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對美德的詮釋,程抱一法蘭西學院年會演講

◎楊年熙


法蘭西學院2007年年度公開大會,二十九日週四在孔狄河岸二十五號學院大樓舉行,循例分為三個部份,最主要的主題演講,「對美德的闡釋」(Discours sur la Vertu)今年由程抱一(François Cheng)主講。現任院長彼耶諾拉(Pierre Nora)介紹所有獎項得獎人,常任秘書艾倫.卡里耶.丹果斯夫人(Hélène Carrière D’Enausse)談「豐特奈爾的世紀」。

與會院士們身穿大禮服,手持寶劍,在儀隊舉劍致敬的鼓聲中入場。三位演講者坐在高處的主席台上,面對圓形大廳。鋪綠色絲絨的梯形座位劃分為四個部份,由上俯視,座位間的走道形成一個十字,交叉點正對著拱形屋頂的中央,主席台則在十字的頂端。分佈在四個角落的攝影機靈活地將現場狀況、主講人的特寫鏡頭,傳播在數個大屏幕上,讓賓客從任何一處都能切實參與。

兩個小時的典禮結束後,程抱一在現場,以及在接著的酒會中受到團團包圍,與會的專家學者,得獎作家,都希望和他交換數語,表達他們對演講的欣賞,尤其感覺這位華裔院士掌握了法語的菁華,無論是其抑揚頓挫的音樂性,或譴字用詞的準確度。

程抱一在美德演講中說,在我們今天生活的時代,當享樂主義和犬儒主義充斥之時,談美德好像顯得不和時宜,美德幾乎成了天真、無聊的對等詞。但孔子在紀元前五世紀就看到人們對美德的誤解,而希望美德能如同慾念的滿足那樣令人歡愉。孔子於是建立禮儀規範,用合諧的音樂激發人們善良的本質。之後,他再將人的美德和大自然生物對比,而有了「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松柏後凋於歲寒」等名言。中國文人、詩人、畫家對大自然的讚美亦由此而來。程抱一指出,文人畫成了中國繪畫的主流,其中從「形似」到「意似」的水墨山水,氣韻生動的花鳥,以及風景中獨行的人物,無不包含了自然界的主題。四種植物花卉更具有象徵意義:高風亮節,虛懷若無的「竹」、枝幹幹逕庭不畏風寒,開在雪地上的「梅」、出污泥而不染的「蓮」、以及香氣怡人,高雅細緻的「空谷幽蘭」。

這位法蘭西院士最後強調:「在最高層次上,善和美是合而為一的。真正的美和善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就如同法國哲學家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蘭西學院的前輩亨利.貝格松(Henri Bergson)所說:「美的極致是恩澤。然而,在『恩澤』這個字裡面,包含了善。因為所謂善,即仁慈和慷慨,來自一個無止境奉獻的生活原則。」

程抱一接著分析道,如果依持「天生麗質」,而將美當作一種欺騙人的工具,美就變成醜惡了,因此「美」必須有「善」相伴,讓「善」做為「真美」的監督和保證。他說:「孔夫子慨嘆美德不能像慾念的滿足那樣讓人渴望,然而,美德的基礎來自於真實的善,善既然是對生命天賦優良資質的絕對尊重,就必定煥發著光彩奪目的美。」法文裡不是將「行善」說為「做一個美麗的動作」嗎?而一切的美都是具有吸引力的。

二00七年文學獎中的的法語系大獎頒贈給以色列歷史學家,對「發稿現代和當代史研究最為細密」的艾利.巴納維(Elie Barnavi)。法語系大獎章由伊朗女作家娜哈.塔賈多德(Nahal Tajadod)獲得。娜哈女士曾在程抱一教授指導下完成中文博士論文,她的丈夫是法國作家,她自己能用中文和阿拉伯文寫作,使她獲獎的則是十餘種法文撰寫的書。其他另有五十種獎項,獎勵各個文學創作門類的優秀人才。

  2007-12-02巴黎歐洲日報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齊達內,二十一世紀畫像


◎楊年熙

這是一部風格特殊的紀錄片, 甚至有點怪異,做為今天一位全球頂尖足球員的畫像,可說和我們所有的欣賞經驗背離。當電視主持人還在尋找合適字眼來形容時,齊達內(席丹)自己接了下去:“很奇特”。但是也如這位影片主人翁所說:“看了,您會覺得和我一起在球場上,或者您根本就是齊達內。”

“齊達內,21世紀畫像”(Zidane, un portrait du XXème siècle)於2006年暑期在法國十四家電影院公映,拍攝於上一年的四月二十三日,在聖地牙哥-貝納伯球場上,同步收錄了齊達內在西班牙球會聯盟賽中,代表皇家馬德里隊出賽Villareal隊的全過程。皇馬隊以2:0獲勝,兩球都不是齊達內射進,而是隊友羅納度和薩爾卡杜借他的傳球立功,他自己後來被罰紅牌出場(下圖)。


兩位導演,菲立普.巴嚇諾(Philppe Parreno)和道格拉斯.葛東(Douglas Gordon)希望影片達到最大程度的寫實,讓觀眾感覺在齊達內身旁,整個投入球賽的核心。他們在球場四周上下安置了十七架攝影機,並召集一個“很豪華”的國際技術小組,網絡了各個領域的頂尖人才一起投入。

負責攝影的科恩吉(Darius Khondji)曾和美國大導演大衛芬雪(David Fincher)合作“搏擊會,Fight Club”、“七宗罪,Seven”等片。享譽國際名片“天使愛美麗”(Emilie Poulain)的法國導演壤-彼耶.熱內(Jean-Pierre Jeunet)亦參與工作。剪輯是熱內的長期班底艾維.施奈德(Hervé Schneid)。全片音響氣氛的控制交由“鐵達尼號”的奧斯卡金像獎得主湯姆強森(tom Johson)包辦。

兩位導演都是畫家,他們這部紀錄片也就像一幅動態的當代藝術畫像。十七架攝影機緊貼著齊達內,我們看見他順著鼻尖淌落的汗水,聽見他的咻咻鼻息,乃至他球鞋底的突釘踩在草皮上的聲音。

球賽經過是否更清楚呢?其實不然。我們所看到的是這位足壇巨星每一個最細微的神態和反應、他老鷹般搜索分析的銳利眼光、突然加速的奔跑、凌空跳躍.....但他周圍的情況並不在觀眾的視野之內。導演所關注的是球員,而不是球。一味強調主觀意識,將特寫鏡頭拉近到貼身的結果,所有客觀條件皆被屏除,因為影片從不交代齊達內看到的東西。

賽球中的齊達內,褐綠色的眼睛在濃眉下加深變暗,除了一次向場邊的線審抗議,以及一次和卡羅斯說笑之外,他面容嚴肅,幾乎毫無表情。經常來回走動,像一頭尋搜獵物的豹,隨時準備發足狂奔。他跑起來虎虎生風,破顏一笑則分外燦爛,像個天真的孩子。齊達內一柔一剛的兩面性格在此表露無餘。

影片開始前加入了一些齊達內看了片子後的評論,聲音被有意混在球場現場收錄的雜音中,不很清楚,如同他平時之不善言辭。影片進行中間插入他的幾句字幕旁白。2006年世界杯決賽中發生頭搥義大利球員事件後,他在這部拍攝於一年前的片子裡的一段話不免令人怵然一驚。

他說,上場比賽時,他進入一個高度亢奮狀態,僅聽到幾個單獨的聲音:“有人的椅子唧嘎作響,有個人在咳嗽.....” 這頭球場上的豹,聽覺怕不也是動物的聽覺?因此義大利球員馬特拉奇辱罵他的話在耳鼓中加倍擴大,直到不可忍受的地步,必須立刻加以制止。馬特拉奇的驟雨有如巫師的毒針,刺進他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對於他在片中這場比賽中吃的紅牌,齊達內在字幕旁白上說:“神奇的事情是靠極少的東西在維持,少到幾乎沒有.....”

巴黎歐洲日報2006-07-18/2010-06-26更新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不因死亡停止- 秋田犬小八的神秘故事

◎楊年熙

秋田犬小八的法國公映海報


“如果想被愛,那麼養一條狗” ,西方人這麼說,語氣裡既有對人的愛的失望,也多少有對狗的嘲諷。狗的忠實和順從,對主人之近乎阿諛,往往使狗的借義成為一種貶義詞,首先指其奴性。中國人的“狼心狗肺”,則不曉得是怎麼被狗給得罪了。另有一句聽熟了的話:“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中國某些地區卻到今天依然殺狗烹之,視為一種養身文化而毫不羞愧。在一個講“仁義”的孔夫子國家,這樣極端悖反仁心,真的純粹源自苦難和飢餓嗎?

美國片”忠犬小八“(Hatchi)近日始在法國公映,我先獲悉這隻日本秋田犬的真實故事,擔心會被觸動敏感神經,看得淚眼婆娑,但仍抱著姑且冒險的心理去了,這個故事的吸引力有點像白雪公主那個甜美但有毒的蘋果。

片子拍得很樸實,毫不濫情,可能也正因如此,致使我的防線崩潰。連日在網路上搜索,仔細閱讀秋田犬專家和獸醫們的所有解說,一再參觀專門配種出售這類純種狗的飼養場,搜出了1987年的日本原版片“秋田犬八千物語”,在YouTube上看了一堆私人愛犬錄影博客 ......在這番折騰中翻閱一本床頭書,德尼.德.胡日蒙(Denis de Rougement)的“愛情與西方”(L’Amour et l’Occident),才恍然明白,這個人和狗的故事之令人難受,因為演繹了一個具有普遍性的文學主題:“愛與死”。


 小八否認牠和主人間的情誼因死亡而結束,又將這個意念形體化,以日復一日連續十年的原地守候展示在眾人眼前,直到自己的大限之日。牠否認命運的安排,因為和主人的情誼在芳華正盛之際轟然中斷,沒有預警,沒有前兆,一切都結束得太快,太突然,太難以置信了!主人在任教的大學課堂上腦溢血暴斃,小八當天早上照例送他去的車站,這條狗從此拒絕接受主人不再搭回程班車的事實。教授家人遷居後,牠跑回原地,做了車站附近的流浪狗,風雨無阻,大雪無懼,從不錯過任何一班主人的回程車。牠每一次前往車站,守候到最後一班車,都懷著新的希望。往後十年,牠就生活在這個見到主人熟悉的身影再走出車站的希望中,希望的火焰不曾因一次次的失望而稍減。小八的空自等待,人類亦大不忍,但也許牠和上野秀三郎教授之間,確實每晚都有個車站約會呢?

小八沒有人類的語言和反應,但牠有牠的邏輯。狗兒的直覺也許讓牠進入了一個神秘世界。神秘的東西不可分析,只能意會。如同胡日蒙在“愛情與西方”中做為研究案例的“蒂斯丹和伊澤兒”傳奇。在這個中古文學名作中,蒂斯丹和伊澤兒誤吞迷藥而注定相戀終身,兩人違背人間的道義生死與共,也只能用迷藥不可抗拒的魔力來解釋。世上能有一個人讓我們思念終生,無怨無悔嗎?是否又有個人這樣等著我呢?

                                               1987年日本版電影海報

秋田犬品種最大的特點是獨立自主,牠不會一趟又一趟地拾回你扔的球,和你玩這個遊戲要牠真正高興,或者有所表達的時候。影片中,李察吉爾(Richard Gere)飾演的大學教授帕克最後一次用完早餐,出門上班,小八破例拒絕相送,等主人單獨走了,牠趕緊回頭找出小球,含在口裡追上去。兩人在車站門口丟球的一幕特別感人。狗兒預感到主人要出事,但牠又能如何?怎麼阻止得了?

最後一次送走主人,小八追上月台。
 今天獸醫和飼養專家都承認秋田犬這種個性特徵,因此有牠“像貓”之說。但從小八1935年過世迄今,也不曾再出現過另一個那怕是狗每天送主人去車站,單獨回家,再去接他下班的例子。小八和上野秀三郎教授之間產生的奇妙變化,乃至成為傳奇,也在於出現了“超越死亡”的文學元素。故事的句點並沒有在小八自己死亡之後畫下,牠將他們的主狗情傳佈開來,喚醒我們原已喪失的純真。這不是又一個人和狗的故事,甚至不是主人和秋田犬的故事,而是上野秀三郎和小八之間的故事。

今天東京澀古車站前,小八的銅像昂首忠實守望,專注於一個方向,無視於小鎮成了大都會的一部分,小車站變為繁華區的交通樞紐地。而千千萬萬到東京來的人,只要說“在小八銅像前見面”就一切明白。小八的身影無處不在,車站有牠的出口,公車線以牠命名。主人永遠活在牠的心裡,而牠,永遠活在我們心裡。

這個故事能夠流傳,在小八生命結束前一年即替牠立碑塑像,銅像因戰時金屬缺乏而燒熔後,1944年重建,也讓人對當地的人情栖然。小八在那流浪的十年中顯然不僅未被傷害,還得到照顧,又能尊重牠完成心願的固執。有人說,小八是因為車站前有人餵食而每天回去,但牠是自己堅持從收養牠的新家出走,寧可放棄舒適的環境,寧可有時餓著肚子而做風雨中的等待。

秋田位於日本西北方,氣候嚴寒多風,在那裡出生的大體型狗(成年狗可達四十公斤,身長60到70公分)自幼能抗風寒,直到成年都長著厚厚的絨毛,外型像個可愛的玩具。秋田犬八公(Hachiko,牠的日本原名)生於1923年11月10日,斷奶後即被東京帝國大學(現東京大學)農業系教授上野秀三郎收養。長到七、八個月大,牠自己決定每天陪教授走到車站搭車,傍晚去車站接他。1925年5月某天,教授突然過世,年僅四十二,而小八還是個不到兩歲的“小青年”,算算他們倆的相伴車站行不過勉強經歷了一個寒暑而已。

                                                                
                                  東京自然博物館內的小八標本。
 
 美國片“ Hachiko : a Dog’s story”如導演賴斯霍史東所說,以狗的觀點為重,而設法體現一隻狗和牠的主人之間不為死亡摧毀的神秘關係。這也是和1987年日本版最大的不同。男主角李察吉爾本為愛狗人士,並熱心人權和人道工作,篤信佛教,因此也很自然地融入以狗為主的劇情裡。如此一來,片中的感情十分真實,一點不誇張。愛狗觀眾獲得足夠的感人鏡頭,首次體會狗主情的人(如我)也得到相當領悟。

賴斯霍史東很注意細節,將小八玩皮球做為串聯的主線。帕克教授的大學日本同事由之講述這類名種狗的習性,最後,向來不肯拾球的小八第一次含球相送,球被教授揣在口袋裡帶上了車,當他在課堂上倒下時,球正握在手中,然後自手滑出,對著鏡頭往右方滾出框外,像對小八發出的呼喚,或串起的一條陰間和陽世的連接線......

2101-06-17,巴黎

                           偶遇秋田犬。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世界杯足球賽登陸非洲,超前地緣政治的大融合。

◎楊年熙


從世界杯足球賽於1928年首次舉辦以來,六月十一日揭幕的2010年版,第一次將這個牽動全球神經的盛大的活動拉到了非洲大陸,而且選在曾被嚴厲杯葛的南非。本來摩洛哥的呼聲最高,無論從現有設施、舉辦安全性或經濟實力上看,拉巴特都略勝南非一籌,最後決定約翰內斯堡,是因為該國兩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在天平上加重了份量。此次世界杯歷史性登陸非洲,以結束種族隔離主義十九年後的南非為主辦國,自然帶有清楚的政治訊息,也再次顯示國際足球大賽之超前地緣政治,往世界和諧繼續推進。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波尼菲斯對足球做了許多研究,他說,當國際足球協會(FIFA)下決定時,威信更勝於聯合國在會員國中間受到的尊重,它不是讓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同一個組織內和平共處嗎?南非上一任總統姆貝基在申辦時致函國際足協說:“我們相信,有一天當歷史學家談論2010世界杯時,會將之視作非洲抬起頭來,告別貧困和衝突的一個轉捩點。” 地緣經濟雜誌最新一期中也有篇文章指出:“在文化感召軟實力勝於軍事打擊硬實力的今天,足球可能是宣揚國威最強有力的工具。

2006年上一屆世界杯在德國舉行時,全球共有260億人次收看了電視轉播。2008年北京奧運雖然刷新奧運收視率,也只做到47億。“這世界上還有甚麼能比足球更強?”法國總統薩科茲五月間為法國主辦2016年歐洲杯申辯時這樣說,也替法國拿下了主辦權。法國是國際足協的創始國之一,所主辦的比賽多過於獲勝的次數,僅在1998年主辦世界杯時奪得一次世界冠軍,和足球發明國英國相等。

足球深入民心,廣受歡迎,在發明國和歷史主辦國之外的地區大放異彩,其中一大原因在於能夠切實落實 “立足點一律平等”的社會共存原則。 球場可說是唯一不靠關係,不說人情,不講出身,只論真本領的職場。許多非洲裔球員早成世界各大球會的風雲人物,今天由一個非洲國家接棒主辦,亦算是一種正本清源的價值承認了。另一方面,南非過去的種族隔離主義也使得從運動場開始消除種族歧視的隱喻分外強烈。種族歧視那裡都有,足球有時是種族歧視的受害者,而絕非製造者,更非來源。有句話說得好,足球與種族歧視,“不是因為有了手帕而流淚”。相反的,足球可以是對抗、消滅種族歧視的手段。

足球本來就是反映發明地社會的一面鏡子,國際比賽中對黑色人種向來有強烈的歧視心理。1916年第一屆南美國際賽時,智利要求取消前一日以0比4輸給烏拉圭的比賽,理由是烏拉圭球隊中“有兩名非洲球員”,但當時烏拉圭是唯一有黑人球員的國家。巴西直到1933年通過立法設立足球職業化,才讓黑人和混血族群得以通過足球達到社會升等。但當巴西隊1950年被烏拉圭擊敗時,這個國家悲劇的黑鍋又讓黑人球員來揹了。今天,巴西隊中有黑人球員已是正常現象,連沒有混血傳統的國家也開始招募Blacks。2001年五月二十九日,德國隊有史以來首次出現一位黑人球員-出生非洲黃金海岸加納的阿薩莫阿。波蘭隊的靈魂球員奧利薩德貝則來自尼日利亞。

這方面成績最差的是義大利,帶有法西斯思想的極端份子總在設法將足球當作能讓他們在電視上露臉的傳輸工具。1990年,支持拉吉歐(Lazio)球隊的啦啦隊拉開一條侮辱對方的布條:“奧斯威辛集中營是你們的祖國,焚化爐是你們的家!” 制定球場秩序規章,嚴禁此類示威和所有政治標誌之後,納粹十字標記絕跡,這個種族歧視的傷口逐漸癒合。2005年一月六日,保羅.迪卡尼奧面向啦啦隊做出法西斯致敬手勢,被罰款10000歐元。這個手勢在義大利憲法中明令禁止,但是不禁過去羅馬皇帝所用的手勢,而二者是一樣的,在很多場合,這種混淆讓示威者得以含糊過關。

此類問題媒體報導得最多得是2004年十一月,西班牙對英國的友誼賽,英國隊黑人球員一碰到球,場內西班牙觀眾便大做猴子叫。國際足協為此判西班牙足球總會65000歐元罰款。法國隊的黑人球員中,明星前鋒亨利於2005年一月推出網站“Stand Up Speak Up”,鼓勵球場內“非種族歧視”的沈默大多數發聲,在象徵性的宣傳活動中出售500萬條黑白交織的手鍊,將所得用來支持招募黑人球員的地方球會。1998年的冠軍功臣杜哈姆2008年成立“抵制種族歧視教育基金會”,希望透過教育來匡正這個社會現象。他在2009年五月的一次媒體專訪中說,他的反種族歧視也是一種追求平等的抗爭。

抗議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而採取的國際聯合抵制,是這類行動中少間的一個成功例子。南非的白人掌權者最終放棄對占大多數的黑人國民的壓制,讓他們得享同樣的權利,建立真正的民主平等社會,是因為國際經濟封鎖使其整體經濟開始窒息,但運動上的杯葛,則從政治和社會雙方面堵塞了南非。

至於世界杯足球賽的“”融合功能”,以2002年由日本和南韓聯合主辦的首次亞洲球賽最具代表性。兩國間的許多歷史偏見淡化,甚至消融,南韓的歌曲在日本解禁.....2002世界杯是個不可否認的重要因素。

2010-06-11, 巴黎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足球不落日


 四年前,2006年世界杯足球賽......

杨年熙:足球不落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02:55 东方早报



在法国和意大利争夺2006年世界杯冠军的前两天,巴黎欧洲一号电台的专题节目接上了他们在巴勒斯坦加沙的特派员。加沙的动荡和战火没有因世界杯而暂停,巨型转播屏幕自然是遥不可及的。但当法国记者将他们的一架黑白小电视机转向门外后,民众很快聚集。法国队的灵魂球员齐达内稍一碰球,加沙黑白小电视机前的民众便兴奋颤抖;齐达内射门得分,他们便大力鼓掌欢呼。巴勒斯坦人的悸动,也是由于这个球队的多族裔组合:黑人、白人、黑白混血,全都是法国人,为同一个目标奋斗。加沙的居民不禁感叹:他们为什么无法拥有?

这个巴勒斯坦加沙人看球赛的报道很能说明足球赛在地缘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今天无远弗届的影响力。在世界杯足球赛的热潮中,一本曾被出版社再三拒绝的书《足球与全球化》终于借势流传。作者帕斯卡尔·伯尼法斯是法国“国际关系与战略研究所”所长,出版过40本有关地缘政治问题的著作,也是联合国秘书处限武咨询委员会成员。他在书的引言中说,2006年的6月9日,当世界杯足球赛的口哨吹 响时,他将回到童年,再变成一个十岁小孩子。

这是他个人的狂热爱好,而他发现,很多高级知识分子依然对足球这种大众运动十分鄙视:您看,连手都不用嘛!球员不过是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壮汉,而球迷是聚众闹事的“酒鬼”。知识分子的这种反应也许隐藏着一种妒忌的心理:球员如何能够成为年收入千万欧元的世界名人?伯尼法斯感到有义务将他的专业研究和足球结合,从地缘政治和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令全世界震撼的足球现象。

根据他的分析,巴黎十六区高级住宅中的人过去是绝对不看足球的。这是一个矛盾,现在足球运动因电视的广为传播(天文数字的广告收益)而“富贵”起来,因为不再那样草根和庶民性,使得贵族后裔及资产阶级觉得比较能够接受了。随着法国队在历届世界杯中不断累积胜利纪录,关注足球也逐渐变成自视甚高的法国高层社会一种合宜的风尚──即使直到1998年拿下法国队第一座世界冠军金杯,上足球场看 球的仍是真球迷,而不像网球赛观众席上的名流,是为了“被人看”。

伯尼法斯长年在中东局势、恐怖主义和美国对外政策等“令人抑郁”的问题中打转,他感觉,从地缘政治角度研究足球现象真是个“空气清新舒畅的新天地”。他首先指出,足球是全球化的最后实现地,今天没有任何现象比足球更要包含广泛和全面,这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帝国”,和发明现代足球的英国在殖民全盛时期一样“旗不落日”。

今天就全球来看,美国是最大的经济和军事帝国,美国人对世界的掌控是过去任何强权都不曾做到的,但就影响和受欢迎的程度而言,足球要更为普及得多。现今“全球化”或“整体化”已变成一个流行名词,由于方式的改变,无论讯息的传布和人员的流通,都彻底推翻了原有的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在这个地球村中,足球因为规则简单,易于在任何场地从事,人数不需严格限制,甚至可以单独自娱,而传布迅速、深入民间。最重要的,和其他运动不同的是,足球的精神是在个人互动和团队表现的融合中得到焕发的。

这次法国队负载着2000年欧洲杯之后一再溃败的心理创伤,而能越战越勇,最终打进决赛,就是个人才华和集体能力水乳交融的最佳例子。法国队进入决赛后透露,队员间这次的秘密口号是“同生共死”。教练多梅内克说,这本是部落作战时“发自内心的吼声”。足球和战争被谈在一起,不论是记者描述时的借意还是球员与观众的潜在心理,其实并非偶然。伯尼法斯这本书的第三章便是:“要世界杯足球赛, 不要世界大战”。国际足联寄望世界杯和奥林匹克运动会一样发挥促进世界和平的功能,而从古代军事训练中延伸出来的体能技艺竞赛(现代的“运动”),最初也 是以“消耗体力,避免发动战争”为目的。

但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运动场上的胜利往往被当权者套上政治意义。二战后的冷战也不光在古巴、越南和柏林围墙前进行,同时也在运动场上。1934年的世界杯上,西班牙对阵意大利就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作共和国对抗法西斯,而在1996年的欧 洲杯上,英国和德国在半决赛中争胜负,十分严谨的伦敦泰晤士报也有“足球,是用另种形式进行的战争”之语。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的法德对决,是法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一个伤痕,法国后卫巴蒂斯顿被德国守门员舒马赫打成重伤,昏迷中紧急送进医院。德国守门员这个蓄意的粗暴举动让法国人想起德国在1939年违背比利时中立条约,或纳粹政权之霸道无 理。这种基于爱国心理所产生的怨恨又碰到当时德国的经济强势、马克稳固、社会繁荣,而法国在第二次石油危机的打击下步履踉跄,更是相形见绌。但是,法德关系并没有受到这个球场事件影响,密特朗和科尔继续携手建设大欧洲。可见在现实中,足球毕竟只是运动,何况要化解前嫌,没有什么比一场友谊赛更有效了。

这次齐达内在法国力克葡萄牙后,与葡队的菲戈拥抱,穿上对方的红色球衣,还有他在法国和巴西开赛前几秒钟,仍不忘与罗纳尔多亲颊招呼,齐达内当时的灿烂笑容才是真正的足球精神。

作者系联合报系《欧洲日报》主编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家庭精神和現代生活

法國社會學研究:
小家庭為社會核心,但祖父母地位依然重要。

◎楊年熙


最近看了一本書,“家庭精神”,說出了法國今天很值得注意的一個社會趨勢:儘管現代婚姻危機重重,家庭則亦步亦趨,和現代精神充分吻合。由瑟卡倫、阿迪亞敦弗、拉彼耶聯合撰寫的這本社會學研究中指出,新家庭精神的出現有數個因素,最主要的是個人主義高張,以及婦女從二次大戰以來所爭取到的自由。這種自由來自教育制度上的進步,反應在女性大批進入勞動市場、性生活解放和控制生育上。接著便是父權式微。父權的作用是維繫丈夫和妻子,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均衡,而今天的家庭精神不再是責任義務觀念之下的束縛,而是大家在一起共處的喜悅,在於天倫之樂。每個家庭成員在親子關係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支持,也願意承擔這種依歸相屬的感情。最年長的一輩感受到父權消失後的自由,得以享受充分的退休金,以及過去不曾經歷過的,從七十年代發展起來的多樣性的休閒生活。

書的作者們進行社會調查中間驚異地發現,這種家庭精神和現代生活非常吻合。長年以來,社會學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夫妻間的脆弱關係上,談的無非是年輕人的同居,婚外所生子女、離婚、組和家庭等......至於隔代之間的關係,一般認為,大家庭已是過去的歷史陳跡,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和子女組成的核心小家庭。但是對每一個家庭,每一代人深入研究之後發現,一脈相傳的觀念始終存在,祖父母在家庭中地位之重要便是明證。

這種家庭關係是否比過去更注意物質利益呢?作者指出,在十九世紀的家庭模式中,家庭精神首先是財產的轉移。這種轉移今天依然有其重要性,因為50%的法國人住的是自己的屋子。當然現在不再有嫁妝的事了,這種風氣一直保存到三十年代,甚至更久。由於平均壽命延長,繼承父母遺產的人往往自己也到了退休的年齡,因此很多人希望加快財產轉移程序,一方面也減少遺產稅,而提前將財產移交給子女。從1970年到1990年,提前移交的比例增加了50%。根據調查,戰後出生的一代64%已經按照法律所許可的限額,將財產交給了子女,而在他們的上一代中,這個比例只有33%。

今天五十五歲到六十五歲的人享受到三十年的經濟成長,一般生活比父母寬裕,得以積累一筆財富。在社會地位升等方面,機會又比失業率高的子女輩要好。再者,當戰後嬰兒潮這一代人手頭不寬裕時,總有祖父母解圍,替孫兒支付學車考駕照的錢,或買一戶單間套房,這又是隔代之間的互助精神。在沒有可以轉移的房地產或銀行存款的情況下,一件首飾,一把老獵槍,或者祖母的精緻針線盒,一樣具有象徵性意義。家庭關係本來就是維繫在這些衣櫥、五斗櫃、小擺設、響相片簿上的。將日常生活的一些很普通的東西保存下來,也是舊貨古董市場的來源。

西方的家庭其實並沒有因大家庭的消失而解體,社會學家們的新發現是,老一代的人的重要性又出現了,他們生活完全獨立自主,不需要人照料、身體健康,至少在七十五歲之前是如此。新的互助形式跟著產生,像在婦女之間,母親(或祖母)幫助在外工作的年輕媽媽照顧子女。不過都不是規律性的,只限於必要時為之。在一般家庭裡,母親或祖母願意替下一輩做全職褓母的非常少見。隔代間的幫助可以有各種形式,從代為看管貓狗到替植物澆水,或者做各類收工修理,甚至以這些交換年輕一輩給予的電腦課。

現在大家都不願意同住在一個屋頂下,子女和父母住得近還是很常見。對巴黎住家條件所做的調查顯示,如果不了解一家人希望住得近的要求,就無法做好房地產生意。另一方面,現在聯絡比較方便,行動電話的普及使通話更能個人化,外加電子郵件、視頻通訊,以及子彈列車將法國從南到北的距離縮短了一半。

親人間的相互扶持在碰到困難視更能發揮作用,不過因家庭的特性而不同,在向心力最強的11%到最弱的20%中間,存在著各式各樣的模式,其間文化因素高過於金錢的多寡。最敏感的是戰後嬰兒這一代,尤其是婦女。他們上有父母得奉養,下有子女要養育,這一代的女性必須具備的賢慧,是否會因不堪負荷,而在女性主義的大旗下消失呢?從調查結果來看並非如此。相反地,她們很多計畫進入老年後,採取集體互助的辦法來維持生活。

這是出於務實的考量。今天的年輕人沒有同樣的義務和友愛觀念,但是他們也了解到,國家給予一切保護的社會福利保險一點也消減不了家庭團結的重要性。不過他們有點像游離的中子,不如上一代人那樣附屬於一個家族。在法國的資產家庭中,屬於一家人,維護共同價值的觀念依然很強烈,出身農民或工人階層的子女就不見得如此了。何況,有史以來總免不了會有一些游離份子,他們因為經濟的必要性或個人的抱負和事業企圖心,而從家庭核心分離出來。只是今天的自由度比較大,一個農民或工人的孩子不一定繼承父母的行業,也沒有任何父母敢於冒險強迫子女接收他們的價值觀,不論是政治理念或宗教信仰.....

這種情況,不能算是共同價值的包袱減少,不如說,家庭的記憶不斷更新,每一名成員從中各取所需,子女和孫輩有祖父參加二戰抗敵組織,父親參加六八年五月學潮,或碰到愛滋症爆發等的記憶,大家圍著同樣的記憶生活,談的通常都和度假瑣事、住過的屋子等有關。委託事務所調查家譜的尋根風潮很能說明這個趨勢。

家庭精神就是記憶,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室內裝潢風格,一些休閒娛樂活動,以及表達的方式和古老的笑話 ......

2010-06-09,巴黎。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又見:遺忘車中幼兒致死案件。

◎楊年熙
 


 法國又有一件大熱天將幼年孩子忘記在汽車裡,致使只孩子嚴重脫水死亡的案件,不同的是,這次犯錯的是媽媽,而非臨時接手照料孩子的爸爸。

此事於六月六日 發生在巴黎大區,馬恩河谷省的阿哥邑(Arcueil, Val-de-Marne),死者是個一歲零兩個月的小女孩,母親三十七歲,女孩上面有四個兄姊。

做母親的說,前晚她和丈夫因另一個孩子重病而守護通宵,早上她載著最小的女兒上班,預備先將孩子送至保姆處,結果直接去了辦公室,而將後座的孩子忘得一乾二淨。她對警察說,當時有個”記憶黑洞”,好些原因使她有點精神恍惚,嚴重分心。

下午兩點左右,一個中學女學生在阿哥邑住宅社區的一處停車場上發現車上的幼兒,立刻通告社區管理員。管理員將汽車車窗打破,替孩子做急救。當消防隊員趕到時,小孩已經回天乏術。孩子的媽被警方收押,以“現行非蓄意謀殺”罪名展開調查。

這位粗心的母親是私人橘子電信公司職員,丈夫四十二歲,是警察。他們住在艾松省的布雷迪尼-奧日(Essonne,Brétigny-sur-Orge)。出事這天,睡過了頭,孩子的媽一心急著趕去上班,而將保姆之事徹底遺忘。

法國家庭事務次長莫哈諾指出,她將召集汽車建造公司和警報器製造商,研究將汽車警報系統全面化。

在2007年六月到2009年八月中間,消費者安全委員會統計出26件同類案件,其中22件發生在法國本土,2件在海外省,2件在比利時,總共造成7件死亡案。

去年有個藥劑師父親,將幼兒忘在車裡,他專心工作,渾然不知孩子在離他幾公尺的地方慢慢死亡。他中午外出午餐,還很驚異怎麼圍了那樣多人。他停車時,見前面有輛車出了點問題,過去幫忙,一分神,就忘了臨時受妻子之託代送孩子去保姆處。兩歲幼兒當時在後座嬰兒椅上睡著了。另有一個父親,送了大兒子上小學,卻忘了小的。等下午接了大兒子,回到車上,始發現嬰兒座上的孩子頭垂向一邊,已經氣絕。

這26件案子,31%關係不到一歲的幼兒,54%孩子年齡在一到三歲之間,15%在三到十三歲之間。莫哈諾次長說:“可見必須緊急設置有效安全工具,防止最壞情況再度發生。”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林正盛,坎城談電影

 2003年5月18日 .....

◎楊年熙坎城專訪


德国柏林时间2月18日下午2:00(北京时间2月18日21:00),台湾导演林正盛凭借影片《爱你爱我》获得第51届柏林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熊 奖。图为导演林正盛与该片主演张震、李心洁及两位制片人。



林正盛是影展的常客,也是得獎的行家,他謙虛地說:“都是運氣,正好碰到喜歡我的評審。”。當然,碰的次數那樣多,就不可能全是因為碰得巧了。這次他的“魯賓遜飄流記“入選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和香港余力為的“明日派對’是此單元十七部片子中僅有的二部亞洲及華人影片。
之前他曾二度來到坎城,第一部長片“春花夢露”一九九六年在國際影評人周中獲得基督教人文精神獎,“美麗在唱歌’一九九七年獲得會外棕櫚獎;刻在巴黎MK2院線的台灣電影節中放映的“放浪“同一年在柏林影展入圍。
他說,”魯賓遜飄流記“是他第一部講中產階級的片子,“很輕的感覺“。男主角(戴立忍飾)覺得生活有很大的困境:他有個長期交往的女朋友,進一步是結婚,但是又猶豫,不知道那裡不對,感情痲痺了,激情已消退,似乎永遠漂啊漂的。這個中年人想:“我曾經有過的夢想去了那裡?” 實在不甘心,後來他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出售小島(魯賓遜島),便和對方通電子信,覺得買了這個島,生活就會改變。
林正盛用心描述道:“男主角是外省人,爸媽兄姊移民到舊金山,他不想去,到大陸投資又嫌煩,住在台灣則處於漂流狀態,你們要歸類,我住到小島上去好了,背後有一種反叛:你們一定要我承認是中國人或台灣人,我為什麼要承認呢,單純做個人,不就行了?”

在他的影片中,通常將政治放在人的角度去看。他說:“入是很無奈的,如果按他們的區分,我是台灣人,可是我有很多外省朋友,我受的是國語教育,有一天站在長城上,我是會流眼淚的。我們一直在融合,現在一分就亂了。我很喜歡看小說,在我身上融合了很多東西,不能用出生來標誌我的個人價值,這是那麼多東西形成的價值。我很害怕被區分。“
三月初由法國“一加一’公司發行了DVD影牒的“愛你愛我’二00一年六月中曾在法國公映。他笑道,這是他至今所有影片中最“正常健康’的一部,談一對自然相愛的青年男女。前三部片子的人物都很想碰觸愛情,但沒有合法相愛的環境。像春花夢露因媒妁之言而結婚,和丈夫的愛情才剛開始,卻在家庭倫理的重擔下萎縮。
林正盛說:“以前台灣人的農村家庭,像我嫂子她們都很辛苦,丈夫對妻子太好,公婆會不高興,指責說不能把先生拴在床頭。春華夢露想看愛情在舊式家庭中是什麼樣子的。這不是同性戀,而是講女人之間微妙的情意,不過跨一步可能成為同性戀。’“放浪’涉及最大的禁忌──亂倫。導演說,此片純粹在探討姐弟之間愛情存在的各種可能,以及觀察其中的困境,“就算男女相愛也有困境,。

“放浪”在柏林影展放映期間得到法國很好的影評,認為林正盛感性特別豐富,處理激情的手法和關錦鵬相比則偏於含蓄。他表示這和題材很有關係,姐弟之間壓抑的感情很難公開來拍,是一種內在的狂熱,微妙的感覺扔在,但已沒有任何做愛的可能。因此與其說此片在談“亂倫’,不如說是在設法脫離這個陰影。
林正盛三月中間到巴黎真正休息了一個月,接下去的計畫包括改編李昂的“西蓮”,片名定為“月光下我記得”,可望二00三年七、八月動工拍攝。

楊年熙2003-05-18_1296字

給編者註:三月在巴黎專訪林正盛的錄音整理,尚未發表過。到坎城碰到他,看情況再補充其他。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魔戒二部曲:雙塔奇兵

◎楊年熙


“魔戒’一系列三部影片改編自托爾金的同名小說,從這本小說在一九五四年出版以來,對全球數代讀者造成很深的影響,在好幾個國家被選為“世紀之書’。所敘述的故事,一隻天下無雙的戒指,若回到打造戒指的妖魔之手,天下將整個沉淪,喪失一切自由和尊嚴。這是最典型的善與惡的鬥爭,可以轉化成各種象徵,從個人愛恨恩怨到民族存亡,延伸廣泛,難怪可以投合各種需要。二部曲:“雙城奇兵’的公映自然又是全球盛事。

這樣的題材在今天進入數據時代的電影技術下,發揮的空間更是廣大。可貴的是,在追求高品質的前提下,大量服裝配件,從所有主要演員的假髮到馬鞍,以及刀劍武器,全是一針一線手工縫製。

霍比族的長毛大腳,一雙僅能耐得住兩天的拍攝工作,總共便製作了一千六百雙。每個霍比族身上的毛髮多寡和顏色不同,全是用手工一一黏在皮膚上。

對一般的影片,道具通常是向專門公司租借,但由於片中的“中土”從未在大銀幕上出現過,每一件都得特別製造。道具師尼克維爾為了呈現這個七千年前的古老文明,跑遍紐西蘭會做提籃、陶器、地毯、酒桶、樂器等的工藝坊,還得呈現當時的鞋匠、玻璃工人和木匠…

服裝當然工程浩大,因為在“魔戒二部曲’中,有90個有台詞的角色,600名臨時演員總共匯成26000人。負責角色挑選的部門為了影片效果,很注意每個族群的特質,例如飾演艾爾弗仙人族者,不論男女都需具備運動員的體型,身高在一百七十五公分以上。奧克族要穿從頭罩到腳的長袍,體型最好比較粗壯,身高定在一百六十七公分左右…

最壯觀的兩座城堡,二部曲中的“雙城’,是用模型和數據特效聯合完成。片中最壯觀的一場戲是幽胡克哈大軍進攻若漢族,除了在丘陵上興建實體村落和碉堡,特效公司WETA  WORKSHOP建造了多種比例的逼真模型,有的以袖珍攝影機在內部拍攝細節。大量使用模型,在今天偏於使用訊息圖畫的趨勢下,這是“魔戒’獨有的特色。

故事延續但各自獨立的三部影片,實際上是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同時拍攝,這是第七藝術史上從未見過的現象。第一部“魔戒現身’在2001年12月19日開始全球公映,是年獲得最高紀錄的13項金像獎題名,最後得到4項。

導演彼特傑克遜(PETER  JACKSON)特別擅長描寫奇異的夢幻世界,不論是仙境或地獄魔障。他十七歲時發現到托爾金的小說,便夢想能有人將之搬上大銀幕,最後決定自己著手,他當然也知道,要呈現托爾金的世界,是電影史上的巨大企圖。

二部曲進一步發掘首部曲中出現的“中土’。正如飾演攜帶魔戒的霍比族矮人“弗羅多“的伊利安(ELIJAH  WOOD)所說,在首部曲魔戒現身裡,霍比族外出旅行都是集體行動。第二集中被分散開來,觀眾便跟隨不同人物走的路,影片的世界擴大了,在劇情和在視覺經驗上都比首部曲更豐富。

片中新出現的人物咕嚕姆是個電腦合成人物,他前身是在佛羅多之前擁有魔戒的斯梅果,他原是和霍比族一樣的矮人,由於貪戀權勢,被魔戒腐蝕了心靈,變成畸形人。他乾瘦醜陋,粗具人型,嗜血生食,行動如走獸,不時分裂成兩種人格,善惡交戰。在他帶領弗羅多前往魔窟,在原來的打造爐將魔戒銷毀的途中,也相當反映了弗羅多在邪惡勢力吸引下,內心的天人交戰。

2002-12-21巴黎歐洲日報/2010-06-05更新

魔戒二部曲:雙塔奇兵
法文片名: Les Deux Tours/英文: (The Two Towers
出品:2001年/美國,紐西蘭
法國公映:2002-12-18 /重映:2003-12-10
DVD影碟上市:2006-11-23/藍牙影碟:2010-04-06
片長:02:58
導演: 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演員:Christopher Lee, Ian McKellen, Elijah Wood , Liv Tyler, Viggo Mortensen, Orlando Bloom, Miranda Otto, Hugo Weaving, Cate Blanchett , Sean Bean.
法國發行公司:

影片經歷:在2002年到2004年的三屆奧斯卡中,三部影片共獲得十七項金像獎,包括最佳攝影、特效、音樂、化裝、音效剪輯、視覺特效;2004年的“王者歸來”單獨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藝術指導、服裝、原創主題曲、劇本改編、配樂、化裝、特效、音效剪輯。

電影本事:波羅莫和甘道夫死了之後,護戒隊伍分成三路。弗羅多和薩姆在艾眀姆丘陵迷失了方向,發現咕嚕姆跟蹤於後。咕嚕姆是被魔戒腐化了的一個畸形怪物,他答應將弗羅多一行帶到摩多的”黑門“前。阿拉貢、萊戈拉斯、吉姆利則穿過”中土”,朝圍城若罕前進。若罕國王瑟奧登被魔蛇的密探薩如曼蠱惑,落進邪惡法師掌控。國王的姪女奧玟看出阿拉貢是位傑出的領導人。這中間,霍比矮人族的梅利和彼潘逃脫囚禁,走進一處神秘森林,裡面全是被薩如曼所摧毀的樹精,後來成為他們聯合進攻惡魔的幫手。

文學中的絕症

癌,為毀滅而增生

◎楊年熙


弗萊明發明盤尼西林無疑是對文學的一大打擊。 由於醫學的進步, 黛玉咯血,西施捧心,茶花女瑪格麗特香消玉隕在亞蒙懷裡,從此成了文學史上的絕筆。尼采和莫泊桑所患的梅毒,卡夫卡和托馬斯曼恩的肺癆早已不是群醫束手的不治之症。不過今天的作家並不寂寞,新的世紀之害,先是癌症,繼有愛滋症。其中癌症更為決絕,甚至不必借助外力。若愛滋症可以是為“愛”而付出的代價,癌症不需要當事人負擔任何責任,它並非感染而來,只是本身細胞的自由增生。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的對策下,依然多數是無以上訴的死刑宣判。

因此,癌症非常邪門,它在中文裡的字形亦凶惡霸道,張牙舞爪。英文裡借自“螃蟹”一字,取此物形狀,蟹腿有如腫瘤周圍的雜亂蔓生,而且這種東西陰險側行,卻快速俐落。

生物體是由類似蜂巢結構的細胞所組成,由一個受精卵經正常分裂增值,有一定的生長期限,在發育停止後,便由細胞本身的新陳代謝來維持個體現有的形狀。但是有一天,不知道什麼原因,停止生長的細胞又有了分裂能力,開始目無法紀地增殖下去,在耳朵、鼻子、乳房或內臟上形成贅瘤,或以白血球無限增生的形式侵犯血液和骨髓。

這時出現了倒轉現象,身體本來是借由細胞分裂而發育生長,現在反過來成為供毀滅自身的癌細胞發展的溫床,直到飽合爆裂而後已,有如一場被動的自殺。癌症是身體孕育出來的,這種生養和反撲關係,很像希臘神話中,天王克若諾斯因為預言說他將被自己兒子推翻,而每年烹食新生之子,直到第三子宙斯在母親蕾雅設計下逃脫,最後篡奪父親王位。

其實仔細想一下,生命本來是一個結束的開始,我們一出生便攜帶著,非己所願而不斷壯大的東西,不就是“死亡“麼?生命的過程再是輝煌,也制止不了這個接近結束的腳步。一般的死亡是由於耗損,細胞逐漸消失,乃至視茫茫而髮蒼蒼,齒牙動搖,記憶衰退。癌症,相反的,是一種增殖、創造、一個積極的作為。弗利玆佐恩(Frits Zorn)很明白這一點,這位三十四歲死於癌症的瑞士作家認為,得了這個病是他此生唯一真正完成的行動。

他說:“如果可以把癌症比做點子,那麼我得承認,我這輩子有過的最好的點子,便是得了癌症。我想只有這個辦法,才讓我還來得及擺脫凡事隱忍的不幸。"

佐恩出身蘇黎世的一個富裕世家,從小接受中規中舉的良好教育,所有憂傷挫折,邪惡墯落等“太複雜’的東西概被排除在外,也不允許些微道德上的越軌。書唸得如何,他無所謂,但一路順利,獲得西班牙語文碩士學位便後開始教書。真正的生活?他沒有體會過,尤其從不知道什麼是愛和激情,不曾領略過性的歡樂。有一天,他奇蹟般地得了癌症,當他看見細胞在自己體內任意繁殖,感覺這是他平庸的一生中僅有的一個肯定因素,不禁感歎:總算發生事情了!

佐恩也從這時開始接受心理治療,他要明白自己腦子裡的各種頑念,設法治癒,以便從一個僵化的教育所形成的枷鎖中解脫出來。這個解脫過程和癌症的生長速度展開激烈賽跑,他得趕在癌症之前完成心理治療,找回自我,找會對生命悸動的能力。他是否勝得了?這是個相當玄妙的問題。他說:“精神焦躁也很麻煩,會令人非常痛苦;但這不是身體的病痛,而是心理上的,知道自己為什麼痛苦,對病人而言,反倒是一種安慰,而非增加壓力。’他也說:“我覺得癌是一種靈魂的疾病,一個長年盡把苦水往肚子裡吞的人,到頭來,只有被內心的憂苦所吞噬。"

佐恩所寫的“MARS’(火星)極具爆炸性,為文壇罕見。他既絕望又酣暢的描述,將癌症推到神化的地步,替文學開創了新的領域。

2010-06-05, 巴黎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楊年熙

托爾金經典小說首次搬上大銀幕



托爾金(J.R.R.Tolkien)在五O年代出版“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六0年代發行普及本後風靡美國大學校園,七0年代初傳進法國。越戰期間,書中的人物成為反戰英雄的象徵。台灣的政治社會環境一直在封閉之中,對此事無所聞問,大陸地區當然更等而下之。因此當這部小說終於搬上大銀幕,影片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份量之不比尋常,亦非中國觀眾所能體會。

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改編執導的“魔戒”(Le Seigneur  des  Anneaux,英文片名:The Lord  of  the  Rings)自然將原作大為簡化,僅留下故事的主線,以及托爾金作品的基本精神:並非表面看來那樣單純的善與惡的鬥爭。

英國作家托爾金出生於1982年,死於1973年,他在1961年開始的創作生涯中建立了一個幻想世界,從天地的開創、艾爾弗(Elfes)仙人的出現、九名英雄據地為王、和平相處,直到邪惡勢力憑魔法戒指的威力拼吞土地,生靈塗炭。托爾金原是語言學家,甚至替他的人物創造了一種可以說寫的語文,而這次在影片中,我們可以聽到一些這個音韻優雅的語言。

改編成影片的“魔戒”是這套故事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後一部分,上下三冊。喬治呂卡斯的“星際大戰”即是從這部書得來的靈感。故事發生在一個名叫“中土”的地區,稱做霍比(Hobbits)的矮人族(身高最多一百一十五公分)與世無爭地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居民替一百一十歲的元老比爾博(Bilbon)祝壽,在草原上張燈結綵,大開宴席。彼爾龐的老友,魔術師甘道夫(Gandalf)趕來參加,在晚會上放煙花。

這個看來安樂祥和的世界其實隱藏著危機。比爾博所以如此長壽,而且並不老化,有一個僅魔術師甘道夫知曉的祕密:彼爾龐是唯一越過霍比族生活的貢岱區邊界,到外面冒過險的人。他在這次機會中撿到惡魔遺失的魔戒,口袋裡揣著這隻戒指,他便長生不老。但是惡魔的幽靈已經開始尋找這件純金打造,上刻有咒文的珠寶,戒指本身也會感受到強大的吸引力。為了世界的太平,必須將戒指銷毀,而唯一銷毀的辦法,是將它拿到摩多國(Mordor),投進當初打造的火焰中。

人瑞彼爾龐勉強壓下自己的私心,把戒指託付給弗羅多(Frodon)。這名二十歲的年輕人在三名同伴陪同下,一路躲避九名幽靈武騎士的追蹤,排除萬難,將戒指送到艾爾弗仙人國。但曾經眼見魔戒易手的仙人說,這裡不是戒指最後的歸宿,必須把它帶到摩多國去。

弗羅多除了三名同伴和魔術師甘道夫,再得到阿拉貢(Aragorn)、博羅米爾(Boromir)、吉姆利(Gimli)和萊戈拉斯(Legolas)的協助,正好也是九人,一起朝摩多國前進。他們這趟旅程驚險萬狀,而最可怕的是必須抗拒內心的恐懼和軟弱,消除彼此間的懷疑,盡力維持住成功的信念。何況追蹤魔戒的邪惡勢力時時在設法蠱惑他們。

在特效處理之下,這部影片的魔幻效果震撼力驚人。第一部分很像童話片,但是繼續細看之下,這更是一部給成年觀眾看的影片。如果說普魯斯特的小說是在“彰顯生命的真相”,讓人看得真切,托爾金則在繞道而行,透過魔幻和傳奇來看生命,以這種方法揭開由於習慣和熟悉而蒙在現實上的紗網。他所創造的人物有各種人性的弱點,但是在緊要關頭,他們反抗強權的意志力抬頭,而從中產生力量和勇氣。托爾金人物的這些性格特點,影片以非常稱職的演員,艾利賈伍德(Elija  Wood-飾演弗赫敦)、維葛摩登森(Viggo  Mortensen--阿拉貢)、艾恩馬克蘭(Ian  Mckellen-甘道夫)、莉芙泰勒(Liv  Tyler-艾爾弗女神)、凱特布朗絲特(Cate  Blanchett--卡拉德里耶女王)等做了精彩的表現。

魔戒影片分成三集:“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法文:La Communauté de l’Anneau),“魔戒二部曲-雙塔奇兵(The Two Towers/法文:Les Deux Tours),”魔戒三部曲-王者歸來“(The Return of the King/法文:Le Retour du Roi)。

2002-01-2巴黎歐洲日報/2010-06-03更新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法文片名: La Communauté de l’Anneau /英文: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出品:2001年/美國,紐西蘭
法國公映:2001-12-19 /重映:2003-12-03
DVD影碟上市:2004-04-06/藍牙影碟:2010-04-06
片長:2:45
導演: 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
演員:Christopher Lee, Ian McKellen, Elijah Wood , Liv Tyler, Viggo Mortensen, Orlando Bloom, Miranda Otto, Hugo Weaving, Cate Blanchett , Sean Bean.
法國發行公司:
影片經歷:在2002年到2004年的三屆奧斯卡中,三部影片共獲得十七項金像獎,包括最佳攝影、特效、音樂、化裝、音效剪輯、視覺特效;2004年的“王者歸來”單獨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藝術指導、服裝、原創主題曲、劇本改編、配樂、化裝、特效、音效剪輯。

影片本事:哈比族人弗羅多.巴金斯從他的叔叔比爾博那裡繼承了一個戒指,這個充滿魔力的戒指擁有奴役全世界的力量,但只有黑暗魔君可以使 用。黑暗魔君索倫得悉,集結半獸人大軍,準備奪回魔戒,並征服全世界。弗羅多和他的朋友們決定摧毀魔戒,將它投入原先鑄造它的烈焰中;也就是位於末日山脈的索倫老巢。
一路上,他們不斷遇到索倫的爪牙黑騎士(也被稱為戒靈)的圍堵攔截,還被居心險惡的白袍巫師薩魯曼囚禁,被可怕的炎魔怪襲擊。幸有遊俠阿拉貢、精靈公主亞玟、 人類戰士波羅莫和灰袍巫師甘道夫等正義力量的保護和幫助,得以一次次地化險為夷。但真正能阻止弗羅多毀滅魔戒的,是魔戒本身:魔戒的誘惑力量使弗羅多開始產生將其據為己有的心理。波羅莫為救佛羅多而被殺,而魔戒遠征隊也因此失散分成三隊,各自繼續向末日山脈前進。

致命的姻緣

◎楊年熙

菲立普走進警察局,平靜地說:
“抱歉打擾,我殺了我太太.....”
 

     這若是小說,您也許不信。


菲立普.古桑離開法庭。



這家保險公司的員工都認得菲立普.古桑,他推門進來的樣子和接下去的動作不可能不引起注意。四十五歲,棕色頭髮,方臉上架副小眼鏡。第一次來,他神色倉皇地環顧左右,看中一位女職員,衝到她面前,雙手合十,帶著乞求的語氣說:“拜託,拜託!您的高跟鞋走路輕一點好嗎?實在太吵了,我們就住在樓下,我太太在休息呢!”女職員驚得楞在當地,菲立普臨去再丟了一句:“鋪上地毯吧,地毯!”

為了這事,菲立普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有天清晨七點,保險公司尚未開門,清掃女工被他猛然從背後鑽出來嚇了一大跳。菲立普要女工停掉吸塵器,因為他太太還在睡覺。後來,他們住的大樓前增闢四線馬路,改變單行道方向,菲立普拿著請願書上上下下敲鄰居的門,要求簽字聯署,向市政府抗議施工的噪音干擾。菲立普是甚麼人呢?一個不合群,愛嚷嚷的怪物?其實正好相反,他善良靦腆,最怕與人發生衝突,尤其,他深愛著妻子,妮柯是他生存的全部理由。妮柯不能忍受任何噪音,他便非得加以制止不可,就這麼簡單。

菲立普1983年認識妮柯的時候剛通過郵局查核員檢定考試,他那年二十六歲,妮柯二十三,在法國電信工作,兩人都捧的是公職金飯碗。妮柯頗具姿色,舉止優雅衣著大方,個性鮮明。菲立普幾乎立刻認定這是他的理想對象,前世今生的愛。妮柯呢也被這位大個子的溫順和對自己的崇拜所感動。交往幾個月後,他們同居了,妮柯和菲立普約法三章:不生孩子。因為她父親死於多發性硬化症,她絕不能將這種可怕的病傳給下一代!菲立普渴望建立一個完整的小家庭,這時也只好算了,就依著妮柯吧,而且說不定她那天會改變主意呢?1986年三月,兩人攜手走進結婚禮堂,菲立普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最幸福的男人。

新婚燕爾分外甜蜜,菲立普每天伺候妻子在床上進早餐,送他鮮花、首飾、時裝。妮柯不怎麼表達情意,沒關係,菲立普一人的夠熱的了,而彼此間也確實發揮了很好的互補作用,妮柯下令,菲立普執行,各得其所。在外人眼中看來,這是對理想夫妻,人間佳偶。卻不知幸福的表象下遮掩著一個天大的漏洞:從他們要好之後的第一天起,妮柯就拒絕做愛。

菲立普每次試著求歡,就被妮柯斬釘截鐵地擋回來。他沒有料到,妮柯的不要孩子是將夫妻間的性生活也一概屏除了的。一周又一周,一夜又一夜,他溫柔地堅持,每次都無功退卻。妮柯的“不”,毫無迴旋的餘地。這些,菲立普只好認了,嚥下去的苦水越積越多。第二天早上,他依舊替妮柯將早餐端到床上來。

不論家人親友,或看著他們努力通過內部考試逐步升等的同事, 沒有一個人想得到古桑夫婦有這樣大的一個家庭秘密。菲立普很喜歡他的查核員工作,而且對上司有一種懼怕的心理,每年戰戰兢兢地等著考核成績下來。但妮柯對兩人有很高的企圖心,在妻子督促下,菲立普於九0年代初升任督察。妮柯的喜怒哀樂牽扯著他的每一條神經,他總是生活在她的眼光變換之下,拼了命也要博得她一聲讚賞。夜裡,他激動地夢想著未來的孩子,他希望是個女孩,連名字都早想好了.....妮柯的回答卻是千篇一律的“不”!

1996年,夫妻倆在阿哈斯市中心買了一戶公寓,妮柯負責室內裝潢。如果問菲立普的意見,他比較喜歡流線型的現代感和高科技裝飾,但妮柯是不問他的,採用了純淨簡潔的裝潢,白色地毯,一無雜物,不要任何紀念物擺設,她害怕雜亂,她的人際關係也是越簡單省事越好。他們逐漸疏遠了所有朋友。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朋友們都有了孩子,圈子不一樣了,也沒有必要把菲立普的遺憾在人前明擺出來,何況這在他已成了一種老想著的頑強意念。

他們也越來越少和菲立普的家人聯繫,只有在聖誕節和復活節時聚一下,而是菲立普經常陪著妮柯回娘家。有一年的聖誕節,菲立普在飯桌上耍寶,摹仿義大利口音講話,全桌人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妮柯用手肘撞了他一下,他立刻停下來,只顧低頭吃飯。桌上人互看了一眼,這一幕使原來歡欣的氣氛突然冷下來,每個人都發現,菲立普在太太面前只是隻聽話的小哈巴狗。

妮柯在法國電信升上決策層的公關人員後工作壓力增加,常將未了的公事帶回家來做。她不斷抱怨周圍太吵,窗下的車聲,樓上樓下的鄰居.....菲立普只好到處交涉,設法制止。但妮柯沒有滿意的時候,她對菲立普的責難越來越多,兩人經常爭吵。

2007年三月底,妮柯怪菲立普不收拾屋子-其實向來整齊清潔-,兩人又大吵一架,妮柯甚至說出“分居”兩個字。菲立普和往常一樣忍氣吞聲,未再計較。數天後,他們前往圖罕,去妮柯的娘家慶祝菲立普五十歲生日,度過整個週末。預備返家當天早上,妮柯抱怨菲立普沒有準備在路上吃的三明治,大發雷霆,吼叫著說她受夠了,要離開這個“一無是處”的低能丈夫,妮柯的家人都感覺十分尷尬,認為她太過分了些。菲立普立刻跑進廚房做三明治,一直低著頭。當他幾分鐘回來時,這場爭執好像已被忘在腦後了。

(右圖:奧邁市政府和露天街市)


現在到了2007年的四月十六日,清晨六點二十分。菲立普和平常一樣先起床準備早餐。他端著放了熱咖啡、果醬和烤麵包的托盤回來,坐到床邊,輕聲喚妮柯起床。他們吃著早飯,菲立普提到該要孩子了,這是他平生最大的願望。妮柯聽進耳裡的只是他需要她,依然沒有理會他是多麼希望她點頭,多麼希望聽見他等待了如此長久的一聲“好!”

“不!” 無數次之後,這個字這次落在他們中間像塊龐然巨石,轟然一聲,菲立普感覺一股血往上衝,他忽地站起來,奔到廚房拿了把十七公分長的刀。妮柯大叫一聲,從床上跳起來,要逃出門外。已經太遲了,兩個人滾在地上,混亂中男的占了上峰,騎在女的身上,舉起手中的刀......一次、兩次、三次.....菲立普完全失去了理性,大片鮮血染紅了潔白的地毯,鋒利的刀口落在第一和第二頸椎骨之間,一下切斷了頭頸。
七點二十五分,菲立普走進警察局,平靜地說:“抱歉打擾,我殺了我太太.....”

2010年三月八日和九日,殺妻丈夫在法國西北方,加萊海峽省(Pas-de-Calais)聖奧邁市(Saint-Omer)法庭受審。事發三年後,菲立普一直說自己的罪行“十惡不赦”,但他始終無法解釋為何這麼做。檢察官求刑25年,他最後被判18年監禁,頭12年絕對實刑。他聆聽宣判後,轉身面對妮柯的家人,表示他清楚意識到罪行的嚴重性。他最終未能說出口要求他們原諒。

在大家的印象裡,菲立普生性內向老實,以他父親的話來說,屬於“淋巴體質”,反應遲鈍。幾位心理醫生在法庭上替這對夫婦和他們的家庭悲劇做了生動的描述。醫生們推斷菲立普.古桑(Philippe Cousin)經過長年的挫折和壓抑,最後的爆發有如溢滿的杯子多加進了一滴水。他所經歷的是一種“raptus”狀態,亦即“整個人被劇烈激動的情緒淹沒”。對妮柯的身首異處,醫生分析,具有一種假設象徵性,等於摧毀這個她盛氣凌人的權威。妮柯加諸於菲立普的不僅是專斷跋扈,甚至等於將他“去勢”,傷害到男人最致命的地方。菲立普的律師說:“我們不能在這裡編排妮柯的不是,但是所有證詞均指出,菲立普受到她的控制。”

為甚麼不乾脆離婚呢?何況他們本來也沒有實質婚姻關係。菲立普低著頭說:“她在我身體裡,我愛她。”

難道他們之間真像中古世紀文學傳奇中的“蒂斯丹和伊澤兒”,誤吞了注定相愛的迷藥,連死亡也分離不了?菲立普在囚室裡貼滿妮柯的照片,三年來,強烈的思念和悔恨使他體重掉了十公斤。看來終此一生,妮柯是不會放過他了。

唯一的疑點,妮柯的妹妹說,從不曾聽她說過不要孩子的話。那麼親朋之間問過他們何時生孩子嗎?

我的評論:菲立普也沒有想到求助於醫生解決夫妻問題-心理醫生或性學醫生。他顯然一切以妮柯的意志為意志,害怕一旦違背會失去她,只想用無比的耐心和愛心來扭轉情勢。但久而久之,妮柯變相地更加沈迷在她自己對這個男人的控制力之中,他的順從和軟弱,卻也使她再也走不出“不能做愛”的荒謬自我設限。她最後罵菲立普“一無是處”,可能也包含了恨他不夠剛強。
這是一個詭異的惡性循環:她選擇他,因為他順從,她厭棄他,也因為他順從。再者,”避孕法“呢?沒聽說過嗎?那麼基本上,妮柯是不願意和這個男人做愛,或者壓根兒就不願和任何男人做愛。嫁給菲立普,正因為他能順從地包容這個所有正常男人都不能容忍的缺陷,沒有想到,紙是包不住火的。

2010-06-03, 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