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亞維儂外場,台灣團隊開闢舞台


2008年亞維儂藝術節報導


文:楊年熙



亞維儂藝術節是個當代形式的戲劇櫥窗,它的外場「OFF」,則是舉世無雙的巨大開放劇場,歡迎所有團隊自由參加。「我曾到過」,幾乎可以做為一個劇團的「大名片」。現在當地業者擔憂達到飽合,呼籲開闢其他平台,劇場人則照樣趨之若騖,即使法國各地區議會和省政府近三年來的左派文化政策,亦以之為現成的補助目標。

台灣和亞維儂早有淵源,一九九八年時,亞維儂內場「IN」邀請台灣為榮譽嘉賓,這座中古世紀古城裡到處聽見台灣人說話的聲音。吳興國「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以及國光劇團,朱陸豪挑大樑的「美猴王」在近二千個座位的榮譽院滿座演出。媒體報導集成七、八十頁的資料,包括所有法國大報,評林麗珍的「醮」「如此之美,只應天上有」,「優人神鼓」「對平衡均勻的追求感染了觀眾」……

之後的九年中,除了「上默劇」後五年以個人名義單獨參加,亞維儂好像和台灣越離越遠,內場演出已成為一個飄渺的記憶,幾乎事不關己了。二00七年,經巴黎台北文化中心前主任劉俐提議,台灣六個團隊到亞維儂外場來「闖盪」。現任主任陳志誠不辭勞苦,繼續推展。

在亞維儂效應之下,「優人神鼓」和「醮」(以及後來的「花神祭」)至今在法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經常應邀巡迴演出。今天的「OFF」再將台灣劇團引進「IN」亦未可知,或者為策展人看中,展開其他演出計畫。

今年八百一十八個到亞維儂OFF來的劇團無不抱著這種心願,一來這裡策展人雲集,再者,亞維儂的觀眾(去年近四周中有七十萬入場人次)求知欲強,教育程度普遍偏高-從藝術節期間書籍的出售和研究講座的成功即可看出。他們有包容各個地域的眼界,也有見多識廣的鑑賞力。因此,亞維儂是劇團的試金石,強者的競技場,有領受批評的胸襟,就有更上一層樓的希望,當然,得到此地知音的掌聲,就蓋過一切辛勞了。

在台灣文建會的輔助計畫中,今年有三個團隊連續第二年前來,總共五個劇團特色明顯,互不相同。其中資歷最淺,成立於二00六年的「8213肢體舞蹈劇場」發展的空間和潛力均大,在這頭一年受到的批評亦多,卻也正反應他們嚐試的「藝術多元結合」,確實可以深掘,代表了台灣劇場的探險精神和勇氣。
「沙丁龐客」小丑默劇「一個人的晚餐」觸到了未婚現代都市女性的普世通性,離開嚴肅路線自我嘲諷,更是藝術的一個重要疏導功能,很易引起世界各地觀眾共鳴。

「河床劇團」的「米之焰」,一貫展示舞台變化的神秘,真正將這個「發生地點」藝術化,和在亞維儂歌劇院演出的「IN」場大戲「我顫抖」(Je Tremble)有異曲同工之妙。「上默劇」以西藏度亡經「中陰得度」為題材,大膽地用戲劇詮釋一種宗教信念和哲學思想,舞台的可看性則得自演員的投入,和藏族儀式中的艷麗色彩。「差事」劇團演出「影的告別」,從民眾戲劇和社會關懷之中,讓亞維儂人窺見台灣人的歷史包袱,以及展望未來的決心。

圖片:亞維儂藝術節期間的街頭宣傳。(楊年熙攝影)





2008-07-14/原載巴黎歐洲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