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所有當代藝術都是媒體藝術

文/楊年熙

藝術家們要另辟天地,每種媒體技術的發明都會在美學概念上帶出新問題。由此得以超越已知藝術類型,呈現新感知和新生活情態。



    
    “新媒體藝術”如今在中國成了流行名詞,奧運和上海世博會的運作設計固然少不了以新媒體作為工具,連千錘百煉的京劇也有人想到以新媒體來重新“包裝”,世界各地的數字藝術家對上海雙年展莫不趨之若鶩……事實上,互聯網和多媒體為藝術所用的現像早已蔚然成勢。一切當代藝術都是已有媒體的藝術。

    在現有藝術範疇之外,藝術家們總需要另辟天地,每一種視聽多媒體技術的發明都會在美學概念上帶出新的問題,大致可分兩方面,一是媒體本身的表現形式,一是新出現的媒體如何影響現有文化藝術生態。照相術發明之初曾宣布繪畫已死,但隨後的印像派等眾多流派卻恰恰是在反映照相術的物理現實,及在心理上造成的稍縱 即逝、縹緲難追的感覺。


 
     藝術家為何要借用媒體?詩人阿波裡奈爾1912年在談立體派的書中說:“讓藝術和觀眾兩相妥協。”傳統媒體能增加新藝術的傳播範圍。而新科技也改變了藝術的概念,要具“時代性”,就應超越藝術材質的品質局限。而且藝術需要“不斷創新”,要超越已知的藝術類 型,呈現受科技和媒體影響的新感知和新生活情態。

  

    藝術家們在實際運用媒體從事創作之前,都喜歡先發布宣言,說明創作動機和可能達成的目標,其中不乏理想主義草案,有的甚至超越當時的科技發展,而帶著科幻色彩。當藝術家找不到適用的工業技術來實踐創作點子時,他們便自己發明創造,讓 理想國的想像變成可感知的現實。一種新觀念從192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藝術家在工業的支持下和技術人員合作,將藝術成果導向真正的商業產品———今天的 媒體藝術找到了它的源頭。

  
  
     這個發展趨勢在二戰中斷,等到1960年代恢復時,已是“大眾傳媒”(themassmedia)時代,藝術家開始對大眾傳媒的商業目的抱有戒心,感到文化價值觀淪喪。至此,“所有   劇作家布萊希特呼吁勿讓廣播淪為單純發布消息的工具;哲學家懷特·本傑明指出,照相和電影等新藝術形式的發明,使藝術可無限復制,而喪失了其“神聖”的特 質。他們二位寄望於新媒體藝術的社會革命功能很快被強大的經濟發展和政治約束所蓋過。美國的約翰·凱奇在1951年的作品“4號幻想風景”中,將中國的“易經”和美國的現代媒體技術結合,第一個使用並非完全事前設定的媒體資訊。他將12架收音機當作樂器組合起來,“易經”的片斷則是收音機中發出的“意外聲音”。這樣,中介的媒體未變,但是感知方式變了。

     我們可以從這裡看出一種警示預言:在電視可以大量轉台、網絡任人瀏覽的現代生活中,這些媒體不斷變換著潮水般的內容,是具有多麼大的影響力!現代人如何能夠不隨波逐流,做最有效的正確選擇?

(原載上海東方早報,2006年12月04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