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老人家發言得謹慎-從李家同,王建煊被網民圍剿說起。

文:楊年熙


最近臺灣網路上圍剿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家”。臺灣前清華大學校長李家同教授後來澄清,他和雅虎奇摩網友對談時所說的“大概只有笨蛋才會去看PTT”,以及“成功的人是不會看Facebook的»,其實只是希望學生每天多拿出時間來“唸詩詞、歷史書,或看國際新聞網站”,而且他並不知道甚麼是“批踢踢”.......

雖說我們看事情不能斷章取義,要顧到前後文和說話當時的環境,但李教授這兩句話翻來覆去怎麼看還是那個意思。令人驚詫不已的是,他承認不懂,為甚麼不先弄懂了再在懂的人面前談呢?身為後生景仰的前輩,他這種態度首先給了一個很壞的榜樣:不寬容和不民主。他也說:“為甚麼要重視網友的看法?網路評論絲毫不能代表民意,硬要去管這種事不厭其煩”。在網路勢不可擋的今天,這類言論不僅透露他的無知,尤其是個製造矛盾,阻礙進步的絆腳石,被圍剿也是應該。當然他不在乎,因為對網路活動,從部落格(博客)到Facebook,他只看到大廈的影子,而未見大廈本身,見不到,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忽略(和輕視)。他不了解網路的多元、部落格和面書的多樣功能,以及若要批判的話,真正的問題所在。他舉自己讀報習慣為例,希望同學們多看書,也沒有想到平面報紙和網路越來越密切的依存關係,可能亦未聽說新聞報導正在進入data-journalism時代,亦即讓讀者獲得大批未經記者編寫的原味資訊(數字、日期、人名、地名、統計......),如WikiLeaks(維基洩密)的情況。

其實,潮流不可逆轉,應該教年輕人的,不能光是“少上網,多讀書”,而是如何應用網路、如何快速找出有利於學習的資訊、如何分辨是非好壞、如何分析評論,以及養成客觀包容的習性,總之如何駕馭文字和資訊,以及善用時間,而非一句“只有笨蛋才上Facebook” 的笨話所可概括。而這些本來就是應該在學生時代獲得的本領。

網路是我在新聞工作上的工具,想走出孤獨時的門戶(孤獨很珍貴,生活中必不可少)。我一方面由於工作的關係多年有習慣每天翻閱數份報紙,也算得上大閱讀者,沒有仔細算過,平均每週看完兩本書是至少有的,經常數本同時看,依據心情輪流調換。總之手上永遠有書在讀著,從小說到社會學,從歷史和傳記到犯罪學和刑事案件調查,都覺得十分有趣,像有位好友時刻相伴。書的選擇是從網上來,想了解某個問題時所連帶出的書單。家裡書已成災,必須節制,本本都買來看也負擔不起。我先去圖書館借,實在想收藏了再上網比較價錢購買,而且買舊書(往往和新的一樣),可以找到打九折以上的。因此,我算是符合李教授期許的“好好讀書”,卻又和網路分不開。而且若不是開了Facebook,我遠居海外,可能也就錯過了李教授那樣顢頇的話了。

再是老人家說話也得持平,尤其必須意識到很多東西自己跟不上了(有學習之心更好),慎防陷入偏激。凡事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否則好心變惡意非常可惜。

監察院院長長王建煊去年十二月一日在臺灣宜蘭大學演講,說“大學生蹺課去打工,賤賣人生的黃金時間,實在笨死了”。又是一位用心良苦的老人家,也一樣說話欠斟酌。面對反彈聲浪,他表示本意是勉勵學子善用讀書時間,爭議的部份要求大家“不要在錯誤的基礎上去延伸”,以及“我講的原則絕對沒有錯”,又說:”你要去挑那個的話,話又不完全“,然後透露自己在大學時期也曾因家庭因素打工,在餐館端盤子。

到海外來念書,我們當年都有打工的經驗,重要的是不能讓體力透支,到唸不了書的地步,而且打工只能在上課之餘,譬如寒暑假或週末。就巴黎大學的情況,你不上課,報告交不了,考試通不過,就只有走路的份,那麼打工的目的也就失去,或者乾脆棄學賺錢。臺灣大學生很多必須打工,學費過高問題已在爭論中,這裡暫且不談。感到奇怪的是,為甚麼社會要人公開講話不能一次把話說完,說清楚,開口前不能多思慮一下措詞?想下猛藥,刺中要害嗎?說話是門藝術,道理需要整理才表達完善,否則詞不達意,等被圍剿了再來解釋,不是很累嗎?何況原先說出口的話,再怎麼解釋也永遠抹除不掉的。

巴黎,2011-0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