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法式足球熱,多餘的種族情節

◎楊年熙

1998世界杯,義大利-法國,利扎拉祖的美麗鏡頭。


法國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的足球場上輸的不光是球,還輸掉了一個國家的形象。球員辱罵教練,集體拒絕受訓,這個曾經的足球大國成了全世界笑柄。球員黯然回家後,國內的爭論未息,而且很快撩起種族情節,扯上球員們的血緣和祖籍。六月二十五日,三十多人甚至到法國足球協會大樓前示威,高喊“阿爾及利亞不是法國”,“我們要信仰天主教的白人球隊!” 帶領藍軍拿下1998年世界杯冠軍的席丹(齊達內)祖籍阿爾及利亞,法國代表隊黑人球員占大多數,這件媒體未多報導的事故含意明顯,以很粗暴的方式將不好言傳的心病給張揚出來。示威人數不算多,但有多少人在暗中喝彩?

歷史學家又站出來耳提面命:“從一開始,足球就是選擇性移民的產物!” 但是人們的記憶淺短, 成者王敗者寇,十二年前,大家將席丹的弟兄們看做種族融合的成功典範和象徵,今天,國腳球員出身移民聚居的敏感郊區( 阿內爾卡、埃夫拉、亨利、阿比達),黑色皮膚,又被指為“沒頭腦、不顧大局,沾污國家形象” 的原因,“本來素質差嘛!” 法國國家代表隊1930年就有入籍的外國球員,1931年出現第一位殖民地的黑人球員。1955年禁止外國球員參加比賽,以便促進本國足球發展後,球會紛紛到殖民地挖掘人才,發現黑人球員的“直覺性反應,天生運動員體型”,可以為法國足球帶進致勝的生力軍。然而,從一開始,也懷疑這些球員對第二祖國的忠誠。

這次又出現的愛恨交集矛盾,仔細對照今昔,其實和1998年的勝利脫不了關係。當年的冠軍球員(1998世界杯和2000年歐洲杯)這段時間嚗光率極高,除了布朗(Laurent Blanc)將出任法國國家隊教練,在對巴西的3:0光榮決賽中射進第三球的珀蒂(Emmanuel Petit)和有鐵板後衛之稱的利扎拉祖( Bixente Lizarazu )在電台和電視上以體育顧問身份擔任評論。其他多位球星亦被各方徵詢對南非罷訓事件的意見,冠軍一代已擁有媒體影響力,布朗出任教練,他們也表示“願意協助,等待召喚”。

2010南非世界杯,法國啦啦隊拼出“羞恥”標語。

值得研究的是, 在種族共榮問題上,1998年的勝利不論有多少正面效果,卻也是這個問題尖銳化的來源,因為冠軍功臣們,特別是兩位黑人球員亨利和杜哈姆,要利用自己的聲望致力於貫徹種族平等。對球員的公開種族歧視開始於1996年,義大利啦啦隊在場上對拿到球的黑人球員做猴子叫的一年,亨利或杜哈姆的怨氣其實已憋了許久。奇怪的是,他們越是在法國土生土長,不平而鳴之心越強,亨利自己也使用“種族”一詞,表示二十歲後開始有“尋根”的迫切需要。球員的“根”被提出來,一是媒體宣揚造成的壓力,再者他們的祖籍國也要將榮耀據為己有,齊達內2006年被安排回阿爾及利亞訪問“父親的故居”便是一例。

1998年後,齊達內成為法國最受愛戴的人物,但是杜哈姆認為,當時的種族融合口號其實虛假,掩飾了社會真相,反而阻礙對問題的思考。金髮碧眼的珀蒂也認為強調種族融合多此一舉:“在足球場上,皮膚的顏色沒有任何關係。”  今天到足協門前示威的一類法國人大概覺得黑人球員“不識好歹”,溫和些的認為是他們不願融入。其實,黑人球員(和其他運動員)的貢獻再是輝煌,法國人從來沒有切斷“人種特性”的看法,在所謂的讚美背後,不過是“可教化野人的傳奇”。南非世界杯開始前電視四台播放的一套紀錄片,以及在移民史紀念館從五月展出到十月中旬的“足球與移民,交叉的歷史”,均指出了這一點。

至於此次的罷訓事件,臨離開球場時表示要爆料的亨利、埃夫拉或馬盧達,乃至七月二日在國民議會閉關答問的教練多梅內克和法國足協主席艾斯卡萊特斯,最後等於甚麼都沒有說,並一致否認體育部長巴施露(巴切羅)“流氓頭子壓制受驚嚇小孩”的說法。珀蒂和利扎拉祖在電視上要求真相,“讓布朗以後可以放手做事”。以高級知識份子為讀者對象的世界報所做的民調,則有53%的多數認為“國民議會有別的要緊事,該歸足協的歸足協”。國際足協抗議法國政府“干涉內政”,甚至以取消法國分會FFF威脅。法國政府從不過問FFF的經費和人事,但是在球會純粹以賺錢為目的,和打通邊界後致使球員轉會酬勞暴漲上有話要說,也不能輕易放棄足球管理上的勢力較量,這次則以“國家形象受損”為口實。

但在這一切之外,球員的運動精神真的敗壞了嗎?他們集體罷訓,自視為一種內部團結,完全沒有從“違規”和“不負責任”上去想,這種概念上的偏差和體育精神的鬆弛,不是有亨利的”手球“讓法國躋身世界杯的前例?亨利承認用了手:“裁判未說話,應該去問他”。裁判是會有遺漏的時候,但球員自己心裡清楚,歷來只有極少數自我檢舉,為甚麼?因為高度的集體利益文化壓過了道德價值,亨利當時若不繼續踢球,隊友怕也不會原諒他。

 2006年世界杯決賽,席丹紅牌離場,法國金杯流失。

價值判斷模糊了,席丹在2006年世界杯決賽場上頭搥義大利球員,在一片驚愕中,希拉克總統率先說“法國人民原諒你”,不滿的情緒暫時被壓了下去,但認為這位金球得主不該在那樣一個關鍵時刻失控的看法從未消失,今天法國球場失利,這股酸水便又冒上來了。精神堡壘的動搖難道不是從那時開始的?與其在種族問題上糾纏,不如從人的通性上去看事情,離真理應該更近些。


 2010-07-03,巴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