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中國人製造,巴黎首次聯展

沈小彤油畫

文:楊年熙

在納瓦哈畫廊見到首次來到巴黎的劉建華、沈小彤和曾浩,發現這三位替“中國人製造” (Made  by  Chinese)聯展首開先河的藝術家一方面反應了中國大陸當代實驗藝術的多采多姿,同時又有一種共同的根源,就是文革的殘餘影響。

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附近精華地區的恩利果納瓦哈(Enrico  Navarra)畫廊,和香港漢雅軒合作,四月二十六日起展出十四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分成七個檔次,從四月一直持續到明年三月,每個檔次聯合展出兩到三位畫家或雕塑家。

納瓦哈畫廊關注的重點是世界當代藝術和現代人生活的關係,過去曾經到台灣和香港主辦過夏卡爾畫展,以及將台灣雕塑家朱銘介紹到巴黎來。法國奪得冠軍的世界杯足球賽曾是它前年很轟動的一次展覽的主題。但是像這回如此長時間、有系統地大規模介紹中國青壯藝術家,還不曾有過。也等於公佈畫廊近年來發掘亞洲藝術的成績,同時展現他們今後更遠大的抱負。參展的十四位藝術家是:沈小彤、曾浩、谷文達、隋建國、王子衛、余友涵、馮夢波、毛旭輝、張小剛、邱志傑、吳山專、劉煒、趙少若。

劉建華念大學(景德鎮陶瓷學院)之前,在這個陶瓷聞名世界的地方做了八年瓷器工匠,塑造觀音羅漢的豐富經驗使他掌握了處理這種堅硬易碎的材質的技巧。從一九九四年開始,他將這個很“中國”的材料運用在雕塑上,以它的光潔平滑做為人的肌膚,配上中國服裝,特別是象徵政治和權利的毛裝,和象徵女性的性感幽雅的旗袍。前者一式一樣地隱蔽身段,男女通用,造型僵硬單調,口袋特別多,以實用性為重;後者則將女性曲線盡量展現,而且襯托出豐潤微婉的韻致。


這個劉建華中文畫冊的定名所稱的“瓷性的肌膚”(右圖),他說,是在表現他個人對旗袍形象的愛好,應該也是他對中國傳統女性,和過去穿這種服裝的時代的一種嚮往,其中當然也有來自生命底層的性意識的躍動。這裡令人想起一位作家在文革時期,將過世的母親唯一的一張照片燒掉,因為她在上面穿了一件花旗袍。

沈小彤來自中國三大美術學院(中央、浙江、四川)中的四川美術學院。他也是搖滾樂手,這次展出的系列巨幅人像卻顯得安靜而平淡,色澤極淺,似乎隨時會飄散消失,反而更使人想去捕捉。看來油畫的寧靜致遠,是他在經過搖滾樂盡情的發洩後的歇息時刻。他說,音樂使他會友,繪畫使他孤獨,前者宣洩他的焦慮,後者幫助他沉思。這種淡和疏離的感覺也是在追尋中庸的理想,凡事淡然處置,個人修身養性,整個大環境不也就跟著太平?

他近年的油畫系列稱作“誘惑日記”,他認為,每個人所做的事是因為有一個誘因在前,說不清楚是什麼,但是多少有一種感悟,他想借藝術表現的便是這種感悟。他的人像以頭部為重,淡黃色的皮膚,隱去色澤的頭髮(因為會變色),將黑色的眼珠特別突現出來。同樣極淡的背景被略去,有時輕輕飄過一筆,似花非花。他的淡遠顯然不是消極的退隱,而是對自我認同的深刻省視。

北京中央美術學院的曾浩笑著說,他不會講自己的畫。他掛在畫廊櫥窗內的巨幅,大紅的底色,零星散置(或飄浮)著幾件桌子、椅子、台燈、床櫃等日常起居基本用品,都很小,像似洋娃娃房屋中的擺設,下邊隔得老遠規矩地立著一個小小的人。


這幅畫立刻抓住了行人的眼光,很奇異地令他想起童年,那幻想擁有自己的房間,甚至屋子,不斷在紙上描繪桌椅床櫃的孤獨。畫家刻意描繪的是一個私密的生活空間,但是標準化的家具用簡單的線條勾勒,飄散在沒有景深的單色背景上,好像同時又在逃避對一切固定的東西的依賴。他說,人和物件的關係很耐人尋味,物質本來是為人所用,人後來卻會為它所困,多了牽絆,失去了絕對的自由。

國際藝術界注意到中國當代實驗藝術的多采多姿是在九0年代初期,天安門事件之後不久。經過長年的壓抑和沉默,藝術家們表現出來的狂妄急躁,甚至粗魯放肆,令西方觀眾感到不安,同時又深受吸引。中國藝術家們很快接到國際上各方面邀請,因為他們不僅有一種來自東方的異國情調,也代表新的藝術衝動。現在幾乎所有重要的展覽都希望有中國藝術家參加。納瓦禾畫廊為此次聯展出版了一本大紅色封面的豪華畫冊,它的前言中說,當中國大陸的竹幕逐漸拉開時,中國藝術的神秘跟著消退,這個一般認為難以理解的表現方式,必然將給世界藝術界帶來不斷的驚喜,和新的氣息。

2001-04-28巴黎歐洲日報/2010-10-30更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