意⋯⋯




二00三年的三月一日半夜裡,巴基斯坦警察在美國中情局(CIA)情報人員的支援下,衝進哈瓦班第(Rawalpindi)貝薩瓦街(Peshawar)上的一棟屋子。這件逮捕行動,調查人員準備了好幾個月,在九一一恐怖攻擊策劃者卡里德歇克.穆阿麥德(Khalid Cheikh Mohammed)的周圍編織起一個線民網。他們知道他的一個夥伴抵達伊斯蘭堡機場,而且知道他準備和基地組織(Al-Qaida)的負責人碰面。唯一不確定的,是碰面的確切地點,卡里德歇克在同一個區內有兩個截然分開的躲藏地點。而華盛頓只有一個目標:活捉此人。結果突擊行動非常成功,中情局局長喬治特奈(George Tenet)甚至專程到伊斯蘭堡,頒贈勳章給巴基斯坦人員。

基地組織立刻將卡里德歇克空出來的國外行動小組領導人的位子讓阿布. 法拉吉.阿里比(Abu Faraj Al-Libbi)填補上。經過兩年的努力,巴基斯坦情報機構,仍然在中情局支援下,得以策反法拉吉的一個屬下,後者要求見領導,約會定在二00五年五月,在一座墓園內。這一天,巴基斯坦調查人員包裹在當地傳統服裝內,部署在墓園的各個走道上。法拉吉騎機車抵達,然後步行向線民走去,經過第一個部署警員時,便立刻被捕。

這兩個例子,關係的是基地組織最血腥的恐怖攻擊案,也是反恐行動中,經過長期情報工作而獲致成功的兩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所採取的武器,也就是敵人所慣用的「地下行動 」,因此也最有效。

如果白宮在九一一發生的次日便堅持採用此一手法, 今天歐巴馬總統也就沒有必要知道,還需要多少年的時間,才能將美國拉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的泥沼。而基地組織也不可能將其聖戰觀念如此成功地傳布開來,讓世界各地的回教年輕人願意為之送命。

紐約雙子星大廈化為灰燼之後七年,一個觀念終於在華盛頓成形:歐巴馬完全放開了「對抗恐怖主義戰爭 」的說法,因為這和加速圍捕賓拉丹的承諾是無法兼容的。

紐約保衛人權組織,恐怖主義研究及打擊部主任馬瑞奈(Joanne Mariner)指出,歐巴馬今後政策的根本要點,當是徹底放棄布希政府的「實地戰爭」說法。這種說法在反恐行動上只能適得其反,造成美國和整個回教世界及伊斯蘭教為敵的印象。

伊斯蘭堡地區研究所所長,退休將軍埃亞侃(Jamshed Ayaz Khan)亦認為,必須將「反恐戰爭 」的說法改為「反恐策略 」。而且,要消除敵人,首先得消除敵意。對歐巴馬團隊提供有關恐怖主義和東南亞研究資料的華盛頓「蘭德研究公司 」( Rand Corporation)分析師塞特瓊斯(Seth Jones)更進一步,他說「戰爭」概念的本身需要有一個「戰場」。然而,從來沒有一個恐怖主義集團純粹是在戰場上被擊潰,甚至往往因此而壯大。

塞特瓊斯和同事李畢齊(Martin Libicki)就「恐怖主義集團的終結 」做了深入研究,以一九六八年到二00六年期間,六百四十八個在不同程度上以恐怖攻擊為武器的集團為對象。在二百六十八個於這段時期中結束活動的集團中,百分之十獲得勝利,百分之四十三和所攻擊的國家達成協議,百分之四十被外國和國內情報機構及本國警察聯合擊潰。只有百分之七在軍事上打了勝仗,而且僅是在他們後來變成了武裝游擊隊的情況下。因此塞特的出的結論是:「基地組織是一個小型結構,是由一些小組連接起來的網脈,一個沒有軍隊的組織,因此對美國內部,屬於聯邦調查局的工作,對外則由中情局負責 ,必要時出動特種部隊。根本不需要在各個地方派遣軍隊和設立基地。」他說,歐巴馬政府「必須全盤改變,從策略,到人員⋯ 」

九一一之後,七年來,基地組織有了很大的改變。第一個現象是,一些並不直接聽命於兩個原始頭目-歐薩馬.賓拉丹(Oussama Ben Laden)和艾曼.阿札維里( Ayman Al-Zawahiri)-的集團也安上了「基地」的標簽,分散在沙烏地阿拉伯、 伊拉克、北非回教地區(阿爾及利亞)。第二個現象是,基地組織和一些武裝叛亂運動的勾結,如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塔利班 ,或者伊拉克遜尼派的殘餘游擊隊。第三個現象是新一代人的出現,有的是前一代聖戰成員的子女,他們主要的動機便是對抗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美軍。

2009-01-22原載歐洲日報

賓拉丹秘密檔案


作者 羅蘭賈卡 巴黎專訪/楊年熙



二00一年九月十一日,紐約世貿大廈雙子星在烈焰下銷熔,鋼筋水泥化作灰燼,攪和著近六千人的屍首,恐怖份子將民航客機當作炸彈,再衝進華盛頓的五角大樓,美國的軍事權力核心⋯⋯世人驚駭萬狀,各方尋求了解。情報機構推斷背後主使的是賓拉丹。這個過去少有聽聞的沙烏地阿拉伯人是誰?他手下的死士是如何訓練的?為何如此決絕?美國的攻擊他能支撐多久?他還有什麼其他殺人手段?一連串的疑問。

法國Jean Picollec出版社發行的“賓拉丹的祕密檔案”(Au Nom d’Oussama Ben Laden),收集了過去二十八年的研究資料, 在有關中東問題的著作供求量大增的風潮中,此書上市月餘便在論述文學排行榜上獨佔鰲頭。臺灣聯經出版社推出中文譯本之際,和作者羅蘭賈卡(Roland Jacquard)先在巴黎做了訪談。

羅蘭賈卡過去是記者,專跑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和恐怖主義路線,出版過十五本書。他一九八0年代放棄記者工作,成立研究機構“恐怖主義國際觀察站”,定期舉行研討會,探討生化武器的擴張,以及毒品等當代新形式的威脅。向該觀察站諮詢的包括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部分成員國、歐洲議會、歐洲理事會,以及法國國民議會專門協會等,羅蘭賈卡是他們的恐怖主義問題專家。

他的研究和觀察以大量實地工作為基礎,經常每個月有三個星期在國外,參加聯合國和歐洲議會的會議,在世界各地主持研討會,或親自到當地會晤證人,查証他們所提出的資料是否確實,以及了解當地人對此類問題的想法。在歐洲日報這次訪談的次日,他即前往馬來西亞和印尼,接著到中東地區和波斯灣國家走一趟。以後也有計畫去中國大陸和台灣,“因為那裡也是今天令人憂慮的,世局變化的要素。”

有關中東問題的著作在九一一之後銷路大增,對於這個現象,他說:“到目前為止,讀者有點害怕看這一類的書,或者根本不感興趣,認為這些問題永遠不會發生在西方人身上。美國人更是以為在自己國內絕對安全,事實上,世貿大廈在一九九三年時便遭到第一次恐怖攻擊。而世界化的結果,世界上沒有那個地區能夠偏安一隅。今年我的書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也就是說超過了新版的聖經和可蘭經(註1),可見人們確實想要了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他說,最需要弄明白的是,長年累積的挫折感在有的人心理上凝結成仇恨,一旦爆發便陷入瘋狂,乃至將六千人做了犧牲品。但這也不全是所謂的“美國咎由自取”,事情真相要比這個複雜得多。當他詢問那些支持恐怖主義的人,甚至有的阿拉伯國家,他們就抬出巴勒斯坦或伊拉克、車臣的孩子們的悲劇來,“這便是為什麼,今天不僅要打擊怖主義,也必須抵制導向恐怖主義的一些未經深思的錯誤觀念,我們對問題得有一個宏觀,應該探討所以造成今天這種情勢的根源。”



這本新書“是一本賓拉丹的傳記”,如果用幾句話簡要地描述賓拉丹這個人,作者會說:“他出身億萬富豪家庭,原來可以有很好的前途,很大的發展,但是他什麼也沒有做。他生來就是要為理想殉道,要為某種目標奮鬥。可惜的是,他選擇了盲目的恐怖主義。”

他在書中亦指出,賓拉丹也許是伊斯蘭兵團唯一的繼承人,因為他給這些準備犧牲一切,卻沒有對手的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戰鬥意義:把美國和西方指給他們看。賓拉丹口中的聖戰延續自過去對抗入侵阿富汗的蘇聯軍隊的戰爭,只是恐怖主義今天轉為地區化,所代表的不是國家,而是宗教流派。

“賓拉丹祕密檔案”深入簡出,流暢易讀。裡面提供大量人名、地名、日期等,都是很精確的事由陳列,分析和評論的語調則比較中性而客觀,是有意的選擇嗎?羅蘭賈卡答道:“我所做的是研究員和觀察家的工作,主要是在呈現事實,由讀者自由評斷。大家知道我是譴責恐怖主義的,以及各種形式的偏執狂。我在書中亦數次譴責賓拉丹,但是其中又牽連著許多其他方面,包括中東、伊拉克,和巴勒斯坦的問題,伊斯蘭極端派和西方世界之間的問題…賓拉丹這樣一個關鍵人物如今變成了一種象徵,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從我的描述中明白到為什麼會發生九一一悲劇。”

羅蘭賈卡其實早在一九七三年便注意到賓拉丹。那一年他到蘇丹參加研討會,給予這個會議財力支助的便是賓拉丹,當時他還不是恐怖份子,但已看得出來,他將在原教旨派或伊斯蘭極端主義上扮演重要角色,給西方政府,尤其是美國帶來很大的麻煩。如今賓拉丹在這種新形勢的世界動亂中變成了一個象徵人物。

關於九月十一日以來的時事發展,在這位地緣政治專家的眼中,恐怖主義不僅是一個製造驚恐的戰略,也是一種摧毀性戰略,連世界第一強國也蒙受其害。世界地緣政治正在快速演變,出現反自然的結盟。他說:“我們正處於一個國際關係的巨大瓦解和再造的開端上。”而阿富汗再一次成為這種新形式衝突和新戰略的舞台,成為所有國際利益集中的焦點。而事實上,那裡人民的貧困和極差的衛生條件是災難性的,這是一個無政府,無行政組織的國家,沒有什麼真的法律,只有神學士才能強制實行他們自己的極端主義法律;捲入這個國家境內的戰爭,最困難的也就在這裡。

各方意見均說,九一一主要是情報工作的失敗,但是由羅蘭賈卡的書來看,賓拉丹早就在美國和歐洲情報組織的名單上了。作者說,奇怪的是情報機構未能察覺賓拉丹的終極目的,其實只要注意這位基地組織頭目所寫的文字,他的宣傳錄影帶,便可看出端倪。他這一類恐怖主義行動特點在於事前宣佈,這是一種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的“挑戰”的概念。

由於羅蘭賈卡注意到這一點,乃得以在他這本寫成於九一一之前的書中指出:美國在積極鑽研飛彈防衛網,恐怖份子卻多半不會使用傳統武器,包括飛彈在內,因為“恐怖主義的本質便是採取無從預料的手段,或者利用自殺戰士擊中目標。”他表示:“我這些判斷不是根據美國或法國軍方提供的資料,而是從個人的仔細分析中得出的結論。”

美國副總統日前首次提到炭疽病可能是恐怖主義在進行生物攻擊。這位觀察家表示,如果能確定所出現的病例和恐怖主義有關,那確實很嚴重,不是因為會出現生化戰,賓拉丹沒有能力運輸大量此類物質,他沒有飛彈,沒有這一類的先進武器。比較會出現的是個人的、零星的恐怖出擊,就像東京地鐵裡曾發生過的案例。這就非常令人擔憂,因為生化攻擊,是“窮人”恐怖份子的武器。所謂窮人的武器,因為富有的工業先進國家,有技術,有工程師,可以製造原子彈,而生化炸彈的製造簡單得多,不需要很大的財力。

阿富汗婦女走上街頭示威,支持神學士政權,但賓拉丹並不是她們的英雄。羅蘭賈卡說,也得指出一個事實,就是這些婦女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中,對事實真相缺乏正確的體認。她們從不出門,沒有電視看,沒有和人交換消息的可能。她們沒有任何權利,生活條件的卑微經常被人權組織提出來討論,加以譴責。今天美國飛機轟炸,她們便認為全是美國人的錯,走上街頭,即使不是為了支持賓拉丹,也是為了維護自己所受到的即刻性傷害。

他亦指出,美國的軍事行動確實將越來越困難,齋戒月即將到臨,會再造成更多的平民傷亡。齋戒月期間,像巴基斯坦這樣的國家,或其他阿拉伯國家內可能掀起反抗風潮,或再造成挫折情緒。再者,阿富汗的冬天快到了,地面部隊要進山去找賓拉難度增高,何況大部分山地都安裝了地雷。戰況越是沈陷,阿富汗越是有變成新越戰的危險,全球政治局勢將益發錯綜複雜,一度結盟的國家也許不再願意繼續,恐怖攻擊的危險性再度增強。

尋找賓拉丹別無他法,所有的交涉均告失敗。唯一得防備的是傷害到平民。即使今天武器比較精良,採用電子設備,雷射導向等等,在一場戰爭中永遠很難不造成周邊傷害。尤其神學士有意將許多婦女兒童遷移到訓練營附近,因為他們知道這樣美國人將不敢襲擊這些地方。

“賓拉丹祕密檔案”對亞洲和中國大陸的情勢有精簡的分析,作者指出,大陸曾經發生過伊斯蘭恐怖行動,只是消息沒有傳出來。如果美國人繼續轟炸阿富汗,將激怒不少回教徒。另外,對美國的反恐怖主義戰爭表示支持的北京當局多半會利用這個機會,不現形地對台灣,或對其他令之憂慮的目標採取政治行動,此外他們將設法讓國際上不再指責其國內的人權問題,也不再干涉他們針對某些國家而做的核子武器及生化武器發展,很可能利用他們在這個國際危機裡的中立或小小的合作汲取政治利益。

有人曾經說過,毛澤東這樣一個獨裁者,最後只有他自己的偉大才能打倒他,這種說法今天也可以用在賓拉丹身上吧?羅蘭賈卡答道:“確實如此。我認為賓拉丹在背後唆使針對美國的恐怖攻擊確實走得太遠了,一些原來對立的國家如今聯合起來對抗他。即使在回教世界中,也有許多依馬目發佈證詞譴責賓拉丹,指責他所標榜的不是真正的伊斯蘭教。另外,今天有許多回教領導人站出來大聲譴責恐怖主義,問題是媒體都不怎麼關注,而將重點集中在對恐怖份子的一些驚人行動或美國反擊等較富於刺激性的報導上,這是非常可惜的。”

對於偏執狂熱主義(fanatisme),羅蘭賈卡指出,不論是什麼形式的偏執狂熱主義都應一律棄絕。因為它使人們喪失對事實的領悟和判斷能力,喪失寬容的精神,扭曲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這些永遠會導向政治暴力和恐怖主義。

*註 1:甫上市的新版聖經,由當代著名文學家聯合改寫。
*“賓拉丹祕密檔案”中文本,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0月19日出版,楊年熙、陳浩等翻譯。

2001-10歐洲日報,聯合報/2010-02-22更新

2010年2月21日 星期日

秘密愛神展,公開150年的禁書


密特朗大圖書館展出封鎖一個半世紀的“地獄” 書目



法國國立圖書館有史以來第一次開啟「地獄」之門,將收藏了一百五十年,從不曾公開的一批「違反善良風俗」書籍和木刻公開展示,但是破例禁止十六歲以下入場。
展覽名為「秘密愛神」(Eros au Secret),十二月四日開始,三月二日結束,以薩德(Sade)或阿波里奈爾(Apollinaire)的手稿、誨淫的銅板畫和色情照片來鋪展。

所謂「地獄」實際上是個想像的地點,是在一八四四年時所創的一種目錄編號,將所有不合道德標準,應該查禁,或根本屬於「淫蕩」的作品歸類收集。

第一批此類作品出現在十六世紀,但是收藏品真正豐富起來是從作風開放的十八世紀開始。人們在其中頌揚魚水之歡,寫作筆調輕浮大膽,附圖更是清涼養眼,外加一些誇張的情趣工具圖畫,當時都是藏在大衣下面流傳的東西。

薩德認為,有享樂就必定有痛苦,他的理論很快將當時的趨勢顛倒過來。此次展覽中有他的許多手稿和出版作品原版,大部份是在監獄中寫成,包括「貴婦人的小客廳哲學」、「不幸的美德」等。

一七八九年的法國大革命,進入在政治目的之下的揭發和論戰時期。路易十六的王后瑪莉-安端艿特被指控「和所有人睡覺」,所謂「發情期教士」的異色幻想亦在民間流傳。

警察在「秘笈」愛好者家中偶然搜出的珍藏本再充實了「地獄收藏」的內容。以至於一八四四年時,皇家圖書館決定將之全部綜括在同一個目錄編號之下,所有查閱均加以嚴格管制。在其他的罕見收藏中,國家圖書館這次展出了一些當時的實用指南,其中「巴黎小姐地址年鑑」(一七九一)甚至標明了每位小姐的價碼和特長。

十九世紀,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的「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在一八五七年出版時,引得群情譁然,成為一大醜聞。其他費竇(Feydeau)、梅利麥(Mérimée)、維爾蘭(Verlaine)的作品後來也隨著波德萊爾一起,進入「地獄」叢書,和最早的春宮照片並列。當時攝影技術還不發達,拍攝時間短暫,能拍成這樣的照片殊不容易。

阿波里奈爾一九0七年出版「一萬一千個處女」(Les 11.000 verges),替二十世紀開創了色情文學的先河,他並參加第一本收藏目錄的編輯。薩德的黑市書也開始在市面上流傳。

超現實主義作家和藝術家們再替這些「腰帶以下的故事」再增添了新頁,如阿哈龔(Aragon)一九二八年的「伊蕾娜的隱私」(Le con d'Irène),貝雷(Benjamin Peret)一九五四年的「血氣衰敗」(Les rouilles encagées),以及彼耶盧(Pierre Lous)在一九二五年過世後才被發現的「難以置信暴力的色情小說」,如「O的故事」(Histoire d'O)等,這股新來源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中期,也由於這批有才華的作家的關係,長期以來被視同「流放」的書名目錄漸漸獲得了價值的提升。

「秘密愛神」展覽重溫法國的色情文學,展出各類收藏品:從照片到日本銅板畫,包含了各式各樣的做愛場面。

一九六八年時,國家圖書館預備為阿波里奈爾逝世五十周年舉辦紀念展覽,但是他的許多手稿都收在「地獄」目錄內,很難展出。起初是將他的作品解除歸類,後來「地獄」在一年後關閉。

賽納河畔,密特朗大圖書館樓房上,在“秘密愛神”展覽期間的矚目廣告。


2007-12-03歐洲日報

紅汽球之旅



侯孝賢眼中的巴黎


「紅汽球之旅」(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原是巴黎奧塞美術館給侯孝賢出的一個題目,慶祝建館二十周年。台灣導演在法國這類具有紀念和象徵意義的活動中受到青睞,之前已有蔡明亮,為文化電視台Arte過度千禧年拍成了「洞」,結果在預約的世界十位導演作品中最為突出,頗為成功的公映期之後發行了DVD影碟。侯孝賢則是奧塞美術館的一系列建館紀念影片中的第一部,在二00七年坎城影展的「一種注目」單元作為開幕片,一月三十一日公映之前許久,便很受媒體關注了。

奧塞方面對主題詮釋的要求不高,給予導演充分的發揮空間,出發點的構想是,「讓今天的藝術家和過去的藝術寶藏結合」,因此只要影片中有一場景看到美術館就行了,完全以之為主要故事內容亦未嘗不可。

侯孝賢是位鄉土氣息濃厚的台灣導演,直到一九九八年的「海上花」之前,他的電影都在記錄迅速消失中的台灣鄉土民情,尤其他自身「來台外省人」早年的經歷,用電影寫下這段歷史最真實的一些片斷。以這樣一位導演,來看巴黎這座置身於十九世紀華麗市區火車站改建的印象派美術館,他能如何著手?

從八0年代開始,侯導曾為影片推廣匆匆來過巴黎「三、四次」,他說。可能浮光掠影的印象都說不上。但也正因為如此,他這次來住了好幾個月,始終帶著新鮮好奇的眼光,漂蕩巴黎上空的這個大大的紅色汽球,拖著一截細繩子,就很像一個調皮的驚嘆號了。當然,二00五年在東京拍攝的「咖啡時光」,也給了侯孝賢在台灣和中國以外地區 拍片的信心。

三十日「解放報」的每周電影評介(八個版面)以「紅汽球之旅」為「封面影片」,刊出一則影評和一則導演專訪。影評人對這部「沒有故事情節」的影片的氛圍十分讚賞,注意到茱莉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飾演的單親媽媽,以及她有點神經質的鄰居,來往的一些朋友其實聒噪不安,話講個不停,但是,整部影片卻給人「寧靜」的感覺。

是的,影片中有一種奇異的「寧靜」,應該是和「聒噪」對比之下而產生。畢諾許飾演的蘇珊替木偶團做演出配音,離了婚的丈夫遠在加拿大,大女兒去了布魯塞爾,她帶著七歲的兒子西蒙住一棟小小的樓中樓。攝影機很平靜地左右上下來回,以進門靠牆的一張長桌為中心,西蒙放學後在那裡吃下午點心,蘇珊和來自北京的學生褓姆宋芳在那裡對話,宋芳在桌上打開手提電腦,給蘇珊看她製作的木偶戲紀錄短片⋯⋯



長桌延伸下去的背景上是間小廚房,站在爐子前的人背後就幾乎抵住窗戶。攝影機若再退後些,我們便看見客廳一側的窗子,紅色的窗簾,紅汽球一度在外徘徊,高高地懸置在高樓的白牆上,反映在透著夏日陽光的玻璃窗中。紅汽球不知是在跟隨,還是在窺視,既是一局外人,又像在透露人物的內心,給他們指點焦慮的出路。

再者,面對大人的激動和吵鬧,西蒙是很安靜乖巧的。紅汽球在和他暗中對話,一起冷眼旁觀人生百態。

侯孝賢這部片子其實從幾個層面上在描繪他心目中的巴黎。以紅汽球為片名和象徵,因為他喜歡一九五六年獲坎城最佳短片的,那部艾伯特.拉莫里斯(Albert Lamorisse)執導的「紅汽球」,喜歡裡面的童真和詼諧。但是在他片子中的這位母親是一個婚姻失敗、為生活操勞,有點歇斯底里的人物,和原版「紅汽球」很不一樣。但另一方面,蘇珊的緊張和執著,又很接近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鏡頭前的人物,這類人物則讓侯孝賢想起一齣元朝的木偶戲。他將木偶戲加入了影片中。

影片開拍時,侯導的劇本已寫完,但是一如他慣常的拍法,「沒有對白」,必須在拍攝當下由演員根據情境編造。本片令人動心的,固然是小西蒙的自然,但更是幾位傑出演員的精彩「表演」,因為其實完全就像是他們在「生活」!

2008-01-30歐洲日報


紅汽球之旅
法文片名: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
出品:2008年/法國、臺灣合作
法國公映:2008-01-30 / DVD影碟上市:2008-08-06
片長:1:53
導演:侯孝賢(Hou Hsiao Hsien)
演員:Juliette Binoche( Suzanne),Simon Iteanu( Simon),Song Fang( Song),Hippolyte Girardot( Marc),Louise Margolin( Louise),Anna Sigalevitch( Anna)
法國發行公司:Bac Films

影片本事:西蒙是個七歲的小男孩,他的媽媽蘇珊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替木偶戲排演,自己到大學上課,外加獨自養育孩子。她替西蒙請了一位臺灣來的保姆宋芳。西蒙每天在上學的路上經過附近街巷和咖啡館,又交上一個奇怪的朋友,處處尾隨著他:一個漂蕩在巴黎上空的紅色氫氣球⋯⋯

三峽好人



人來人往的江湖,漂泊不定的碼頭⋯⋯




李白的七言絕句「下江陵」是對長江三峽最有名的寫照:「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在今天四川奉節縣,也是賈樟柯的新片「三峽好人」(Still Life)拍攝的地點,但觀眾所看到的,不是行船順流而下,雄偉天塹倏忽而過的輕與重的對比和抽象的詩意,而是一個正在消失中的世界:二千年古城不是淹沒在江水之下,便是在拆除搗毀之中。

在第六十三屆威尼斯影展中獲得金獅獎的「三峽好人」是賈樟柯拍攝紀錄片「東」的同時,心生感觸,而順便完成的劇情長片。若紀錄片是聽受訪的人說話,劇情片則是由風景來表達未盡之意;或者,「東」用觀點說話,而「三峽好人」則是用故事來闡述觀點。

二00二年時的「任逍遙」(Plaisirs Inconnus,英文片名:Unknown Pleasures)也是在同樣情況下拍成,連同二00五年的「世界」(The World),都是導演用驚異的眼光觀察人和環境之間的強烈對比,而「誠實地表達對當下中國的認識」。

二00一年三月,賈樟柯到山西大同拍攝紀錄片「公共場所」,驚異地發現這座塞上邊城的年輕人在濃厚的工業氣味中,卻熱烈地嚮往著先進城市的摩登生活。他以鄉野模特兒巧巧為中心人物,拍成了「任逍遙」。飾演巧巧的趙濤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因這個角色入圍坎城影展最佳女主角競賽。趙濤也就是「三峽好人」中的女護士。二00四年的「世界」(The World),電影海報上有一個句子:「北京在打雷,烏蘭巴托開始下雨。」說的是一對來自外地的青年男女在二00三年的北京幻想、相愛、猜忌、和解。後來領悟到「一日長於一年,世界就是角落」,對外面世界的憧憬最終在真實生活中萎縮。


有了前面兩部影片,對「三峽好人」便不難理解。賈樟柯對三峽的印象是:「人來人往的江湖,漂泊不定的碼頭」。

影片透過一個尋找前妻和女兒的外地工人的眼光,將奉節縣消失中的古城,裡面生活的人,逐步呈現在觀眾眼前。由韓三明飾演的這個煤礦工人來自山西,十六年前買了一個四川媳婦,媳婦剛生孩子,就被公安局發現違法買賣人口而被解救回鄉。韓三明想念女兒,坐了五天的船,回到奉節,前妻過去的家卻因三峽工程而已被淹沒水底。

韓三明實際上是賈樟柯的表弟,在他過去的影片中也都飾演溫和遲鈍,但是認定目標絕不動搖的老實人。在「三峽好人」中,他對三峽的認識原只是鈔票上的雄偉風景,現在鏡頭隨著他移動,房屋廢墟,斷瓦殘桓,動作機械化的拆除工人,襯著江水的背景,形成一個末日景像的世界,反而很不真實。導演也插入幾個超現實鏡頭,將這種感覺做了充分的詮釋。

一個巨型紀念建築像火箭般升空,遠處的一個人在兩棟危樓之間走鋼絲,乃至在江邊燈塔上跳舞的對對男女…賈樟柯在電影筆記的專訪中說,在中國所聽到的官方談話和事實相差很遠,官方語言在他,就像是不明飛行物,幽浮。

影片的英文片名意指「靜物」,靈感來自紀錄片中的畫家劉曉東。片子也用煙、酒、糖、茶四樣靜物做為段落標誌,用這些日常起居中常見的東西代表生活的痕跡,在一個正在拆散的世界中給人依舊在一起的假象。

趙濤飾演的女護士千里迢迢來找兩年沒回家的丈夫。丈夫忙於事業,長期離家,另結新歡。女護士心理明白,但她將尊嚴維持到底,故意編造一個自己「另外有人」的謊言,解除和丈夫之間的婚姻關係。她原來的世界坍塌了,但她不能倒,辜負她的,她不再戀棧。

三峽在快速變化,人們離開舊居,四散到各地。女護士和煤礦工人一樣都得自我調適,另尋新生活。。


2007-04-26歐洲日報/2010-02-23更新


三峽好人
英文片名:Still Life (法文片名同)
出品:2006年/中國片。
法國公映:2007-05-02 / DVD影碟上市:2007-11-02
片長:1:48
導演:賈樟柯(Jia Zhang-Ke)
演員:趙濤(沈紅),韓三明(韓三明),王宏偉,李竹斌,項海魚,周林。
法國發行公司:Ad Vitam
中國出品公司:西河星匯
影片經歷:63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2006-09-11);法國南特三洲影展開幕片(2006-11-21);香港亞洲電影最佳電影、導演、音樂大奬;香12屆香港金紫荊獎年度華語片;法國市場票房20萬。

影片本事:賈樟柯借這部影片省察三峽工程對社會造成的影響,以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奉節為背景。煤礦工人韓三明從山西汾陽趕來尋找十六年前離家的妻子。女護士沈紅從山西前來尋找斷絕音訊兩年的丈夫。韓三明要找的地方已淹沒,最後找到妻子,夫妻決定復合。沈紅也終於尋到丈夫,但感覺他另有新歡,而慌稱自己愛上了別人,毅然結束了這段情緣。

離去,蘇珊的致命外遇



她的「誠實」也好,「衝動」也好,其實很像一種形式的「自殺」,要徹底毀滅原來的生活,近乎歇斯底里。



蘇珊是一位醫生太太,四十多歲,有一對少年兒女。她原是按摩治療師,和大多數生活優裕的太太一樣,辭去了工作在家相夫教子。現在孩子不再那樣需要她了,她徵得丈夫同意,自己開診所。影片開始時,空出來改建診所的儲藏室正要動工,她興奮地忙前忙後。在這種亢奮浮躁的狀態下,她突然脫離了生活常軌,而不自覺地被一名工人吸引,卻就此走上了不歸路,終至釀成慘劇。

女導演柯絲妮( Catherine Corsini)的這部「離去」(Partir),是因為有像柯莉絲丁.史考特.托瑪斯( Kristin Scott Thomas)這樣的女演員才得以存在。柯絲妮說:「對於我,一部影片的產生永遠是一個故事碰上了一位演員。」
導演和這位演技派的英國女演員-「英倫情人」的女主角-都認為,「 愛的激情和瘋狂,各種過度」正是「電影的脊椎骨」,少了這些電影立不起來。

托瑪斯並不很美,有的鏡頭甚至是醜。她自己也說,從來不憑外貌取勝,只是後來別人發現她「其實不難看」。那是因為,在電影裡,她所飾演的人物都極具魅力,總有一種讓人想探索的深度內涵,她的人也就煥發出照人的光彩。

蘇珊一家住在法國南部,溫和怡人的氣候,美麗的風景,不需要她操任何心的家庭經濟環境,使她毫無不滿和反抗的理由,而這些舒適,久了便成為一個罩住她的金鳥籠。
那名來施工的工人叫伊凡,由以「亨利好朋友」成名的西班牙演員塞吉.羅貝茲(Sergi Lopez)飾演。伊凡完全是蘇珊的醫生丈夫的反面,平日靠打零工維生,還坐過牢。開工第一天,只來了伊凡一個人,儲藏室裡堆滿雜物,蘇珊主動提議幫忙,兩人合力將東西裝上卡車。其中一個檯燈,伊凡覺得丟棄可惜,拿回家去修了送回給蘇珊。

養尊處優的蘇珊和伊凡的初次接觸從實質的勞力工作開始,伊凡的節約和細心,和蘇珊所熟悉的消費社會大不相同。人之間的差異往往會造成誤會和歧見,蘇珊卻深受震撼,有如迎面一股清風,吹進她被嚴密保護的封閉世界。低微的,在她眼裡變得新鮮,也讓她切實體會到今後終於能自食其力的悸動。

史考特.托瑪斯的蘇珊第一次和伊凡單獨相處,她聆聽他說話,掩不住嘴角的笑意,額頭中央一根青筋暴跳出來,像條龍般舞動良久。蘇珊高雅斯文的外表下,也確實沈睡著一條飛躍的龍。她和伊凡熱烈做愛,快樂得像個初戀少女,甚至很快告訴丈夫自己有了心愛的人。
一向認為自己給了太太一切的丈夫(伊文.阿塔爾,Yvan Attal飾)完全無法理解,認為蘇珊只是一時迷糊,而根本不承認她有任何尋找外遇的需要。蘇珊答應「回來」,但是這種禁止令她瘋狂。丈夫以斷絕她的財源對付,伊凡也被老闆開除。蘇珊決定暗中回家去拿屬於自己的值錢財物,致使伊凡鋃鐺入獄。

故事極其迅速地演變到不可轉折的極端。蘇珊一點不流連富貴的生活,她尤其沒有從偷情禁果中去尋找刺激,將這種因危險而分外強烈的關係當作婚姻外的調劑。
她的「誠實」也好,「衝動」也好,其實很像一種形式的「自殺」,要徹底毀滅原來的生活,近乎歇斯底里。也像一個人知道自己犯了常規下的過錯,背叛並沒有對不起你的人,而拼命要將錯的變成對的,低頭猛撞,不達目的不甘休。
也是因為,她本來「恪守婦道」,一時不能面對新的自己,若不一步跨到底,自己就根本無法存在了。她的「誠實」使她無法腳踏兩條船。

這種故事邏輯其實太過於直線發展,如一加一那樣簡單。伊凡吸引她,因為他低下階層的野性,是個「查泰萊夫人的情人」中的情夫典型。資產社會的高傲和規矩,所構成的人為框架,對比她和伊凡奔跑於鄉間的「自然生活」,也是法國小說中看熟了的模式了。
看此片,確實為了史考特.托瑪斯,相對地,羅貝茲的情夫和阿塔爾的丈夫都變成了陪襯,前者的人物無甚個性,後者一壞到底,也缺乏了厚度。


離去
法文片名:Partir
出品:2009年/法國片。
法國公映:2009-08-12 / DVD影碟上市:2010-02-03
片長:1:25
導演:柯絲妮( Catherine Corsini)
演員:Kristin Scott Thomas, Sergi López, Yvan Attal
法國發行公司:Pyramide Distribution

影片本事:四十歲的蘇珊是醫生之妻,在法國南部度著相夫教子的平靜日子。但是優裕閒適的資產階級生活開始令她不耐,孩子大了也不再需要她時時照顧,於是決定重回職場,自己開設按摩治療診所。新診所施工期間,她和工人伊凡兩相投合,很快演變成強烈的激情,而不惜拋家別子。丈夫設法阻止,終致釀成人命悲劇。



2009-08-30歐洲日報

2010年2月20日 星期六

女人,女人,高行健的心結


高行健在2009年的一次巴黎個展中。/楊年熙攝



高行健的心結和文學企圖 
「女人!女人!」


從高行健的小說到戲劇,會發現,「女人」在小說中是個難解的心結,是一團謎,在戲劇中則非常透明而真實……

「女人」的主題在高行健的作品中既是一個創作的手段,也是他創作的深度動機。
這個主題在他的戲劇和小說中又各有不同的運用和表現。高行健的戲,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故事,沒有懸疑、衝突、鋪陳、收攏等的演變,而是內心情緒的波動,意念和思慮的反覆閃現推演,將傳統意義的戲劇情節由看得見的外在世界轉移到看不見的內心世界。因此觀眾的感動很特殊:不是感官直接受到刺激的歡喜恐懼或緊張,而是極其縹緲難追的情緒的游移或思潮的起伏。你無法斷然說它好還是不好,無法用大眾電影那種賣座好壞來衡量。看戲當時的感動或不感動,事後的回味或冷漠,都需要沉澱。

女人在他的小說中是個謎, 在戲劇中卻十分透明

看高行健的小說,同樣需要沉澱。它們或者激起強烈的反彈,或者令人茫然不解,總使你有立刻表達意見的衝動,但是細讀之下,又會進入另一個深廣的環境,包括作者內心的、他本身和與他同代的人所經歷的,以及存在於自古中國社會的種種環境。其中所包含的豐富話題,以他的兩個長篇《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來看,最凸顯又最不易說得明白的無非是「女人」了;除了所陳述的觀念,更是一個文學創作的問題。

從高行健的小說到戲劇,會發現,「女人」在小說中是個難解的心結,是一團謎,在戲劇中則非常透明而真實。不論是《生死界》、《對話與反詰》或《逃亡》,女人的訴說,或男女間的對話,經常是切中要害的心理分析,人物的無著落和慌亂,前後累積起來,其實條理清晰地說出了很多事實,包括當代社會的男女看待性與感情的態度,以及本來深入人性的亙古現象。對於一九五七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卡繆,戲劇是動盪生活中的一個「避風港」,這位《異鄉人》的作者便最喜歡它的「透光和真實」。他常說:「戲劇是由身體表述的偉大的真實故事。」他和演員排練時,不時會跳到台上去現身說法一番。高行健《一個人的聖經》中也有一段類似的表述:「他羨慕的是一些演員有那麼靈巧的身體,特別是舞者,他很想也能用身體來自由表達,隨意做個絆子,跌倒爬起來再跳,可年歲不饒人,弄不好傷筋折骨……」

高行健所強調的「戲劇性」是「你演我看」的中國傳統戲曲裡的精神,亦即讓觀眾清楚知道台上是戲,不是人生。然而演員和觀眾每晚所做的直接交流,所分享的空氣中的汗氣體味熱度,演員的身體和舞台碰撞的響聲,並非配音地敲擊在觀眾的神經上,都如卡繆所說的無比「真實」。可能正是在這種「假到真時真亦假」的氛圍中,而且限於舞台時間有限,作者在戲劇中的剖析更為客觀和緊湊明確。那麼,要了解女人的主題在高行健作品中的曲折,應該從他長期孕育的小說著手。在這個主題上,《靈山》和《一個人的聖經》之間明顯有一種傳承關係,前者是後者的雛形,後者是前者的延伸和生理解剖。

企圖在作品中做 毫不容情的自我揭發
 
我們可以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來看裡面的女性。
這 兩本書使人不期然聯想到法國作家米歇爾‧雷里斯(Michel Leiris)。他一九三0年代出版的《成人年齡》(L‘Age d’Homme)和《幽靈非洲》(Afrique Fantôme)在所關注的角度和文學創作的企圖上幾乎和《靈山》與《一個人的聖經》兩相呼應,尤其同樣有一個情色的中心議題。雷里斯和高行健之間相差了一代,兩位作家的人生經歷,就具體事實而言,自然南轅北轍,但是在對生命的體會上有奇異的巧合,他們作品上的相似,應該是來自同樣在挖掘深邃複雜的人 性。

《成人年齡》的頭一句話,「我剛滿三十四歲,走到了生命的一半。」已經成了傳誦的開篇名句。這樣的語氣近似於蒙田(Montaigne)的〈試論〉(Essais),從數字的準確和態度的超然上顯示作者預備開誠布公地自我剖析。雷里斯說:「我試著替自己描繪一個比較不那麼短暫飄忽的形象。」「我要努力塑造這個形象,因為這樣做的時候,就有點等於是在塑造和強固真正的我。」他的這種剖析當然含有盧梭《懺悔錄》的孤獨和絕望,是在設法以告白來建立和外界的交流,尋求同情憐憫,或僅只是吸引讀者的好奇。高行健在談到曾經被枕邊人出賣時,也曾說:「我必須寫作,這樣才能走出孤獨。」但是其中似乎並無重新塑造 形象的積極性。

雷里斯另有一個更為深刻和現代的企圖,就是除了觀察自己,向別人放膽敞開隱私而外,同時透過許多毫不容情的自我揭發(從身體 到性格的各種缺陷,從性無能到獨處時有摳屁眼的習慣),來與自我和解,來尋求基督教告解那樣的心靈淨化,否則便是用心理分析或自我檢討的手法來做一番靈魂 的翻攪和清理。《成人年齡》,顧名思義,是講述一個男孩變為成人的過程,它分成許多短篇章,圍繞著一些大的主題發展,而這些主題本身再圍繞著「性」的話題 組織起來,構成一本「情色角度之下的自傳」。《幽靈非洲》是作者在一九三一到三三年間,到非洲達喀爾─吉布堤考察民俗的旅行日記,他在記錄所見所聞的同 時,也顯露出一份內心日記,全書有如一個「對情慾的長篇冥想和審視」,以至於亨利‧米修評論道:「在這趟旅行中,他人究竟在哪裡?」

這裡所說的都很像是在談高行健的小說。除了這位來自中國大陸,經歷了文革的作家並沒有基督教消除原罪的告解和淨化,而僅是一種「清理」。像《一個人的聖經》最後的談到生命與存在:「自嘲或自我清理似乎都已經夠了,只是靜靜延續這生命的姿態,努力領略此時此刻的奧妙,得其自在,在獨處自我審視的時候,至於在他人眼中如何,都不再顧及。」

高行健的自我審視和清理,是用「你我他」的人稱來具體化,將自我一分為三。一方面冷靜地觀察過去的「他」,一方面對著鏡子審查自己那個「你」。前者固然恍如隔世,後者也像是作者還不願意接受的「我」,還不甘心承擔的「我」;否則便是「我」在設法保持客觀,站在審判者的地位。這個在《靈山》裡尚有如文體實驗的人稱分離,在《一個人的聖經》中就具備了完善的功能,從「你是你,他是他」的宣佈到最後坦白動機的總結:「得,你別他而去,或者說他也得同你分手……。誰也超度不了誰,可不就由他去了。」

 女人是他意念中的  「心理風景」

《靈山》的第一句話是:「你坐的是長途公共汽車……」從一個旅行(或者一次逃亡)開始,以一座半傳說半真實的山為目的地(路人都說就在那裡,卻總找不到)。旅途中人,已經出發,尚未到達,離開了日常生活的現實,處於懸置狀態,說不定也進入了一個想像的世界,總之在放逐之中也有了放任的自由。若將其中有關女人的部分抽離出來,和旁邊確實發生的事情或主人翁的回憶及想像、講述和聽聞對照,會發現這些女人段落有如伴奏的樂曲,圍繞著一個主旋律,圈圈擴散,不斷回來。 女人在這中間既是主人翁心靈歷程的界標,也反映他的人格,尤其在他一路的旅程中,是他意念中的「心理風景」:
「高原上的山巒都像女人成熟的乳房。可過於貼近了,顯得十分巨大,便造成一種壓迫。」
作者另外寫道:「她要變成你的神經末梢,要你用她的手指來觸摸,用她的眼睛來看,同她一塊兒製造幻想,一塊登上靈山。」女人是這個男人意念的投射就十分明顯了。

儘管《靈山》裡有一個長期在男主人翁身旁的「她」,讀者往往感覺這些沒有名字的女人都只是「女人」的統稱,每一個是不同時間,不同情況下向他展現的一個女人的面貌,書中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女主角,很多時候甚至不一定真正存在於描述的那一刻。
在找尋靈山的路上,「我」進入了原始森林,而且迷失在裡面(這是高行健的真實經驗)。原始生態環境,對比照映著原始的衝動和慾念,反射在「你」和女人一次又一次的做愛中。「你」也意識到這種只能是苦因的男女情色的陷阱,而在初遇「她」時做了一點逃避的努力:「你問她能同你過河嗎?去河對岸,那邊有一座靈山, 可以見到種種神奇,可以忘掉痛苦,可以得到解脫,你努力引誘她。」最後一句所用的「引誘」,是「我」在設法走向心靈生活、追尋靈山的起點上一個絆腳的惡業。最後看來,他認為女人其實是接近靈山的牽絆,必須一一擺脫,像佛祖經歷奢華多妻生活之後的澈悟。因此和女人的關係是在逐步走向失敗,由最初的一點浪漫,經過肉體的盡情官能享受,演變為懷恨怨懟,以至最後的分手。「就赤身裸體坐在血泊中,下身、股間、大腿上都滿是血,血、血!她說她就想沉淪,深深墜落下去……。」女人的痛苦來自得不到的愛情,當愛情向肉慾索債時,就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傷口。 

 不停找尋理想中的女人

就形式而言,「女人」的主題在《靈山》裡若是心靈攀升的伴奏,在《一個人的聖經》中便是作者從童年到文革,回顧過往的導引和對應。「你」在旅館裡夜以繼日無結果地和肉感的瑪格麗特廝磨,或在情人「林」以及妻子「倩」方面受挫,乃至對被強姦的女學生孫惠容所表現出的男人的懦弱,構成了整個感情和肉慾生活的失敗。作者對所有這些女人的描寫僅限於她們在做愛時的表情姿態,而回到女人之外的經歷時,在那個劇烈動盪的大環境中,則充滿故事情節和張力;這些可讀性比較強的情 節,卻更因為和女人的那個貧血的感情世界,而益發顯得悲涼悽愴。


在內容上,高行健早期的一齣戲《野人》即已走向大自然,既是關注環境哲學,也在反省野人狀態的自由,後來融入《靈山》的民俗學思考中。他書中的男女關係其實反映了兩性間原始的巨大差異,一種不會因為時間地域而改變的事實。男人和女人的情色憧憬是截然相反的,女人尋求的是持續、親密和共同生活,而男人是在盡力逃避愛情、責任,甚至社會生活。因此男人嚮往的這種自由放任不談因果關係,將情慾圈死在一個和常規隔絕開來的世外桃源裡。這和道德及法律是完全對立的,因為制定法律條文和因習成俗的道德準繩,就是為了避免遺忘,讓人記起舊的關係和責任。

男性的自私,從生物觀點上是綿延物種的原始衝動,甚至以多對象交配來達到優生的企圖;而女性的要求「性」中有「愛」,或者先有「愛」再有「性」,恰恰是約束這種自私放任的反作用力,維持家庭的不敗,社會的平衡。高行健在和筆者談《對話與反詰》的專訪中曾經說過:「女人想追求自由開放的生活,但是古今中外,她們 都一樣放不開。不也正因為如此,人和獸的區別永遠不會消失。」

這樣的女人哪裡去找?

這句話在兩本小說中多次出現。作者在《一個人的聖經》中最後歸結出來的「你」眼中的理想女人是:和你同樣透徹/同樣孤獨並滿意這孤獨/把這世界上的一切繫絆都解脫/不受家累不生孩子/不追求虛榮和時髦/自然而充分淫蕩,並不想從你身上攫取什麼/只在此時此刻行魚水之歡。——「可這女人你又哪裡去找?」

對男女感情感到 悲觀和恐懼

在和「他」或「你」交往的女人之外,作者在小說中所講述的故事也都是野蠻恐怖的:放蕩的巫婆,十四歲被公公霸佔的童養媳,被雕塑天羅女神頭像的木匠欺負、後來淪為妓女和乞丐的啞巴姑娘,死了丈夫「招漢子」的痲瘋女,被騙去游泳遭到強暴的十六歲女孩,和情郎私奔、後者臨陣脫逃而投水自殺的少女……這些殘忍的悲 劇很多是舊日封建社會的遺跡,又在混亂的現狀中復活。

大量這類故事多少反應出作者對男女感情的悲觀和恐懼。小說的主人翁不願意,也不敢做感情的投入。他的兩性關係之間沒有情,只有慾,沒有《小王子》中的「馴服」過程,和「建立感情」那樣緩慢耐心的試探。

對愛情仍深藏 柔情的嚮往

作者對愛情不是沒有嚮往和追求。《靈山》中他到了開闊的清水江畔的苗塞,被情歌「包圍在春情之中」,體會到「人類求愛原本是這樣,後世之所謂文明把性的衝動和愛情分割開來……」,但是「他的心已老,只剩下慾望」。

《一個人的聖經》裡最後說:「你對女人充滿感激之情,不僅僅是慾望。」和女人的雲雨之歡很大成份 是在「保存生存的意識」,「合掌守住心中的那一點幽光」。當作者描寫和他沒有發生肉體關係的女性時,一律抽身開來用「他」,而非近距離的「你」。例如對房 東女兒的幾筆勾勒,使瞬間的印象在讀者腦海中留下鮮明的刻痕:「那姑娘側身站在他門檻外,院子裡的陽光把肉紅的耳輪勾畫得那麼精細,頭髮絲、眉眼和唇邊都 彷彿發亮,美得令他止不住驚訝……。」

這種深藏的柔情使得「你」是個慷慨給予的溫柔的情人,在做愛的過程上毫不自私。但由於他無法滿足女人將兩人的關係持續下去,成家生子的要求,以至溫柔慷慨的給予最終僅落得「寡情」的咒罵。在他和女人之間,床笫是個人生戰場,可以鬥得鬼哭神號,鮮血淋漓。而書中兩性的矛盾,基本上來自人物對肉慾的難以正視, 以及僅將之做為反抗外界所造成的心理壓抑的手段,而非感情上真誠的結合。所以如此,和作者生命中的兩個女人有很大的關係,一是曾經因他的寫作而告發他的前 妻,一是他早亡的母親。《靈山》的作者在醫生診斷他患有肺癌時說:「我不知道我這一生中,究竟是人負於我多還是我負於人多?我知道確實愛我的如我已亡故的 母親,也有憎恨我的如我離異的妻子,我這剩下不多的日子又何必去做一番清算。至於我負於人的,我的死亡就是一種抵償。」

終生喜愛並懷疑女人

但是高行健的創作首先有個文學的企圖,書中的一切首先是文學的高度表現。像《靈山》第十九章,以新小說的手法不斷句地一氣到底,是自然環境和女人及生存意識交融的一篇精彩的例子,在描繪中清楚呈現實體和抽象,身體和意念的並馳共存,有如他的畫。

妻子的背叛造成他終生對女人的疑慮。但是他生性「好色」,「少年時就偷看過母親還年輕美好的裸體,在他母親洗澡的時候。從此,由衷喜愛漂亮的女人,而他沒有女人的時候,便自己下筆,寫得還相當色情。這方面,他毫不正人君子,甚至羨慕唐璜和喀薩諾瓦,可沒那豔福,只好把性幻想寫入書中。」(《一個人的聖經》)。《靈山》的最後:「我看見,你和她,在雪地裡,灰濛濛的夜,不甚分明……」以及:「親親我,親親我的手心,你在哪兒?你別走呀!就在你身邊。不,我叫你的魂呢,我叫你,你可要過來,你不要拋棄我。」這裡顯然指的是他的母親,連接到他幼年時舉家逃難的回憶。但是末了一句:「我想哭,不要拋棄我,不要離我這麼遠,不要去吻別的女人!」則曖昧不明了;一切的女人也在這裡和母親未來得及衰老的美麗的身影重疊。

他的母親在大躍進弄成的大饑荒的年代,也和他去「五七幹校」一樣,去農場接受改造,又拚命苦幹,省下幾個月的肉票和雞蛋票,等兒子回家補養。一天黎明時分下了夜班,她到河邊涮洗,不知是疲倦過度還是飢餓,栽進河裡。天亮時,放鴨子的農民發現漂起的屍體。醫院驗屍的結論說是臨時性腦貧血。他沒有見到母親的遺體。
他母親過世時三十八歲。

你如果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從事戲劇的,他一定說,母親是演員,他五歲就和她同台演出。


(全文完)【2001-02-05/聯合報/37版/聯合副刊】

2001年,高行健得諾貝爾獎後初次赴台,此文在聯副連載五天

嚴培明,羅浮宮展出蒙娜麗莎的葬禮


以蒙娜麗莎為題材,因為她家喻戶曉⋯⋯



在羅浮宮內展覽?這是一般當代藝術家想都不會想的事情,何況是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藝術家。然而,對於四十九歲的嚴培明,這已是眼前的事實,也是羅浮宮這一季當代藝術展的盛事。
尤有甚者,嚴培明這五幅兩公尺以上的巨幅油畫有一個令人聞之動容的題目:「蒙娜麗莎的葬禮」。各大法國媒體報導時則更進一步,稱之為「埋葬蒙娜麗莎」或者「處決蒙娜麗莎 」。「處決 」(exécution)一詞用在藝術創作上其實是取其「落實 」的技術性含義,但在藝術家本人也好,評論界也好,都喜歡其一詞多意,曖昧的一面。

因為嚴培明的創作和「死亡」向來是分不開的。在羅浮宮三月二十七日週五晚間替他舉行的說明座談會中,他再說,他害怕死亡,也永遠無法明白一個人如何能置另一個人於死地,如何能冷血地「處決 」一個和他無冤無仇的陌生人!而當你那麼害怕一件事的時候,只有兩條出路:「逃避 」或「面對 」。他選擇了後者。

「蒙娜麗莎的葬禮」由五個巨幅組成,展出地點在德儂廳(Salle Denon),離達文西的原作不過三十公尺。中間牆上掛三幅,中央的蒙娜麗莎,左右兩幅延伸出達文西原作背景上的風景,但地上散佈著骷髏頭。嚴培明說那是「自畫像」,是他在一次體檢中得出的X光透視片。
右首所掛是藝術家真正的自畫像,但在他死亡那一刻,閉著眼睛張著嘴,他說「到時候我應該就是這個樣子,兩腿一伸⋯ 」左邊是他父親病危時趟在床上:父子在死神的窺視下面對面。

嚴培明出生於一個工人家庭,父親以殺豬維生。他十九歲來到法國,在狄戎一家中餐館洗碗,後進入狄戎藝術學院,二十年後的今天成為羅浮宮禮遇的名家,去年更在藝術市場上異軍突起,總成交額成長了百分之一百零三。他極不信任的拍賣價也開始出現「 壓都壓不住」的趨勢。

但他說,他的一切正開始。他對二00三年過世的父親始終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曾在上海舉辦「獻給父親」展覽,歸納了他二、三十年來的創作生涯。
嚴培明是位非常「真」的藝術家,羅浮宮座談會更證實了這個印象,在討論之後放映的紀錄片「明,強盜藝術家 」(Ming, Artiste Brigand)中,我們看見他作畫的方式不免心驚,他用寬大的刷子砰然作響地「打擊 」著畫布,簡直是一場激烈無比的戰鬥。他的肖像畫所以給人一種幾乎是身體直覺反應的震撼力,部份來源於此了。

一位畫家的成功首先是找到與眾不同的方向,而如嚴培明所說,創作是「整體性 」的,甚麼樣的人(他的脾性人格)做甚麼樣的事,因此作品反映的其實是一個整體價值,很多的因素與生俱來,包括後天知道努力也是由於個性使然。嚴培明是位深明事理,對一切世俗價值頭腦清醒,不求任何僥倖的藝術家。

座談會上有法國民眾問他,(以一個中國藝術家)畫達文西的曠世名作,抱著學習的謙卑之心麼?他說,他今天擁有的一切,沒有法國的環境是根本不可能得到的,他畢業於狄戎藝術學院,在狄戎成家立業,他就是一個當代藝術家,要刻意在他身上尋找所謂「中國製造」,必定會失望。

以「蒙娜麗莎 」為題材,因為它家喻戶曉,就如同他當初畫大量毛澤東的肖像,越是意識到自己的卑微,越是要選擇「大 」題材,以便「引出自我 」。一九九三年獲「羅馬大奬 」,作品為龐畢度中心收藏,今年二月獲頒榮譽騎士勳章的嚴培明言語直率,具有和他的畫一樣難以抵擋的衝撞力。

他沒有回答謙卑與否的問題,但他這一套畫,不僅繼續採用黑白二色,而且黑色幾近於灰,好像隨時會淡去或者蒸發。他說為的是和暗紅色的牆,以及旁邊古畫濃烈的色彩區分開來,不和先人大師們「直接交鋒 」。也可看作是一種形式的謙卑吧。
他畫了過世的父親和「必死 」的自己來搭配蒙娜麗莎,他說「讓我們都進入羅浮宮 」,狂妄嗎?不如是忠於他自己創作中一向的悲憫之心,以及「攻擊 」一個大家想逃避,卻出生以來就帶著的必然未來:死亡。

嚴培明羅浮宮展「蒙娜麗莎的葬禮 」(Yan Pei-Ming: Ies Funérailles de Monna Lisa ),至五月十八日,每天九時至下午六時,逢週三和週五,夜場至十時。週二休息。


2009-03-29歐洲日報

小翠雅壟宮






小翠雅壟宮整修完成,對民眾開放。

凡爾賽古堡的大花園內,偏於西北角的「小翠雅壟宮」(Le Petit Trianon),興建於法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上,正當法國王室希望過得比較「簡樸」和「正常」的時候,卻已到了大革命的前夕。最重要的一位居者,瑪莉安端娜特(Marie-Antoinette),路易十六的妻子,也是法國君主舊制的最後一位王后。
至少近三十年來,這座行宮是凡爾賽古堡內的一處神秘地帶,從不曾全面開放參觀。現在經過一整年的閉門整修,補充散失的家具,回復了當年舊觀,十月起以全新的面貌向民眾開放。

凡爾賽宮領地主席和博物館館長艾亞龔在記者會中特別強調,小翠雅壟宮的修復比古堡其他地方都更帶著感情的因素。除了它的興建是在一個宮庭生活向民間接近,解除宮庭內各種戒律和刻板規矩的時期,五百萬歐元工程費的贊助者,布赫蓋鐘錶公司(Breguet),一七八0年代便是瑪莉安端娜特王后的鐘錶供應商。對於布赫蓋現任總裁海耶克(Nicolas G.HAYEK),這座造型簡樸典雅的行宮特別象徵了時間的刻痕和在歷史長流中的延續。現在宮內便展出了瑪莉安端娜特當年所訂購的一隻懷膘,將時鐘的機械原理全部顯現在透明的玻璃外殼之下。

環顧小翠雅壟宮,它首先是位於一處經過精心調配的園林景觀之中,陽台外對著均衡工整的「法國花園」,和用以做為喝下午茶,吃點心的「法國樓閣」遙遙相對。法國花園隔著行宮的另一側則是「英國花園」,流著一條長著水仙的小運河,叫做「英國河」。由十二根廊柱所支撐的「愛神亭」在水中顧盼生姿⋯⋯

一七四九年時,路易十五決定在「翠雅壟宮」的西邊另建一處規模比較小的行宮,原來的這座今天便稱做「大翠雅壟宮」,國王經常住在那裡,以便在離凡爾賽宮不遠的地方享受田園生活,又不必興師動眾。
小翠雅壟宮在一七六二年到一七六八年之間建成,是法國新古典主義建築和裝璜的一大傑作。國王首席建築師卡布里耶(Ange-Jacques Gabriel)創造了一棟長寬二十三公尺的正方型平頂三層樓房(以及一層夾層和地下室),每層樓的牆面有五扇窗子,將花園的美麗風光收納成室內的裝璜。

小行宮的特色是華貴簡樸兼而有之。底樓供僕人和廚師工作所需,,一樓稱做「高貴樓」,天花板高過三公尺,富麗堂皇。二樓的王室成員套房,則比較是平易近人的尋常百姓規模。窗簾和壁布多採用清爽的花卉。一間十九世紀的寢室採單色的藍,藍得穩重卻華貴,色澤微妙,很難定義,後來流行到民間,也就稱為「翠雅壟藍」。

路易十六一登基,便將「小翠雅壟宮」贈予他年輕的王后瑪莉安端娜特。國王的新建築師李察米柯(Richard Mique)依據王后的意思另做了整修裝璜。但王后更注重的是庭院,她位於小翠雅壟附近的茅屋和菜圃、牲畜院子,一直是凡爾賽古堡最有名的參觀地點。

一七八九年十月五日,要求有麵包吃的憤怒群眾包圍了凡爾賽宮,瑪莉安端娜特匆匆逃亡,便永遠離開了。之後,拿破崙一世讓妹妹鮑琳娜公主(Pauline Borghère)住在裡面。拿破崙和約瑟芬離婚後,小翠雅壟便成為這位皇帝唯一的「鄉間別墅」。

十八和十九世紀中,小翠雅壟的主人替換多次,如今每一處的家具擺設、布料、燈飾,都依照年代順序,顯示出歷史的演變,但最將之當做家的,還是瑪莉安端娜特。
一八六七年時,拿破崙三世的皇后厄琴妮(Eugénie)在小翠雅壟舉辦瑪莉安端娜特紀念展。現在凡爾賽博物館借用厄琴妮的展覽收藏,將一批曾經屬於瑪莉安端娜特所有,或與她所生活的時代有關的物品收集在「厄琴妮皇后廳」內。

凡爾賽古堡內的瑪莉安端娜特屬地,除了某些節慶或官方典禮,每天開放,從中午十二時到下午七時三十分(室內參觀最後入場:六時)。十一月一日起的淡季,下午五時三十分結束,室內參觀五時最後入場。入場費九歐元,下午四時後五歐元,十八歲以下免費。


2008-09-03歐洲日報

真人屍體解剖展,藝術與倫理之爭




真人屍體解剖展,巴黎法官中途勒令禁止。 十七具男女屍體來自香港,均為中國人。

花十五塊半歐元,可以看到真人的屍體,但並非入殮時的樣子,而是露出部份解刨的肌肉骨骼,以及內臟結構等。
此項名為「 我們的身體,一覽無遺」(Our Body, à corps ouvert)的展覽,從2009年二月十七日開始在巴黎展出,之前到過了美國、德國和西班牙,全球已有三千萬人看過,到處都引起非議。法國司法機構則明令禁止,二十一日判決在二十四小時內終止展覽。身為文化大國,法國當局此舉是個罕見的特例。

緊急審理法官路易-馬利.韓賈(Louis-Marie Raingeard)決定查禁的理由很清楚:「法律所允許的存放屍體的空間是墳場 」。至於「將屍體拿來展覽的商業行為」,「 是對死者的大不敬」。
韓賈法官認為,就此事開庭審判便是一個「進行社會辯論的機會 」,最後的結論毫不含糊:「展覽必須在二十四小時內終止,否則以每遲一天,處以二萬歐元罰金計算 。」
法官此外決定,供展覽的十七具中國男性和女性屍體,完整的,或經過解剖的,都必須封存,「提供法國有關當局,研究一套符合安葬權利的解決辦法 」。

此項展覽是由「 Encore Events 」公司主辦,預定在巴黎瑪德蘭大道(boulevard de la Madeleine)十二號的展覽場展出至五月十日,然後轉到萬森森林的巴黎花卉公園(Parc Floral de Paris)。
主辦單位強調其教育和科學目的,兩個要求禁止的協會,「 共同抵制死刑」(ECPM)和「 中國團結協會」則指出,這樣的展覽傷害到人權。
巴黎TGI協會接著跟進,指出:「 展示屍體和器官,做各種切割、沒有必要地著色,以及不真實的戲劇性佈置, 在科學觀點上是違法行為。」換言之,所謂「教育目的 」不能成立。

法庭上,協會的辯護律師瑟迪佑(Richard Sedillot)引據民法第十六條第一款,其中規定「對人類身體的尊重並不因死亡而停止」,「死者的屍體必須以尊敬、維護其尊嚴,以及合於情理的態度對待」。

二十一日這天,緊急審理法官並援用民法十六條第二款指出,該法規定「必須採取所有因應措施,停止對人體的非法傷害 」。主辦單位「 Encore Events 」的經紀人貝納丹(Pascal Bernardin)表示「今天就提出上訴 」,上訴審判將在近日內開庭。
貝納丹說「這樣的判決太奇怪了」,並指出目前有十八到二十個同類展覽在世界各地巡迴,在美國,或歐洲,「從來沒有被禁過。 」到巴黎之前,已在里昂和馬賽展出。
十七具屍體經過塑化處理,亦即將屍體內的水分用硅油取代。屍體是由香港的「科學與技術解剖基金會 」提供,他們保證展出者生前寫過同意切結書。但是提出抗議的協會擔心所展出的屍體實際上來自監獄,死者過去是囚犯,或者被判處了死刑;中國每年處決六千到七千人。

2009-04-21刊出歐洲日報




巴黎被禁的展覽,所引發的人權和倫理問題。

以真人尸體為樣本的解剖展覽「我們的身體」(Our Body, à Corps Ouvet),經巴黎的兩個人權協會以傷害人權的理由提出控訴,司法判決即刻停辦後,主辦單位「Encore Events」不服上訴。巴黎上訴法院緊急審理庭定予四月三十日星期四宣判。

上周(二十一日)宣判停辦的次日,歌劇院區通衢要道上的展覽場閉門熄燈,但其展覽網站(www.ourbodyacorpsouvert.com)照樣開放瀏覽,只是在進入時加注「展覽被禁」兩個大紅字。

此次展覽欲從「科學和教育」的角度,將至今僅醫生和醫科學生能見到的尸體解剖公開在大眾眼前。主辦者之前被巴黎「人類博物館」和「拉維列特科學館」以職業倫理的理由拒絕,才出資租下瑪德蘭大道十二號的私人展覽場。

十七具尸體全是青壯中國人,有男有女。很多保留了原來的面部(眼睛張着,像是活人),雖然經過技術處理,基本上認得出來此人是誰。人權協會的訴狀中,有一個理由便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展出的尸體是法國人,是某某人的親人,會做何感想?」他們懷疑由香港一個「科學解剖基金會」提供的尸體和器官,實際上是中國大陸監獄囚犯或死刑犯的走私品;中國當局在這方面的管理本來比較鬆散,監獄當局對囚犯的身體能夠全權處置。

「我們的身體」來巴黎之前曾在里昂和馬賽展覽,對于此類「文化活動」,若無人控訴,當局不能隨便取締。
觀眾的反應頗為熱烈,解剖和對尸體保存及處理技術的進步確實驚人。但沒有醫學訓練和充分科學知識的普通民眾到底能接收到什么訊息?若非以科學之名,起遐想邪念之實?一位女觀眾在部落格上說:「不否認看了回來惡夢連連。」

任何久遠的文化和文明都是建立在前人的累積上,亦即腳下踩着無數的墳墓;墳墓越多的地方,文化越是久遠豐富。中國人講究慎終追遠,敬拜靈堂神位,西方人有「對人的尊重不因死亡而停止」的人權觀念。法國目前各處在推廣器官捐贈,眾多法國人身上備好了辦理簡便的捐贈同意書,有的甚至替七歲的孩子預備了。他們的慷慨好義,對此類事情的開通和了無禁忌,深信「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又擔心惡兆的中國人瞠乎其後。

但是,科學的歸科學,將人類尸體像豬一樣地解剖,卻不像豬肉那樣攤着,還得擺出各種姿勢,同時看到皮肉內臟,臉上還有「表情」,拿來做門票十五塊半歐元的商業展覽,又另當別論了。有的家長帶着六、七歲的幼童前往,希望不會給孩子留下終生的心理魅影。

捐贈器官是個神圣可敬的動作(尸體修復完好還給家人),捐贈尸體已不是同一回事,惶論被當作展覽商品,更惶論當事人并不知情,或自己毫無決定權。
當代藝術雕塑材料的運用,可以達到即使湊近了看,也與真人肌膚虛實不分的地步,不能用之來替代人尸嗎?法國人自己心愛的狗給弄成這樣公開展覽,頭臉俱在,可能也是大不忍的。

從網路了解,展覽本身十分嚴肅,對解剖學的歷史發展做了扼要講解,除了全尸,也有櫥窗內的局部肢體陳列,配上圖片和錄影解說,尤其對各種疑問預備好了答案、例如「展覽適合小學集體參觀,但由于很真實,由家長老師自行決定參觀的年齡。」「尸體」都是真的,是「利用一種叫做聚合化浸透的方法加以保存」。
展覽介紹中說,目的在于「讓觀眾擁有較佳的解剖知識,對身體的功能,以及對自己的健康有更好的認識」。


2009-04-28刊出歐洲日報/2010-02-20更新







德國醫生人體解剖展,柏林展出男女屍體交媾

在巴黎引起爭議,最後被法律禁止繼續展出的人體解剖展「我們的身體」(Our Body),其創始人,在德國有「死人醫生」之名的昆特.溫.哈根思(Gunther von Hagens)在柏林舉辦他最新一波展覽,名為「身體的世界和生命的週期」,在櫥窗裡展出一男一女正在交媾的塑化屍體。
他對這個計畫構思良久,終於選擇柏林這樣一個「政治城市」將之落實,展期直到八月三十日。

德國媒體反應很多,就「是否應該展出男女交媾屍體 」爭相討論。主辦者在道德問題上總算用了點心思:規定十六歲以下訪客要有父母的書面同意書,才能入內觀看。這個「作品 」被刻意涵蓄名為「被懸置的動作 」。

哈根思醫生的妻子,擔任策展人的安琪拉.華萊(Angelina Whalley)說,如此命名,是為了「尊重可能會受到驚嚇的觀眾 」。
哈根思在鏡報的專訪中強調,這對交媾男女人體在展覽中確誠屬必要,因為展覽的主題是人的一生,從妊娠到衰老和死亡。他說:「性和死亡都是人類避談的禁忌 ,我決定將二者一起展出,因為死是生命的一部份,而沒有性就不可能有生命的誕生。」
他八年前在柏林的上一次展覽,據主辦單位統計,有一百三十萬人入場。教會方面這一次不願置評,但是數位政界要人指責展覽「蓄意挑釁 」。

社會民主黨(SPD)發言人在報上談論文化問題時,怒斥這個展覽「邪惡誨淫」,民主聯盟黨(CDU)議員維格納( Kai Wegner)指出:「檢察署又得證明,如此令人作嘔的展覽和我們的法律體系是不抵觸的。 」
據說這對男女塑化屍體用了四千小時的工作,以及二百公斤的矽。而這將不會只是道「前菜 」而已, 哈根宣佈以後將在展覽中加入「 塑化機器人」,也就是說,一些可以動的屍體,讓觀眾看到肌肉的運動等,方法是在屍體上安裝小馬達。不過「死人醫生 」沒有說明白將做何種姿勢的「運動 」。

在巴黎被查禁的「我們的身體 」展,主辦者是法國的一個表演策劃人,「 Encore Events」公司老闆貝納丹(Pascal Bernardin)。法庭裁決查禁的法律根據是屍體來源不明,主辦者提不出任何死者生前同意的證明,所謂提供屍體的香港「科學解剖及技術基金會 」沒有註明任何實體或電子郵件地址,也從未聽說過。

貝納丹是於三年前在美國弗羅里達州看到「 Our Body : The Universe Within 」(我們的身體,內部天地)的展覽,驚歎不已,而將之引進法國,被國家級博物館拒絕,在巴黎,以及之前在里昂和馬賽,均是租用私人展覽場。

從二月中直到四月底被禁之前,巴黎瑪德蘭大道十二號的展覽有十萬入場人次,加上里昂和馬賽,貝納丹展覽的總收入達三百六十萬歐元(全票入場費十五點五歐元),他表示尚未賺回成本。

德國解剖學醫生哈根思的第一個解剖展於一九九五年在東京舉行,他發明的屍體塑化技術申請到專利,以後不斷研究發展。從那時之後,同類展覽在世界各地舉行,今天累積計算,已有三千五百萬入看過這些被剝了皮,露出肌肉血管,五胕六臟,但多數面目俱在,而且擺出各種姿勢的屍體。

這類展覽之造成轟動超過「鐵達尼號 」遺骸和物件,總收益達到七億美元,用過的屍體數以千百計,因為每一個展出的塑化屍體,都必須用數具屍體來集合完成。

2009-05-17刊出歐洲日報

當代藝術羅浮宮展:楊法布赫掏空自己

魯本斯展廳內,二00八年的裝置作品「以世界最大的蛆為自畫像」。
展覽入口的自塑像「掏空我自己」/楊年熙攝




以收藏古典作品聞名於世的羅浮宮推出一套介紹和鼓勵當代藝術的新政策,每次邀請一位健在藝術家,由他們自由選擇一個館,將作品安置在原來展出的名作中間,相互對應,或者以為詮釋。

第一檔的「Contrepoint」(對位法)大獲成功,這一次將任務委託給比利時藝術家楊法布赫(Jan Fabre),展覽定名「異化天使」。他選擇了羅浮宮的「北方畫派」,因為弗萊蒙繪畫傳統對於他,一直是個具有決定性影響的靈感來源,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肖像學方面。
楊法布赫說,當他十八歲的時候,到比利時的布魯日(Bruges)看弗萊蒙的初期繪畫,畫的是耶蘇基督受到的鞭撻,以及身上的傷口。而他則從這些傳統古典畫上發現到身體藝術和曲線特色。
此外,弗萊蒙原始畫使用的顏料是將鮮血和骨頭混上辣椒,因此顏色的品質特別好,氣韻自然生動。楊法布赫的創作也就沿襲了這種採用有機物質的做法,只是換了別的形式。

這位比利時藝術家多才多藝,跨度極大,從雕塑、繪畫、裝置、戲劇到舞蹈,他也是出版家,打破了各種藝術類型彼此之間的藩籬,形成他獨特的無疆界藝術天地。二00六年六月時,他曾應邀在家鄉安特衛普(Anvers)的皇家美術館,在館藏作品中間設想他自己作品的展出路線。他先後在亞維儂藝術節公演的舞蹈劇「我是血」和「淚水」都引起很大爭論,評論文章無數。

楊法布赫這次替羅浮宮在「法國繪畫」、「北方畫派」展出的作品可以視之為一個「心理戲劇學」。他將自己的作品安置在每間展示廳中,在地面上,在桌子或檯面上,甚至在空中。
入口處,他放了一個人物雕塑:他將自己塑造成一個矮子,鼻子貼在一幅古典名作上,身體下面有一攤鮮血。這幅怪異的自塑像,名稱是「掏空我自己」(Je me vide de moi-même)。他表示,受邀在羅浮宮展覽,他深感榮幸。面對前輩大師,他誠心誠意虛懷若谷,在門前流盡自己的血 :「將虛榮留在門外」。
他這次展出四十多件作品,讓他的幻想世界和羅浮宮典藏作品的普世價值對話:包死亡和復活、虛榮浮誇、金錢、瘋狂、遊戲、神秘羔羊、戰爭、盔甲、工作坊等等主題。

楊法布赫的創作根源,也來自他對昆蟲學的高度興趣。他有一系列的昆蟲素描,並將昆蟲的甲殼用來做為雕塑材料。他喜歡研究藝術和科學之間的關係,以至於發明一些雜種動物,同時觀察動物和人類間的共通性。

這位藝術家的作品常帶著政治抗爭意識,會將瘋狂和精神界相連,而成為一種當代的神秘主義。他對人體和體液(推而廣之:性格)以及對動作和肌肉的關注,使他很自然地傾向於魯本斯(Rubens)的某些作品。
在魯本斯展示大廳內,楊法布赫放了他最驚人的巨型裝置藝術:一大片大理石墓碑,上面刻了許多過世和健在名人的姓名。墓碑中間爬著一條巨蛆,頭部是藝術家自己。他認為,蛆既象徵繁殖,也代表腐敗,指出了生與死的界限。作品稱作:「以世界最大的蛆為自畫像」。
楊法布赫羅浮宮展,Yan Fabre au Louvre, Lange de la Métamorphose。七月七日結束。


2008-06-01刊出歐洲日報

法国的“国家认同”往何处去

杨年熙:法国的“国家认同”往何处去
日期:2007-05-08 作者:杨年熙(巴黎) 来源:东方早报


2007年法国总统大选终于以萨科齐的最后胜出宣告结束。整个选举过程中最突出的一个议题是“国家认同”,在罗马条约签订50周年后的今天,这和欧洲整合的历史目标相互矛盾,结果从大选政见、网络辩论,到新出版的历史著作《法国魂》,整个选举闹得沸沸扬扬。

 “国 家认同”的提出,源于当时右派“人民运动联盟”候选人萨科齐3月8日在电视二台政论节目“由您评断”时说了一句,他若当选,将成立“移民事务和国家认同 部”。3月28日,他再次在欧洲一号电台的“大约会”节目中指出,“当国家衰微时,族群主义便甚嚣尘上”。在这种观念下,移民问题成了国家认同感衰微的主 因。



罗雅尔前些日子在民众大会结束时也高唱国歌“马赛曲”。那时,将和萨科齐一决胜负的这位社会党候选人建议,每家应该自备国 旗,在国庆日悬挂。她的说法是,国家民族议题不是极右派独有的特权议题,何况在法国人心目中,“国旗”和“社会福利保险制度”向来是代表法国价值的两大象 征。她这是从另一个角度上呼吁团结,亦即抚平移民融入失败所造成的社会分歧,提醒移民在享有权利之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国歌与国 旗只是一种形式,在第一轮投票中获得近19%选票的第三大候选人贝鲁便认为,法国不是一个外在的符号,而是各种价值的综合,如何珍惜和尊重这些价值,是个 人的自由心证,没有必要用悬挂国旗来表达。萨科齐主张成立“移民事务和国家认同部”,两头抓地将原本由内政部(移民管制)和劳工部(人口事务)分头管理的 两件事集中管理,意义就大不相同了。于是,人权组织和移民协会纷纷指责萨科齐“制造种族分歧”,“不仅违反共和精神,也破坏民主”。也有媒体批评这个新部 计划是一种“认同迷思和偏执狂”,不过是利用选民的恐惧和自私心理,朝极右派最坏的论点“不爱法国就走路”靠拢。



 国旗也好,新部 也好,认同之说的出现有其可以理解的背景。2007年的法国,遇到了国家特性的深度危机,内有巴黎郊区治安不良和社会抗争运动,外有国际地位式微,影响力 动摇,未来走向变得模糊。法国人开始怀疑领导人的才干,不再信任精英们的判断,担心目前的社会模式是否出了问题。总统大选提出这些问题,却尚无清楚的答 案,马克斯卡罗(Max Gallo)的600页巨著《法国魂,从民族源头到今天的历史》,适得其时地加入了辩论。



这位高度“爱 国”的历史学家从法国第一座坟墓(科瑞兹的圣人教堂)和第一座村庄(古特宗),一直谈到戴高乐和希拉克总统。他对今天法国认同感之日益淡薄、民族特性之平 常化,以及国家士气之衰颓忧心忡忡。在他眼里,历史无非是“运动中的政治”,而法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是历史悠久的第一个基督教王国,永远的欧洲栋梁。



巴 黎政论周刊杂志《重点》的社论执笔杜亚麦语带讽刺地说,这位历史学家对法国的爱是“独占、焦虑和苦涩的”,认为法国天下第一,无与伦比。他尤其时时担心外 国的威胁,认为国家精英缺乏民族意识,自私地随时准备和外国合作。杜亚麦反驳说,国内党派分裂,历史上比法国严重的情况比比皆是,政党受到外国影响在任何 国家都有,包括前苏联和中国。至于所谓法国精英的“背离”,从宗教战争时期的政治家、大革命前的哲学家、第三共和的“新阶层”,到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间的作家和学者,乃至自由法国抗敌组织中的精英,“他们都曾背离法国吗”?这位政论名家最后指出,法国在21世纪的影响力、其独特的长处,以及对本身价值 的认同,都得通过欧洲才得以维持和发扬光大,今天相信这一点的人难道就是要被批判为坏国民吗?

 选举失败前的罗雅尔夫人说,她若当 选,将在2009年重办欧洲宪法方案全民公投,她和中间派候选人贝鲁在4月27日史无前例的电视对话中均同意,欧洲的发展是法国前途之所系。但“欧洲”是 个很复杂的议题,总统候选人都尽量避免过多涉入。

主持欧洲宪法草案编撰的法国前总统季斯卡遗憾地指出,当法国2005年公投对欧宪说不的时候,在27个欧 盟成员国中,18国已经通过,另有四国准备通过,因此法国处于一个孤立状态之中,近来在国际上提出的议案都没有受到重视也可作为佐证。

 法国除了是欧盟创始国,制订单一货币和欧洲议会普选的主张也是法国所倡议,今天它要再在国际上找回所谓话语权,便不能继续强调狭隘观念下的国家认同,而且将移民作为危机时期转移注意力的借口,否则只能原地打转,自食苦果。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法国大选中的罗亚尔现象



杨年熙:法国大选中的罗亚尔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5日01:43 东方早报


   总统大选也是候选人形象比赛大会。罗亚尔是法国有史以来,第一位问鼎总统宝座希望极大的女性候选人,她的形象自然特别受到注意,从发型服饰到婚姻、家庭 和子女,比男性候选人多了许多得交待过关的项目。尽管时事分析家一再提醒,这涉及了私生活,他人无权过问,大家依然抱着浓厚的好奇心,打量瑟果兰·罗亚尔 的红色高跟鞋,研究她和社会党第一书记霍朗德之间既是四个孩子的父母,也是政治事业伙伴的“非婚现代夫妻”关系,甚至在茶余饭后猜测她是否另有情人。

  女性登上政治顶峰,担任国家或政府领导人大有前例可循:从德国的默克尔、利比里亚的埃伦·约翰逊-瑟利夫、智利的巴琪莱米歇尔-巴切莱特,到芬 兰的哈洛楠塔里娅·哈洛宁。争夺总统或总理职位不同于议会选举,没有任何保障名额的优待可言,这种真枪实弹的硬碰硬反映了一个现实,便是选民不再将性别弱 势视作竞选总统的障碍。

  法国的罗亚尔又是这种新现实之中的一个特例。这位波瓦杜-夏朗特区议会议长容貌秀丽,身材好,而且经常露出灿烂的笑容。从法国到英美的媒体都注 意到她既非“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那样带着阳刚之气,也不像默克尔“一个礼拜只笑一次”。看腻了诸男性领导人,罗亚尔让人耳目一新。她也有句话喜欢挂在口 上:“不受拘束是我力量的来源,与众不同是我的护身符。”

  罗亚尔深知自己的魅力何在,身为一个漂亮年轻(看来远不到实际的53岁)的女性政要,她不谈女权主义,相反尽量利用女性优势和特质,碰到记者刁 难的问题,她说:“如果我是个男的,您这么问我吗?”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外柔内刚,斗志旺盛,懂得如何塑造形象,吸引普罗大众基层选民和怀抱理想的青 年人,她主张“参与式民主”,要真正还政于民,打破“政治精英不知民间疾苦”的成见。

  在“参与式民主”的原则下,罗亚尔将“聆听民意”作为竞选日程的第一个阶段,表示要到2月21日时才发布大选政纲。本来就认为她“走不远的”, 怀疑她根本没有施政纲领的人此时更忍不住,开始批评她虚有其表。在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奇正式提名大会后,罗亚尔的民调声望首次下降,预测在第 二轮投票时以48%得票率败给萨科奇(52%)。有分析人士指出,罗亚尔在到目前为止的上一个阶段中代表了左派选民的意见,以及左派之外的、其他认为她和 法国人民之间直接关联、拥有共同价值观的选民,这些都形成她独特的个人风格。但她最近和社会党第一书记霍朗德在税制改革上看法歧异,以及两人共有的家庭财 产超过76万欧元,必须缴纳“财富团结税”的内幕消息被民联议员公布开来,和她左派候选人的形象抵触。一个原本在民意波涛托载之下,超然党外的候选人至此 回到社会党的内部辩论和有关个人财产的政治暗流所引发的争论之中。

  社会党第一书记霍朗德照理是该党的总统大选当然候选人,罗亚尔在民意支持下赢得党内初选,他慨然退让。这次他突然公开主张对月薪净入超过 4000欧元提高税率,和女候选人“将不会有任何新税制来打击工作士气”的承诺唱反调。《世界报》网站上很多读者说,霍朗德也许是嫌罗亚尔不谈政纲的第一 阶段为时过久,再就是,他心底下始终认为,今天站在社会党候选人位置上的,应该是他自己。
  罗亚尔1月18日宣布对助选团发言人蒙特鲍“罚黄牌”,停职一个月。和霍朗德向来关系不是很好的这位议员前一天在电视四台上说:“罗亚尔唯一的缺陷,便是她的伴侣霍朗德。”这多半是事实,但怎能由发言人拿来当作幽默?

  这些“事故”使罗亚尔上升的气球开始漏气,但一如民调专家分析,萨科奇并不能从中得利,民联候选人就任大会的铺张和壮观反而凸显出他和人民之间 的距离,让人感觉在国家和未来总统之间隔着民联这个政治大机器。而罗亚尔直到最近这两天一直被预测在第二轮投票中击败萨科奇,是靠了她在政纲内容之外的精 神层面上和人民的契合。现在她为无意逃避财富税辩解,让人感觉她也不过是以政要们的惯用手法来脱套。她刻意塑造的超然母性形象因而动摇。但离选举还有一段 时间,若社会党人重新凝聚力量,齐整步伐,事情尚有可为。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杨年熙(法国)

法國真會出一位女總統?

杨年熙:法国真会出一位女总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9日08:54 东方早报

  作者:杨年熙


  不过一年前,法国政坛没有什么人把罗亚尔夫人放在眼里,右派准候选人、民众运动联盟 主席萨尔科齐在估量潜在对手的实力时,也根本未将这位今年53岁的女士计算在内。但突然之间,她的声望大升,去年11月15日出版的大政论周刊《新观察 家》以她为封面人物,标题:2007年总统大选,如果真是她?罗亚尔的民意指数持续攀升,终于在今年11月16日的社会党初选中,以接近60.7%的绝对高票,轻松地击败了前总理法比尤斯和前财经部长史特劳斯-卡恩,成为社会党的总统候选人,并于11月26日举行了正式任命典礼。

  从罗亚尔朝总统大选的竞选之路开始,媒体上的惊叹号没有停过,称她为一个“现象”。“罗亚尔现象”之形成,其实包含了多种外界之前不曾注意到的因素。

  社会党第一书记霍朗德是罗亚尔在“高等行政专校”的同期同学,她政治事业的伙伴,生 活中的伴侣和四个孩子的父亲。两人由于婚姻理念的关系,没有正式结婚。而理论上应是社会党当然候选人的霍朗德这次很快退让,让罗亚尔出头,他说:“一切以 党的利益为重。”两人间的关系很耐人寻味,却也挑不出什么问题来。罗亚尔的父亲是军人,家训严格,育有五儿三女,认为女儿将来不过持家,反对她念理科,将 她送进一所教会中学住读。她上大学后离家自食其力,直到父亲在1981年过世才返回家乡,那时她27岁,已是密特朗总统的顾问。

  罗亚尔的务实态度是曾经和她合作过的人公认的一个特点。从历任密特朗总统办公室顾 问、环保部长、学校教育事务次长、家庭事务次长,直到波瓦杜-夏朗特区议会议长,有人批评她老处理一些前任不理会的次要小档案,但是她希望“落实一件是一 件”。从推行公民教育、设立父亲育儿假、匿名生产和子女寻亲的妥协性立法、让通过CAP证书的学徒获得几乎免费的考驾驶执照补助(考得驾照平均需要两千欧 元)……都在解决一般百姓很切身的问题。她这次初选获胜,大大归功于“深层法国”的乡间票源,实则良有以也;也让社会党雀跃不已:“是否遭致2002年大 选溃败的,所丧失的普罗大众票源又回来了?”

  这位经常含笑的漂亮女领导人天生“能吸收光线”。希拉克总统夫人也承认罗亚尔“很上 镜头”,“这对人们的潜意识有一定的作用”。在长达六周的初选期间,经过六场三人辩论(其中三场在电视上公开),口齿清晰,字字着力的罗亚尔以她所治理的 波瓦杜-夏朗特区为范本,举出实例说明政策,得以将两位男性对手锁在一个“对新点子迟疑不前的老机工”形象之中。这是很厉害的一招,即使右派准候选人萨尔 科齐也得防着,不能被选民看成“保守的老式右派”。

  罗亚尔从不讳言自己是“孩子们的妈”,并说:“一个母亲有具体和紧急感,天生讨厌虚浮的政客政治,其实是最理想的政要。”她在1990年雷恩党员大会上告假,因为“孩子出疹子”。1998年的一次专访中,她又说:“孩子出疹子,可以超越政治分歧。”

  罗亚尔之成为社会党候选人,就这个密特朗35年前重组的法国左派大党的历史来看,等 于进入了“民意民主”的新时代。此一新阶段有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贺加在1979年对密特朗保证绝不和他竞争,是“政党民主”的全胜时期;得到民意热烈拥护 的戴洛1994年放弃参选,民意再次退让(罗亚尔当时感触很深,也就此开始了她个人对未来的部署)。1995年,约瑟班和社会党第一书记艾曼纽利进行小规 模党内初选,而以65%的高票当选,民意切实抬头。罗亚尔经过难度更高的竞争,将这个趋势固定了下来。

  政党负责人过去回答女权主义者的说法是:“我们不是不让女性参选,而是因为她们选不 上。”事实上,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对女性掌权并无异议,以一句玩笑话来说,他们“不太在乎牧师的性别”,只要能干,能带给人希望,而这正是罗亚尔的 情况。一年来,大家都看出她也许是唯一可以击败萨尔科齐的左派候选人。但巴黎的媒体和政治圈内的敌视态度依旧不少,称她为“荒谬候选人”,或说“怎不回家 带孩子”,是直接延续自“特权教士”将女性排除在政权之外的老计策。被视作密特朗“精神义女”的罗亚尔若能团结整个左派,当选总统,等于洗涤了“女子无 才”的传统成见,也让暌违政权12年的左派重新执政。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来源:东方早报

巴黎的牆壁要說話

杨年熙:巴黎的墙壁要说话
作者:杨年熙

  
像巴黎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现代大城市必定有许多面目,明显的、隐藏的、代表性的、象征性的、有任凭诠释的表象,也有不是一时能懂的符号。

城市本来是一个现代化的标杆,也是一个社会活的隐喻。人类历史上最初的城市原诞生于两个基本需要:联合起来抵御外侮,以及建立人和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好增强族群内的团结。但是,今天的世界是那样地繁复多样,一件又一件大事在冲击着 现代社会。频繁的交流、讨论,相互间的渗透影响-从文化上、社会上,直到生活形态上……这不再是一个和谐单纯的整体,而是零碎分散的许多元素的大组合。

这个特性从一些族群符号上可以看得出来:形同制服的流行服饰、夹带俚语的语言习惯、喜欢听的音乐、爱做的健身操、男人戴耳环等……这些都在画出 疆界,疆界内的人努力唱和着某种风潮,每天在上面投注大量精力,有时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这种现象往往无法用一般的社会学方法加以分析。在观察家和居民日 常经历相互交错的眼光下,城市里充斥着矛盾,也不停地在变动,我们很难有个明确的价值判断。

城市生活是一种“热闹中的孤独”,在众人环绕下的趑趄而行。在城市的空间里,每人“都可以既是自己也是别人”:枯坐家中无人过问,但同时在电讯 传媒的四度空间里和外界密切相连。这种矛盾现象物极必反地刺激人们的自我表达欲,初生之犊的青少年在城市的墙壁上涂抹,将“涂鸦”作为他们的“族群符 号”,可谓是最激烈的一种表达方式。

巴黎有维护市容的严格法律规定,任何建筑,从楼房的高矮到窗框的大小都得遵照一定的尺度,用在清洁上的预算更是可观。但是“涂鸦”在它的墙壁上蔓延,像除之不尽的杂草。这些用油漆滚筒或喷漆所作的粗犷图画有它们特别中意的地点:铁轨边、列车车身上、顶楼楼面、河堤边,甚至高速公路的隔音墙上…… 总之越是惹人注目和难以达到的地方越是可贵。因为涂鸦首先是一种破坏禁令的行为和一种炫耀。

“涂鸦”来自纽约,法国媒体第一次提到这种活动是在1981年。说纽约一些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暗中在公众场所的墙壁上用不易擦洗的油漆写字画图,目的是在全市各地落下签名,让大家认识,而且彼此间传递信息,等于象征性地控制某个范围的地盘。最早谈到这个现象的,则是1971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描述一个17岁的男孩将他的签名和所住街道的编号“Taki183”涂写在地铁里;那也是纽约不良少年帮派斗殴最激烈的时期。

之后巴黎的一些富家子弟在纽约和巴黎之间跑了几趟,而将涂鸦带到巴黎的墙上。1982年以后的5年,活动范围限于巴黎市中心,特别是学生聚集的拉丁区,四方杂处的雷亚乐区,以及同性恋活动的马海老街区。1987年前后扩大到近郊,1990年达到高峰点,遍及法国全国。

从此再没有哪个城市不知道有这种被少年人当成“仪式”的活动。他们各处寻找签名地点,和警察玩捉迷藏。涂鸦在内容上分成两派,soft(温和派)和hard(激烈派),在形式上有大笔挥洒的速成“塔格”(tag),以及比较费时,面积较大,画法讲究得多的“涂画”(graffiti),后者所冒的风险也比较大;中文里一般将之统称为涂鸦。当然,墙壁是人类最早的绘画版面,且不说史前的石窟壁画,其他用镂刻了图样的样本在壁上拓印,使人产生错觉的乱真壁画,乃至中古世纪的石匠在墙壁上刻记号,标志一些秘密结社的诡异符号等等,在墙上绘画涂写的传统由来已久,“涂鸦”显然是这个传统的当代遗留物。问题是,为什么在近20年突然大批出现,而且出自少年人之手?为什么拿名字、写字和画图,以及城市的墙壁等具象征性的东西来作弄?

社会学家们的分析是:既然是出于少年人之手,便显然有特别不稳定的少年期症候群:对抗学校(作弄写字)、家长(作弄自己的姓名)以及城市环境本身(夸张狂妄地将街道、屋顶、地下室、河堤、车站、高速公路等城市建设当作自己的地盘)。既然是来自青少年,专家们便联想到他们其他的活动,如溜滑板、溜冰、假想自己是某种人物的角色游戏以及单音阶唱颂……出现在城市、郊区和乡村,都同样是某种形式的“据有空间”。
若将“涂鸦”仔细加以研究,会发现有三类具有象征意义的内容:涂写、姓名、地点。而具体所指的就是“通讯或文化”、“身份”,以及“空间”。今天搭乘巴黎区间捷运火车朝非洲移民聚居的北郊走,铁路沿线的涂鸦张牙舞爪,面目狰狞,一掌刮进你的视野,几乎发出怦然巨响。而从西南高级近郊乘轻轨电车,紧挨着塞纳河水西行,沿路的涂鸦则艳丽而和谐,构图依然夸张,但细腻多变,很耐玩味。

涂鸦多是在夜深人静,地铁停开时暗中进行。它诞生于城市的黑夜,从阴暗的角落散发逼人的锋芒,抢占城市的白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扭曲变形的文字又因地而异,透露出周围环境的消息。涂鸦如今在纽约有专门的美术馆,有专做技术研究的实验工作坊,早年的涂鸦人有的已结婚生子,西装革履地坐办公室,有的年过四十依然沉迷。
笔者最近碰到一位“从良派”,他偕同当年的哥儿们,在巴黎新创的第一个美轮美奂的纯室内装潢商业中心开了家“艺术家具”店,替人重新包装旧家具,利用过去涂鸦的本领化腐朽为神奇。他们在店内间隔出的小工作坊里现场制作,让顾客在大玻璃窗外观看。如此涂鸦不再和神秘与黑夜相连,这是在和城市妥协,还是裹胁城市人进入涂鸦的世界?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来源:东方早报


[杨年熙:巴黎的墙壁要说话 - 碰碰车资讯网]出自:http://news.sina.com.cn/w/pl/2006-08-29/092910857915.shtml

艺术穿透科学,二者相互反哺

评论:艺术穿透科学,二者相互反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9日02:37 东方早报


早年协助台北荣民总医院完成第一个试管婴儿试验的陈维多,看到我在《东方早报》上的评论《科学和媒体,积极介入艺术的现在和未来》。这位一直在生命基因研究和试管婴儿岗位上的老朋友有点感慨地指出,若说科学家对涉及感情、认知和艺术表现的事物置身事外,这点值得商榷,因为举凡行为和心理分析、神经反应等的研究,都和艺术的运用有些牵连。

  陈维多的看法使我联想到法国最近的一个电视节目,介绍用莫扎特的音乐治疗自闭症儿童的一项成功试验。科学和艺术(以及文学)确实息息相关,若没有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也就没有20世纪初超现实主义的作家和艺术家们之从梦境和潜意识中去发 掘创作潜能,进而颠覆当代艺术。但我前文所说,指的是在对人类种种情绪感知的“描述”上,亦即当用艺术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时,科学家尽管是灵感的来源,甚 至根本提供了内容,过去都是被谢绝在门外的。而今天,尤其在新媒体艺术上,科学家们往往直接参与创作。

  所谓创作,不论用什么形式(绘画、文学或戏剧),出发点都不外乎重新想象我们自己, 塑造出另一个掺入了美学思考的形象和环境。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逐渐脱离大自然,被虚拟世界的各种影像所包围。当团体合影的照片都可以不着痕迹地增加或减 少一个人,当肯尼迪总统和今天的演员在一部影片中握手言欢的时候,我们的各种感知也越来越受到科技媒介物的干预,以至于真假难分,到底哪些是我们纯粹的情 绪、感知和想像力,哪些是被媒体左右的机械反射式心理?在给这些问题找答案时,也就进入了一个艺术、科学和技术交相混合的新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加拿大的艺术表达传统很具代表性。信息科技之于加拿大人,既是文化产 物,也是艺术创作的当然场地。1960~1970年间,当地的新媒体艺术高度活跃,举凡多媒体、录像、行为艺术,以及最早的卫星直接传递艺术、装置艺术、 将提供给消费者的图表屏幕转为艺术之用等,都在大步开发之中,艺术家却因此陷入了矛盾处境。
  加拿大社会学家麦克卢汉(H.M.McLuhan)对当时媒体的革命性演变做了透彻 分析,被尊为“现代的先知”。这位大众传媒理论的创建者认为,传媒技术对现代社会造成摧毁性的演变,使我们丧失了真实的感知能力,而艺术家之有意识地配合 及适应这种科技扩张更是“人类文化史上所仅见”。

  麦克卢汉和他之前的加拿大思想家,如海诺安尼斯和乔治格兰,代表了一种意见潮流,便是“科技今天能够仿真人类的知觉和感性,我们则本末倒置地透过这些技术仿真产品控制自己的想像力”。他大声疾呼:勿成为我们所发明和使用的这些工具的牺牲品。
麦克卢汉于1980年过世,他所说的仿真人类感知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被用在一系列艺术创作中。1997年的“通电的心”将19世纪初的美术馆收藏品放在科学实验室的布景前,三个黄铜制的古董家具上各放了一个玻璃罩,罩子下是一个玻璃 心脏,和真的心脏同样大小。一条通上电极的铜线连在玻璃心脏的主动脉上。当访客掀开玻璃罩,再将玻璃心脏拿在手中,这个心脏便兴奋起来,开始发出冷光和剧 烈跳动,周围此时弥漫着电子磁场。手上捧心的观众便在实质意义(通电)和抽象意义(了解)上成为磁场的一部分(法文中的通电Branché亦用做“了解” 之意)。

  这个装置的手段和目的只有一个:制造兴奋感。所使用的玻璃心脏可以用一次热烈的拥抱、一个噩梦、一副可怕的画或者一次轻微的触电来代替。观众和一套电子装置系统连接,当他的心跳频率被改变时,他的精神状态也随之改变。
  这类艺术创作是在用美学手法研究文化大环境:直视我们的感情和知觉是如何进入了竭力超越“自然世界”的科技手段下的“仿真世界”。虚拟的现实如今已能够轻易展现,很多意见认为,这是进入了看来抽象和苍白的纯精神王国,终于得以摆脱肉体这 个孽障,亦即精神和身体可以分离了。

  事实上,这里所说的“精神”,更应该是“意识”,而且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便有过实验。当时一个研究虚拟现实、身体和艺术创作的罕见国际研讨会在加拿大科研发达的亚尔伯达(Alberta)班弗艺术中心(Banff)举行,会中的主题是“怎样知道我们确实存在于身体这个包心之器内”。也就是,怎样确知我们是存在的?

  科学家使用一套很简单的技术而得以证明,这种“人者心之器”的感觉其实很不稳定。班弗艺术中心的艺术家在现场接受实验,他的双眼被黑布蒙住,他便感觉身体移位,手臂不在原来的位置上,甚至是跑到体内去了。这里便出现了一个基本问题:若将 这个身体移开,再想办法将之在一虚拟的身体内重新组装起来,会产生什么结果?

  这些艺术创作是作者和一群研究直觉的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物理学家、电子工程师,医学研究员、计算机研究员和数学家多年合作的成果,每一件作品都将科技作为主要内容和创作目标,科学与艺术关系的密切于此可见一般。

  今天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普遍化,掌握技术已非难事。但是匠气和艺术一线之隔,没有深功夫突破不了。要其成为艺术精品,必得是艺术家借用科技,并保持艺术的原创力,而非技术人员勉强充当艺术家。至于评判标准,如法国新媒体创作协会“艺术 3000”的编辑主任阿兹马诺弗所说,“创作中是否包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可为一项重要依据。艺术原创力、哲学思考、科学与技术三方面兼备,艺术方可穿透 科学,又和科学相互反哺,取得数字艺术的真髓。否则,徒然落入麦克鲁安所担忧的“摧毁想像力”,这自非艺术的终极目的。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文:杨年熙 /責任編輯:任大刚 刘景 单雪菱

冠軍已死,冠軍萬歲

 評論:齊達內:冠軍已死,冠軍萬歲
國際在線 2006-7-18 8:59:00

作者:楊年熙


全世界在電視機前收看世界杯決賽的觀眾有多少,恐怕沒有確切的數字,不過至少現場是有准確統計數字的,7萬人,像個喧嘩沸騰著的巨大鍋爐。但這一切,在那宿命的一秒鐘,齊達內毫無知覺,他耳邊唯一的聲音,是意大利後衛馬特拉奇惡毒的咒語,像巫師的毒針刺進他最敏感的神經末梢。他一頭捶向“巫師”的前胸(對方比他高了7釐米)。這個電影中必定加上碰撞音效的動作,在他,只是被耳中轟隆聲蓋過的一記悶響。他在第18屆世界杯決賽中,在個人國際足球事業結束前的最後10分鐘,帶著億萬人的美夢自殺,是什麼讓他這樣不顧一切地豁了出去?

這時我想起他曾說過:“我很內向,很敏感,一點小事都會傷害到我。”當時他28歲,坐在花園的一棵樹下,用西班牙語接受電視台訪問。法國隊剛贏得歐洲杯冠軍,兩年前的第一座世界杯金杯更是實至名歸。齊達內帶著靦腆的笑容又說:“小時候家裡很苦,不是經常有肉吃。這樣很好,我到今天都是個樸實的人,不論經歷過什麼……”

齊達內公開說話總是非常簡短,他知道自己沒念什麼書,所以很小心地在用詞上加以規範。這麼清楚的自我意識,也顯出他這個人的豐富性,以及深沉的民間智慧。由於他有修辭和辯論上的障礙,平時話很少,一旦出口,反而擲地有聲。他的好朋友,1998年世界杯冠軍隊友杜卡利說他很會“聽人”說話。多聽少說和多想,日久便醞釀出語言的力量。

法國正在上映一部今年在戛納影展入選觀摩片的紀錄片“齊達內,21世紀畫像”,該片用17架攝影機拍攝他2003年4月23日在西班牙球會聯盟賽中,代表皇馬出賽的全過程,他最後也是被罰紅牌離場。影片用字幕打上他自己對此的評語:“神奇的事情其實靠極少的東西在維系,少到幾乎什麼都沒有……”

在發生世界杯決賽場上的頂人事件後,齊達內在片中的另一句旁白便分外震耳:“比賽中間,我只聽到某幾個單獨的聲音,有人的椅子嘰嘎作響,有個人在咳嗽……”紀錄片中攝影機的鏡頭緊挨著齊達內,我們聽見他的咻咻鼻息,看見他沿著頸脖留下的汗水,以及他四處搜索的銳利眼光,樣子更像一頭狩獵或格鬥中的野獸。因此馬特拉奇的咒語在他耳鼓中加倍擴大,直到完全無法忍受的地步,必須即刻加以制止。

齊達內缺乏專業運動員的冷靜?在這場對意大利的決賽中,他開場得分的點球,是采用了以捷克球員名字命名的“巴能卡”踢法:球不是直接射出,而是撫摸後提起,以勁道不強的拋物線方式踢在球門橫梁上,再彈回地面,落在球門線內。這是一種需要高度技巧、充分自信的踢法,當然,也需要絕對專注和冷靜。進球後,齊達內有張照片留了下來,他右手高舉,食指伸出指天,姿態優美有如摘星的舞蹈家……他正和史上世界最佳球員並駕齊驅,尚不知命運之神已在偷窺……

齊達內7月12日在電視節目中被問到這一球,他笑道:“我想讓後人記得,”然後好像說溜嘴似的立刻糾正:“用別的踢法只怕進不了球。”這位常被朋友指責“謙虛過度”的天才球員,在這裡不經意地流露了他的自信和驕傲。

馬特拉奇承認事發當時辱罵了齊達內,他說因為齊達內“態度傲慢”。法國隊進球後15分鐘,意大利隊用頭頂進一球回復平手。頂球的正是身高193釐米的馬特拉奇,他躍起接球時,左手看似壓在前面的法國隊球員威耶哈的肩膀上。後來法國隊應該有第二次門前點球的機會,但裁判沒有叫停。據說齊達內和馬特拉奇間的緊張在起正面衝突前已持續了很久。

齊達內是第二代的阿爾及利亞移民,出生在馬賽,成名後一直被推崇為移民融入的楷模。7月9日被罰紅牌離場後,他僅表示是因為馬特拉奇挑釁,用“很嚴重的話”罵他,後來齊達內表示,馬特拉齊用語言侮辱了他的母親和姐姐。但是,像他這個等級的球員,事情的嚴重性就不能只在個人層次,必得達到舉國攸關的層次不可。因此唇語專家從馬特拉奇口中念出了種族歧視的內容,而法國極右派政黨領導人勒彭指出,法國出賽世界杯的足球隊中絕大多數是黑人和阿拉伯人,根本沒有代表性雲雲。即使齊達內之怒是因為他心愛的家人受辱,而在他祖先的文化中,榮譽就是生命,但因他而起的種族歧視和多元法國等的大辯論也還遠沒有結 束。

 希拉克是第一位有胸襟為歷史道歉的法國總統,從貝當政府解送猶太人進納粹集中營,直到殖民時代的奴隸制度(今天移民問題的源頭)。他也是個對亞非文化有很深研究的大球迷。因此當足球現場的政要們對齊達內紅牌事件拿不定立場時,希拉克當即慨然表態,感謝齊達內對足球和法國的傑出貢獻。次日在總統府招待全體球員,他致辭時再長篇單獨表揚這位法國隊隊長,誇贊他的人格優點。民意調查也顯示,61%的法國人“理解”齊達內為何這麼做,也願意“原諒”他。

紅牌事件三天後,齊達內容光煥發地出現在電視中。人們以為冠軍已死,他卻正回來。滿身汗水和污泥,垂首步入更衣室的那個背影已然遠去。

巴黎《世界報》評論紅牌遺憾時引用西諺對照:“一個自由人不受任何事務束縛,甚至可以包括榮譽在內。”但是,齊達內的榮譽觀顯然和足球賽上的榮譽觀不同。何況,研究了對方心理弱點,借故挑釁,侮辱對方無辜的家人,更算不得公平的體育精神。

(作者系聯合報系《歐洲日報》主編)
來源:東方早報

足球不落日

杨年熙:足球不落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2:55 东方早报

   
在法国和意大利争夺2006年世界杯冠军的前两天,巴黎欧洲一号电台的专题节目接上了他们在巴勒斯坦加沙的特派员。加沙的动荡和战火没有因世界杯而暂停,巨型转播屏幕自然是遥不可及的。但当法国记者将他们的一架黑白小电视机转向门外后,民众很快聚集。法国队的灵魂球员齐达内稍一碰球,加沙黑白小电视机前的民众便兴奋颤抖;齐达内射门得分,他们便大力鼓掌欢呼。巴勒斯坦人的悸动,也是由于这个球队的多族裔组合:黑人、白人、黑白混血,全都是法国人,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加沙的居民不禁感叹:他们为什么无法拥有這樣的和平共榮!

这个巴勒斯坦加沙人看球赛的报道很能说明足球赛在地缘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今天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在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中,一本曾被出版社再三拒绝的书《足球与全球化》终于借势流传。作者帕斯卡尔·伯尼法斯是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出版过40本有关地缘政治问题的著作,也是联合国秘书处限武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在书的引言中说,2006年的6月9日,当世界杯足球赛的口哨吹 响时,他将回到童年,再变成一个十岁小孩子。

这是他个人的狂热爱好,而他发现,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依然对足球这种大众运动十分鄙视:您看,连手都不用嘛!球员不过是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壮汉,而球迷是聚众闹事的“酒鬼”。知识分子的这种反应也许隐藏着一种妒忌的心理:球员如何能够成为年收入千万欧元的世界名人?伯尼法斯感到有义务将他的专业研究和足球结合,从地缘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令全世界震撼的足球现象。

根据他的分析,巴黎十六区高级住宅中的人过去是绝对不看足球的。这是一个矛盾,现在足球运动因电视的广为传播(天文数字的广告收益)而“富贵”起来,因为不再那样草根和庶民性,使得贵族后裔及资产阶级觉得比较能够接受了。随着法国队在历届世界杯中不断累积胜利纪录,关注足球也逐渐变成自视甚高的法国高层社会一种合宜的风尚──即使直到1998年拿下法国队第一座世界冠军金杯,上足球场看 球的仍是真球迷,而不像网球赛观众席上的名流,是为了“被人看”。

伯尼法斯长年在中东局势、恐怖主义和美国对外政策等“令人抑郁”的问题中打转,他感觉,从地缘政治角度研究足球现象真是个“空气清新舒畅的新天地”。他首先指出,足球是全球化的最后实现地,今天没有任何现象比足球更要包含广泛和全面,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帝国”,和发明现代足球的英国在殖民全盛时期一样“旗不落日”。

今天就全球来看,美国是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帝国,美国人对世界的掌控是过去任何强权都不曾做到的,但就影响和受欢迎的程度而言,足球要更为普及得多。现今“全球化”或“整体化”已变成一个流行名词,由于方式的改变,无论讯息的传布和人员的流通,都彻底推翻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个地球村中,足球因为规则简单,易于在任何场地从事,人数不需严格限制,甚至可以单独自娱,而传布迅速、深入民间。最重要的,和其他运动不同的是,足球的精神是在个人互动和团队表现的融合中得到焕发的。

这次法国队负载着2000年欧洲杯之后一再溃败的心理创伤,而能越战越勇,最终打进决赛,就是个人才华和集体能力水乳交融的最佳例子。法国队进入决赛后透露,队员间这次的秘密口号是“同生共死”。教练多梅内克说,这本是部落作战时“发自内心的吼声”。足球和战争被谈在一起,不论是记者描述时的借意还是球员与观众的潜在心理,其实并非偶然。伯尼法斯这本书的第三章便是:“要世界杯足球赛, 不要世界大战”。国际足联寄望世界杯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发挥促进世界和平的功能,而从古代军事训练中延伸出来的体能技艺竞赛(现代的“运动”),最初也 是以“消耗体力,避免发动战争”为目的。

但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运动场上的胜利往往被当权者套上政治意义。二战后的冷战也不光在古巴、越南和柏林围墙前进行,同时也在运动场上。1934年的世界杯上,西班牙对阵意大利就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共和国对抗法西斯,而在1996年的欧 洲杯上,英国和德国在半决赛中争胜负,十分严谨的伦敦泰晤士报也有“足球,是用另种形式进行的战争”之语。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的法德对决,是法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一个伤痕,法国后卫巴蒂斯顿被德国守门员舒马赫打成重伤,昏迷中紧急送进医院。德国守门员这个蓄意的粗暴举动让法国人想起德国在1939年违背比利时中立条约,或纳粹政权之霸道无 理。这种基于爱国心理所产生的怨恨又碰到当时德国的经济强势、马克稳固、社会繁荣,而法国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下步履踉跄,更是相形见绌。但是,法德关系并没有受到这个球场事件影响,密特朗和科尔继续携手建设大欧洲。可见在现实中,足球毕竟只是运动,何况要化解前嫌,没有什么比一场友谊赛更有效了。

这次齐达内在法国力克葡萄牙后,与葡队的菲戈拥抱,穿上对方的红色球衣,还有他在法国和巴西开赛前几秒钟,仍不忘与罗纳尔多亲颊招呼,齐达内当时的灿烂笑容才是真正的足球精神。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巴黎主编
責任編輯/ 刘景 任大刚 徐德芳 单雪菱

所有當代藝術都是媒體藝術

(新華網首頁)

所有当代艺术都是媒体艺术

2006年12月04日 08:32:21  来源:东方早报

艺术家们要另辟天地,每种媒体技术的发明都会在美学概念上带出新问题。超越已知艺术类型,呈现新感知和新生活情态,由此具备了可能。



“新媒体艺术”如今在中国成了流行名词,奥运和上海世博会的运作设计固然少不了以新媒体作为工具,连千锤百炼的京剧也有人想到以新媒体来重新“包装”,世界各地的数字艺术家对上海双年展莫不趋之若鹜……事实上,互联网和多媒体为艺术所用的现象早已蔚然成势。一切当代艺术都是已有媒体的艺术。


在现有艺术范畴之外,艺术家们总需要另辟天地,每一种视听多媒体技术的发明都会在美学概念上带出新的问题,大致可分两方面,一是媒体本身的表现形式,一是新出现的媒体如何影响现有文化艺术生态。照相术发明之初曾宣布绘画已死,但随后的印象派等众多流派却恰恰是在反映照相术的物理现实,及在心理上造成的稍纵 即逝、缥缈难追的感觉。

 艺术家为何要借用媒体?诗人阿波里奈尔1912年在谈立体派的书中说:“让艺术和观众两相妥协。”传统媒体能增加新艺术的传播范围。而新科技也改变了艺术的概念,要具“时代性”,就应超越艺术材质的品质局限。而且艺术需要“不断创新”,要超越已知的艺术类 型,呈现受科技和媒体影响的新感知和新生活情态。



艺术家们在实际运用媒体从事创作之前,都喜欢先发布宣言,说明创作动机和可能达成的目标,其中不乏理想主义草案,有的甚至超越当时的科技发展,而带着科幻色彩。当艺术家找不到适用的工业技术来实践创作点子时,他们便自己发明创造,让 理想国的想象变成可感知的现实。一种新观念从192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艺术家在工业的支持下和技术人员合作,将艺术成果导向真正的商业产品———今天的 媒体艺术找到了它的源头。

 这个发展趋势在二战中断,等到1960年代恢复时,已是“大众传媒”(themassmedia)时代,艺术家开始对大众传媒的商业目的抱有戒心,感到文化价值观沦丧。

至此,“所有现代艺术都是媒体艺术”的说法变成了“所有媒体艺术都是反媒体艺术”。

 剧作家布莱希特呼吁勿让广播沦为单纯发布消息的工具;哲学家怀特·本杰明指出,照相和电影等新艺术形式的发明,使艺术可无限复制,而丧失了其“神圣”的特 质。他们二位寄望于新媒体艺术的社会革命功能很快被强大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约束所盖过。美国的约翰·凯奇在1951年的作品“4号幻想风景”中,将中国的“易经”和美国的现代媒体技术结合,第一个使用并非完全事前设定的媒体资讯。他将12架收音机当作乐器组合起来,“易经”的片断则是收音机中发出的“意外声音”。

这样,中介的媒体未变,但是感知方式变了。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一种警示预言:在电视可以大量转台、网络任人浏览的现代生活中,这些媒体不断变换着潮水般的内容,是具有多么大的影响力!现代人如何能够不随波逐流,做最有效的正确选择?(杨年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