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5日 星期三

黑魔女:沉睡魔咒

    
原載:超越新聞網

作者:楊年熙

取材童話故事的影片不再非白即黑,女巫梅爾菲斯特亦有她的愛恨情仇和純真童年.....

華特迪士尼舊作新解益增趣味。



梅爾菲斯特法力無邊,是精靈世界的保護人

“睡美人”裡那個對嬰兒施放魔咒的女人,高大的黑色身影和銳利冷酷的眼光,是迪士尼經典名作中最惡毒的一個反派角色,更勝於“白雪公主”裡的後母,因為我們不知道她為甚麼僅僅因為嬰兒滿月沒有邀請她便下毒咒,在孩子剛出生即扼殺了她的未來,不若白雪公主的後母有個很明顯的理由:嫉恨如花似玉的少女搶了她“世界最美女人”的頭銜。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個女巫人物留下了今天得以大大發揮的空間。在“睡美人”誕生之後半個多世紀,她在這部真人、動畫和特效交織的魔幻影片中成了故事的核心。
八歲時的梅爾菲斯特善良樂天

華特迪士尼最有名的幾個動畫片人物都是以他們的特性命名,名字是對他們的形容,更像外號。白雪公主,因為女孩“肌膚白似雪,烏髮黑似檀木”,灰姑娘,因為她總在爐灶中間幹粗活,睡美人,因為她受了詛咒一睡不醒(她本名愛洛,意指“曙光”)。這位女巫也是以她的特性為名。英文裡的“maleficent”或法文裡的“maléfique”,字源上都指“以魔法傷害別人的邪惡之徒”。影片開始時,善良可愛的小女孩煽動巨大的翅膀凌空飛起,高喊“我叫梅菲斯森特(Maleficent)”時,我們不禁天人交戰:這樣一個小天使,“妖魔”,怎麼能叫得出口啊?故事接下去告訴我們她是如何被心愛的人背叛,她生活的精靈世外桃源如何遭到野心人類攻擊,而改變性情的。由於故事從來不曾從她講起,她沒有像愛洛變成”睡美人”之前那樣有個自己的名字;或者將她視作一個字源呢?
來向滿月公主道賀的仙女們

在安吉麗娜.茱莉精細入微的演繹下,梅爾菲森特的愛恨情仇引人入勝。她法術無邊,威力攝人,無論衝刺飛翔、譁然著陸,或長袍飄飄荒野獨行,都姿態動人,兼具力和美,構成令人回味的視覺饗宴。“阿凡達”和“愛麗絲夢遊仙境”的藝術指導羅伯特.史東博格初執導演筒,巧妙利用特效,將“黑魔女”拍成一部史詩型的童話故事,替“睡美人”做了新解。但若沒有安吉麗娜.茱莉,影片的力度必定大不相同,其他選角都十分普通,三位仙女則過份誇張,比較令人失望,。
幼年的愛洛公主誤認魔女為親人

“你出來,不要怕!”這句話出現過兩次。第一次是梅爾菲斯特叫潛入精靈世界的小男孩史提芬從躲藏的山洞裡出來,第二次,是未來的“睡美人”愛洛招呼暗中觀察她的黑魔女。山洞裡的史提芬是梅爾菲斯特愛情的起源,愛洛是史提芬後來的女兒,他為了做國王的女婿而偷走她翅膀的傷心見證。梅爾菲斯特對愛洛公主下了毒咒,卻發現她們之間幾乎有了母女的感情。為了咒語在十六年後實現,以報復當年的負心人,她悄悄照顧幼小的愛洛,甚至曾救她性命,愛洛因此將她視作親人。如此一來,梅爾菲斯特碰到一個新的難題:如何及時解除魔咒。尤其她不相信世間有真愛,能解救愛洛的,來自一位王子的真情之吻完全可遇而不可求。
睡美人愛洛公主

在這個細節上,“黑魔女”有點在借用“冰雪奇緣”裡的姐妹情,以一方的真誠化解另一方的魔障。不過最後看起來還是相當忠於一九五九年的“睡美人”,特別是搖籃前施法和公主讓紡織車刺傷的經典鏡頭。人物不再非白即黑,童話故事也更形豐富。

迪士尼這個世界最大的電影王國今後的挑戰是如何保持它在通俗文化領域的特性。二0一二年有兩部真人新拍的“白雪公主”,一是朱莉亞·羅伯茨(Julia Roberts)飾演後母皇后的“魔鏡,魔鏡”,一是查理兹·塞隆(Charlize Theron)來演這個角色的“白雪公主與獵人”,均非迪士尼的產品。迪士尼所有古典名作都可改變敘事方法,另成新片,在這一點上,“黑魔女,沉睡魔咒”堪稱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電影小檔案


片名:黑魔女,沉睡魔咒/ 英文原名:Maleficent
類型:(美國)迪士尼真人魔幻電影
公映日期:2014/05/28法國;05/30美國、台灣;06/20中國大陸
導演:Robert Stromberg/羅伯特.史東博格
演員: Angelina Jolie(黑魔女)/安吉麗娜.茱莉, Sharlto Copley(史提芬國王), Sam Riley(烏鴉),Elle Fanning(愛洛公主)



巴黎,2104/ 06/ 24

2014年6月22日 星期日

一月迷情

   作者:楊年熙

這三個人各懷心事,觀眾對他們的印象隨著故事進展不斷改變,但是不論變好變壞,都想站在他們那一邊,儘管他們之間相互衝突......

丈夫,妻子,背景上的導遊,三人物在逃亡的途中。

一九六二年,希臘的豔陽天下。一個青年男在雅典古廟前替遊客導覽,一對美國夫婦悠閒漫步,象牙色的高級麻紗西裝和優雅的白色連衣裙。這對夫婦吸引了導遊的注意;不知看的是男士的富有,還是女人的美色。他帶他們逛紀念品攤子,用當地語言和攤販講價中間暗中給自己賺了不少分紅。我們開始懷疑他黑髪黑眼珠下有什麼陰謀詭計,而替美國夫妻擔憂。但是很快,突如其來的變故將情況逆轉,而直到影片結束,觀眾都無法確定究竟會轉向那個方向。“一月迷情”的英文原名“一月的兩張面孔”(The Two Faces of January)當也意指人心難測了。

維果.莫騰森飾演的“丈夫”切斯特,詭異多變。
這兩男一女的故事讓人想起亞蘭德倫一九六0年主演的經典名片“陽光普照”(Plein Soleil,英文片名:Purple Noon  ),同樣改編自美國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Patricia Highsmith)的犯罪小說。好萊塢一九九九年重拍新版,保留小說原作的書名“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Ripley)。“陽光普照”或“天才雷普利”裡插入的第三者都心懷不軌,我們只是看他如何將計劃落實,故事的可看性在於他自己都是走一步看一步。“一月迷情”(或譯“蜜月殺機”)則往往“事情不是你所想的那樣”,當觀眾提防著導遊瑞達的時候,卻發現做丈夫的切斯特並非正派人物,然而又一直在等瑞達使出什麼壞招。當切斯特酗酒鬧事的時候,由於演員維果.莫騰森(Viggo Mortensen)的關係,不免期待他撥亂反正,和“魔戒”裡的國王阿拉貢一樣,另有英勇表現。人物的曖昧和三位演員的精彩演技是此片的最大看點。

郭蕾特開始感覺丈夫不可靠
克斯汀.鄧斯特(Kirsten Dunst)飾演的妻子郭蕾特將攤子上買的手鐲遺失在三人合乘的計程車上,瑞達決定送回去還給她,撞見切斯特正在旅館走廊上拖一個爛醉如泥的男人,幫他打開此人房間的門,這當頭又被一對老夫婦看到。切斯特表示男人是來向他追討債務的私家偵探,請瑞達幫忙,讓他們立即離開旅館。他們未敢向旅館取回護照,無法搭機離境,於是舟車輾轉先到小島避風頭。瑞達次日從報紙獲悉這個男人當時已經死了,才明白切斯特利用他對自己妻子的迷戀將他拖下了水。他們從此像兩個被手銬鎖在一起的逃犯。

導遊瑞達設法託人偽造護照
以“亡命駕駛”(Drive)和“白雪公主與獵人”電影劇本聞名的霍辛.阿米尼,在他這第一部執導的影片裡刻意著墨於人物的描寫,人物的複雜則維繫住故事的懸疑。郭蕾特愛著丈夫,但在危險之中她要尋求保護和慰籍,切斯特從翩翩紳士露出了騙徒底藴,因妒忌而益發偏執,但又需要瑞達引路,替他們託人偽造護照。瑞達則因郭蕾特之陷入困境而更生憐香惜玉之心。三人顫巍巍地維持著平衡,也一步步接近最後的爆裂,被命運所玩弄。


候機室裡另起變故
維果.莫騰森不僅是演員,也是畫家,詩人和出版家,每有新片上映,媒體都非常熱衷于對他個人的報導。他說,觀眾會覺得這幾個人物拿掉光鮮的面具之後顯得猥瑣,但是當一部驚悚片扣人心弦的時候,觀眾是不會去給人物做道德評價的,而只是希望他們別被警察逮到。“一月情迷”確實產生了這樣的效果,你希望每一個人物都走出困境,當他們失敗了,甚至賠上性命,你會感到不忍。


                                         
電影小檔案

片名:一月迷情/英文原名:The Two Faces of January
類型:美國心理驚悚片
公映日期:2014/06/18 法國;04/16英國;10/03美國
導演:Hossein Amini  /霍辛·阿米尼
演員:Viggo Mortensen/維果.莫騰森(切斯特),Kirsten Dunst/克斯汀.鄧斯特 (郭蕾特),Oscar Isaac/奧斯卡.伊撒克(瑞達)。
經歷:2014/02/11柏林電影節,特展單元首映

巴黎,2104/06/ 19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婚姻間奏曲, 若出軌是為了更好地回來

     作者:楊年熙


偶然的出軌有時是平撫婚姻危機的潤滑劑,
 讓人更珍惜眼前所有,但中間要有多麼大的智慧!




 這部影片使人想起伊莎貝勒.于䔒1991年主演的“包法利夫人”,一個隨丈夫生活在鄉村卻嚮往都市繁華,愛閱讀和幻想的女子,但是相似性也就止於此了。這位被媒體定位為智慧型的女演員喜歡接受挑戰,從電影到舞台劇,從法語、英語到俄語影片,演過許多非常困難的角色,如“典禮”(La Cérémonie)中的隨機殺人郵務員或“鋼琴女老師”(La Pianiste)裡愛上男學生的性癡狂,也不排斥討喜的大眾化電影人物。這次讓她飾演諾曼底一處家庭式肉牛牧場的老闆娘卻有些突兀,但有了她,這個乍看平常的故事便有了深度和厚度。

 導演費杜斯拍片期間正在閱讀法國哲學家德勒茲(Gilles Deleuze)的“相異與重複”,又常聽法國電子唱作人特利耶(Sébastien Tellier)的電影感作品“La Ritournelle”。他顯然將二者融合在影片之中了,片名也從最初的“牧羊女的瘋狂”改成“La Ritournelle”。這個字指的是法國巴洛克歌劇中之器樂曲,重複用作前奏、尾聲或間奏。以德勒茲的哲學概念,每次的重複都可以標識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同樣的東西在重複之中起變化,巧妙便出來了。女主角的一段婚姻出軌就是在這種重複和變化之中節節推展。
   
孩子長大離家後,碧姬和丈夫艾克薩維耶的生活越來越單調乏味,但人生不就如此?丈夫是個腳踏實地的人,碧姬則愛幻想。沒有了孩子分心,她更時時被聽音樂和看小說的興趣牽引,也觸動了呆板的婚姻生活中無以滿足的欲望。鄰居家的舞會終於做了導火線。丈夫入睡了,碧姬在窗口觀望,年輕英俊的史丹出來抽煙,問她何不過去玩玩。史丹被女孩拉回去後,碧姬心裡開始翻騰,眼神深如潭水 。一股鐵器相觸般的樂曲此時重疊在原來溫柔的氣氛配樂之上,陪伴她進入鄰舍舞動的人群中,找到史丹,兩人只是跳了一會舞,卻點燃了一些東西。

    
史丹告訴碧姬那裏可以搭地鐵
碧姬胸前出現大塊紅斑,始終不見好,醫生說是情緒性過敏,丈夫建議她到巴黎去找他妹妹認識的一位專科醫生看看,她總是推脫。舞會之夜後,她收拾行裝出發了,訂了兩天的旅館,卻沒有和醫生預約。她去了史丹當售貨員的服裝店假裝偶遇,史丹露出迷人的笑容約定下班後見面,後來瞥見她敞開的襯衫領口裡的紅斑,臉色暗了下來,變得冷漠甚至刻薄。碧姬的這個冒險行為其實薄如蟬翼,經不住些微打擊,此時帶著被羞辱的感覺倉皇逃離;想做些什麼的信念及時萎縮也讓她鬆了口氣。後來卻未能躲掉旅館鄰室的丹麥牙醫傑司貝(Michael Nyqvist)的追求。但聽牙醫訴說家庭不幸,她也不想再有下一次了。兩人愉快地共度一天,也只是出來透口氣罷了。
      
克薩維耶偶然獲悉碧姬並未與醫生預約,不動聲色地到了妻子下榻的旅館,正望見她和牙醫外出,他在地鐵裡尾隨了他們一段路,最後先行返家。碧姬回來後,克薩維耶想到自己曾有過一次出軌記錄,壓下憂傷,未拆穿她。碧姬發現丈夫在羅浮宮買的名信片而明白他原諒了她,就如她自己那次之未加追究(因為不願失去他)。

偶然的出軌有時是婚姻危機的潤滑劑,讓人更珍惜眼前所有,但雙方都得有大智慧。碧姬和克薩維耶最後到以色列度假,悠閒地泡在有治療皮膚敏感奇效的海水裡。兩人從此安心白頭偕老。
飾演丈夫的達胡森詮釋人物不慍不火,其他配角都很精彩。史丹看似有情又玩世不恭,面對一個年齡長他許多的出軌女人,從殷勤到驕橫,亦有很細緻的掌握。

巴黎,2104/06/ 15




電影小檔案

片名:婚姻間奏曲/法文原名:La Ritournelle
類型:法國文藝片
公映日期:2014/ 06/ 11
導演:馬克.費杜斯(Marc Fitoussi)
演員:Isabelle Hubert(碧姬),Jean-Pierre .Darroussin(丈夫), Pio Marmai(史丹), Michael Nyqvist(牙醫)









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白日焰火,冰雪掩蓋不了的炙熱欲望

原載:http://beyondnewsnet.com/20140613-movie-blake-coal-thin-ice/超越網

  
作者:楊年熙


在這個天寒地凍的世界裡,一切都是相反和對立的,
僅有的光明燦爛卻是出現在頻臨絕路,而且無以挽回的時候......


李自立和吳志貞在溜冰場

刁亦男的“白日焰火”在2014年柏林影展獲得最佳影片金熊獎,廖凡則成為第一位銀熊獎最佳男主角的華人得主。這部導演前後經營了八年的心血之作六月十一日在法國公映,口碑兩極化,不是極端推崇,便是感覺冗長無趣,不過前者多為影評,後者則是一般觀眾,整體而言是十分肯定的。在內地公映一個月後累計票房達到1.034億的“白日焰火”是部難懂的影片嗎?

法國媒體和影評一如對待中國片的慣例,喜歡注意片子的社會含義,要知道在揭發何種內情,有何寓意。刁亦男在專訪中承認很多靈感確實來自四0年代的好萊塢和歐洲黑色系列影片,而且現在的中國很像二次大戰前後的西方社會,尤其人和人之間缺乏互信,總是生活在懷疑之中。對於中國當局電影檢查的問題,他說,只要有想像力,這點其實沒什麼好擔心的。

吳志貞的丈夫梁志軍用溜冰鞋的冰刀殺人
也是為了避開電檢,影片一開始的床戲,觀眾只看到男女交纏的雙手,以及床單上被壓爛的一隻紅色的昆蟲。但是導演(兼編劇)已開章明義地指出了影片的主題:“性”和“血”,也展開了貫穿全局的基調:一切都是相反和對立的。性,血,以及延伸而出的暴力被框在哈爾濱某小城的冰天雪地之中,就像放在急凍箱裡,經過勉力掙扎,最終消失無形,卻留下了記憶的刻痕和再發的種子。


廖凡飾演的張自力和妻子的這場歡愛,看似激情,卻是兩人離婚前的“最後一次”,送女人上車時,他粗暴地將她壓倒在地,企圖用暴力來做明知無望的挽回,進站的列車轟隆隆在他們頭上呼嘯,觀眾的不安和難耐已被攪動。影片最後,從警察變成私家偵探的張自力證實了乾洗店女工吳志貞(桂綸鎂飾)的罪行,和她在摩天輪上做愛,居高臨下地對著五年前殺人的起點:“白日焰火”夜總會。女主角的面部特寫展露了人性的各種極端感情,慾念、仇恨、冤屈、暴力......希望連著絕望。當她被帶到殺人現場做案情重組時,大樓頂上炸開了焰火,砲彈般落在警車四周。吳志貞仰起頭來,臉上第一次有了笑容而閃閃發光,她知道是李自力在為她抗議,當她即將走上刑場之時,在她這黑暗和短促的一生裡,總算有了回大白天的輝煌。

張自力醉倒公路旁,機車被人掉包。
張自力受傷後從警察工作退下來,失意酗酒,又偶然因老同事的關係加入連續殺人碎屍案的調查。他的調查工作和警察同步進行,他和吳志貞因接近而生情?不如是生情之後而參與調查。吳獲悉他的偵探身份後問“你為甚麼不早告訴我?”,證明她對他亦是有情。但她和男人的關係都連著暴力和血腥,追求真愛的無望使她想逃。溜冰場上,她踩著冰刀,雙手插在大衣口袋裡,面無表情地溜向場外的荒路,在嘈雜的擴音器音樂和刷刷的冰刀摩擦聲中,她漂浮在無聲的界外;這是全片最美的一段。


“白日焰火”的英文片名是“Blake Coal, Thin Ice”,煤炭是發現碎屍塊的運煤列車,碎冰是大環境。碎冰摩擦音效經常磨刀霍霍地響在耳邊,亦如兵器相接。刁亦男說,“白日焰火”只是借用別人隨口說的幾個字,但“白日”和“焰火”(或黑與白)的矛盾無處不在:警察不是警察;女工文弱外表下隱藏著殺人滅屍的血腥;乾洗店老闆是性無能,卻需要在女人(吳志貞)身上摩擦來滿足性慾;梁志軍(王學兵)為妻子殺人後滅屍,兩人愛亦不能愛......總之,欲望的火流在冰上,血污染了雪的純白。

美容院裡逮捕嫌犯
廖凡的最佳男主角銀熊獎實至名歸。他的人物幾乎一肩承擔了所有悲劇。張自力原是警察,逮捕碎屍案嫌犯時受傷後改做工廠安保。美容店逮捕是全片唯一的動作戲,卻是劇力萬鈞。打鬥突然爆發,一半在鏡框之外,男人的嘶喊加上身體與地板劇烈碰撞,越發刺激觀眾的想像力。這裡的警察不是好萊塢式的英雄或超人,而是張和他的同袍這樣戰慄恐懼,氣喘吁吁的普通人,又因疏忽而受傷甚至喪命。吳志貞之被捕部分是李自力私下調查的結果,他之參與調查卻是因為想與她接近。是愛,還是單純的性衝動和好奇? 愛的同時又將對方推向絕路,或者令對方接受制裁,以贖罪做為解脫?但吳志貞如果首先是受害人,殺人是出於自衛呢?張自力是複雜而矛盾的,一如整個電影故事要反映的社會。

此片很難歸類,警察的笨拙,犯案情節之省略,兇手之脫離典型,既非偵探亦非警匪片,對白之貧乏省去談情說愛的空間,但整個結構讓人震動,小城的街道和建築房舍都是活生生的人物;吳志貞和張自力道別時塗上豔麗的口紅亦妙筆生春。

巴黎,2104- 06-12



影片小檔案:
法國公映海報

片名:白日焰火/英文:Blake Coal, Thin Ice/法國版:Blake Coal
公映日期:2014/03/21中國大陸;05/15 香港;06/11法國
導演:刁亦男
主演:廖凡,桂綸鎂,王學兵,王景春,餘凱磊,蘇麗娟。
經歷:2014柏林影展金熊獎,最佳男主角銀熊獎。






中國大陸公映海報

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法國極右派的真相-勒龐再出反猶惡言

作者:楊年熙

法國國民陣線真相何在?
創始人與主席互斥“犯了政治錯誤”


國名陣線創始人壤-馬利.勒龐與現任主席,女兒馬琳。


法國國民陣線(FN)五月底在歐洲議會選舉贏得歷史性勝利,傳統右派大黨UMP慨嘆“國恥”,執政社會黨沉痛檢討,其他中間各黨和綠黨提醒選民該黨“換湯不換藥”:瑪琳.勒龐再是改變形象作風,將這個極右派政黨“去妖魔化”,擺出了正常政黨的架勢,其根本思想依舊是和民主理念背道而馳的。言猶在耳,FN的創始人,終身榮譽主席,現任領導人瑪琳.勒龐的老爸壤-馬利.勒龐又發話了,說要將批評這次歐洲選舉結果的幾位演藝界名人“下次一爐燒了”! 回到他二十七年前說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煤氣房“只是個歷史細節”(還拿不準是否這回事)的老話題。

慶祝諾曼底登陸七十週年的活動尚在各地進行,普亭和烏克蘭新總統波羅申科,以及奧巴馬的即興晤談,被視作地主國總統奧朗德的一次漂亮的外交成績單;十九國元首在聯軍登陸的海灘為世界和平祈福,祝願二戰悲劇不再,勒龐卻在舉行紀念儀式的六月六日當天,給大家當頭潑上一盆冷水。

瑪琳.勒龐次日表態,說爸爸“犯了政治錯誤”,但也說這位從1973掌權至2011年的前主席的話“被人做了惡意曲解”。 FN副主席,瑪琳的伴侶路易.艾利歐也說勒龐此語“政治上很笨,令人難過”;瑪琳2012年總統大選時的選舉委員會會長,作家吉貝.格拉更直言道,八十五歲的勒龐這是在國民陣線背後放冷箭,“不可接受”,退休算了。法國民意三分之二對FN在歐洲議會以24,95%的高票領先甚感憂慮,對“勒龐是否該退休”的網路問卷,他們紛紛表示,“千萬別退,還就需要他把國民陣線給拖下來呢!”

勒龐這次惹事的是他在FN網站上每週一次的錄影談話,那句“一爐給燒了”是在提到名歌手巴蒂克.布呂艾時所說,布呂艾是猶太人。勒龐曾數次因蔑視國際法對納粹反人類罪行的裁決,挑撥種族仇恨而被判刑罰款。1987年他說納粹的煤氣房“只是個(值得商榷的)歷史細節”,後來隔一段時間重複公開說了三次,直到2009年。另一轟動事件發生在1988年,他借前銓敘部長杜拉夫(Michel Durafour)姓氏的諧音罵這位政要“放進(納粹的)爐子裡都烤不死”;因為杜拉夫呼籲“消滅國民陣線”。

成立於1972年的FN來自新法西斯運動,結合了保護小商家對抗大企業的布熱德工會組織前成員,二戰中與佔領國合作的維琪政府領導人貝當的信徒,以及新法西斯和新納粹派,主張“法國人的法國”,有濃厚的排外思想。專家將之歸類為“極右派”,他們不以為然,自稱“中間偏左”。瑪琳.勒龐上台後更努力往左靠,爭取社會下層對現實不滿的失業者、工人、對政府裁減不滿的公務員人的選票。歐洲議會選舉時得以動員傳統上棄權率最高的此類選民而獲勝。這是當年開放比例式投票制讓勒龐得以竄升的密特朗始料未及的。

FN國民陣線2011年改選主席時,黨員二萬二千四百零三人,兩年後號稱七萬人。老勒龐值此風光時刻為何搬轉頭砸自己的腳,九日反嗆女兒“政治錯誤”,強調一個政黨不該“制度化”, 也許他更誠實,他也才是國民陣線的真相。有的政治評論家分析說,老勒龐的“鬧場”將令國名陣線失去選民,但另有意見指出,他之力求FN立於制度化政黨之外,維持挑釁作怪的作風會相反地鞏固該黨死硬派核心份子。至於馬琳.勒龐和壤-馬利.勒龐父女是否一唱黑臉一唱白臉演雙簧,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說不定老牌導演高達說得對,“讓馬琳當總統看看,不行再趕她下台”。不過這違背了大原則,無異與虎謀皮了。

巴黎,2014/ 06/ 12




2014年6月6日 星期五

明日邊界的奇異世界

作者:楊年熙

生命可以重覆,帶來了時空錯亂的弔詭與奇特趣味。
這是好萊塢新片Edge of Tommorow的最新賣點。









          如果我們不斷重活今天,會怎麼樣?這個電影裏很受歡迎的構思回到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科幻動作片裏,因此不像“重返未來” 那樣溫馨懷舊,也不是“今天暫時停止”那樣帶點淺淺的生活哲學,而是鐵甲鏗鏘,砲火蔽日,血肉橫飛的世界末日景象。而且更進一步,重活一遍是死而復生,先要經歷死的痛苦,然後從這個奇異的經驗中找出殲滅敵人的祕訣。每一回都必須在前面的基礎上另有斬獲,才能逐漸接近勝利。一次又一次,死亡的淒慘絕境連著重生的時刻,就像從噩夢中醒來。發展到後來,行動失敗了,重傷了,便由同袍一鎗斃命,重新來過。

        影片在這種變化中產生了大量趣味。死過重來便等於預知未來,別人永遠都是第一次見到凱吉中校,他重複死活上百次下來卻已熟知每個人的身世,可以閉著眼睛躲過對方的拳頭,可以在千鈞一髮之際救下同袍.....我們知道這“不可能”,但是脫不了迷思,心甘情願地去相信和期待著下一次。凱吉這種“特異功能”得自他第一次死亡時和一個外星人魔頭在死去的剎那正面接觸,而被投射到一個時間的輪迴軌道上。

凱吉死後重生,如噩夢醒來。
      故事發生在不久的未來,攻勢強勁的外星人來襲,全球各大城市紛紛陷落,人類死傷無數,任何現代軍隊都抵抗不了。各國聯合起來,組成鐵甲特攻隊,全身披掛配備電腦控制系統的重型武器,以肉身機器人和外星人做殊死戰。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凱吉中校從未接受過電腦盔甲戰術訓練,卻因得罪了某將軍,被降級加入作戰任務。他幾分鐘便戰死沙場,卻得以碰巧殲滅一個魔頭,然後,他奇蹟般地回到這天的開始:戴著手銬,睡在基地訓練場的一堆行李袋上,教官過來把他押到營區,他再被空投到前線,再死一次。原來瑟縮惶恐,戰戰兢兢的他逐漸學著避開前一次的陷阱,也增強了體力和戰鬥靈活性,然而前面還有無數陷阱在等著他。

    
女戰士麗泰.福塔斯基在體能鍛鍊中。
這種電腦遊戲般的來回在他和一名女戰士搭上線後起了變化。第一次,他眼見她死亡,第二次,他救了她,第三次,她取了他的生命安全裝備,第四次,他叫她趕緊跟脫離危險,她原地站住,定定地看著一面躬身後退的凱吉,對他喊道:“下次醒來時來找我!” 語音剛落,凱吉消失在一團火焰之中。這名女戰士是麗泰.福塔斯基(Emily Blunt飾),全球戰士中讓外星人蒙受最大損失的女英雄。

      凱吉回到今天後,依約去找麗泰。麗泰也有死後醒來的功能,但是和凱吉不在同一個時空裡,兩人逐漸在說明和交換經驗中發現外星人魔頭有心理感應異稟,能預知人類何時何地發動攻擊,因此必須找出魔頭的總部,斬草除根。結果他們發現魔窟在巴黎羅浮宮金字塔的地下。凱吉傷重被救回,醫院替他輸血,他也就喪失了死去再來的奇異功能,但是他和麗泰也已非常接近目標,真真實實地到了殊死戰的時刻。

     
日本連環圖“只要殺就好”
這部片子的靈感來自日本連環圖“只要殺就好”(All you need is kill),但嚴格說起來不算改編。湯姆.克魯斯在電影裡挽救地球也早不是第一次,但生死來回,以及從菜鳥變英雄的過程蠻新鮮,也給他很大的發揮空間,他不僅和以往動作片一樣肯吃苦耐勞,也有機會展現他同時是個帶有喜感的好演員。將軍辦公室裡的戲,他的嘴角眼神和姿態動作,不現形地將凱吉幾乎變成了丑角,我們則更期待這位明星的電影本色再現。

       從綻露頭角的“捍衛戰士”戰士開始,歷經“雨人”,“不可能的任務”, “大開眼界”,湯姆.克魯斯風風火火的事業在2000年後遇到瓶頸,“明日邊界”也可以說是他本人的浴火重生了。

影片小檔案

片名:明日邊界 / Edge of Tomorrow
類型:美國科幻片/2014年4月4日公映
導演:Doug Liman
演員:Tom Cruise, Emily Blunt, Bill Paxton







巴黎,2014/ 06/ 04

(原載:超越新聞網http://beyoundnews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