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 2006-7-18 8:59:00
作者:楊年熙
全世界在電視機前收看世界杯決賽的觀眾有多少,恐怕沒有確切的數字,不過至少現場是有准確統計數字的,7萬人,像個喧嘩沸騰著的巨大鍋爐。但這一切,在那宿命的一秒鐘,齊達內(席丹)毫無知覺,他耳邊唯一的聲音,是意大利後衛馬特拉奇惡毒的咒語,像巫師的毒針刺進他最敏感的神經末梢。他一頭捶向“巫師”的前胸(對方比他高了7釐米)。這個電影中必定加上碰撞音效的動作,在他,只是被耳中轟隆聲蓋過的一記悶響。他在第18屆世界杯決賽中,在個人國際足球事業結束前的最後10分鐘,帶著億萬人的美夢自殺,是什麼讓他這樣不顧一切地豁了出去?
這時我想起他曾說過:“我很內向,很敏感,一點小事都會傷害到我。”當時他28歲,坐在花園的一棵樹下,用西班牙語接受電視台訪問。法國隊剛贏得歐洲杯冠軍,兩年前的第一座世界杯金杯更是實至名歸。齊達內帶著靦腆的笑容又說:“小時候家裡很苦,不是經常有肉吃。這樣很好,我到今天都是個樸實的人,不論經歷過什麼……”
齊達內公開說話總是非常簡短,他知道自己沒念什麼書,所以很小心地在用詞上加以規範。這麼清楚的自我意識,也顯出他這個人的豐富性,以及深沉的民間智慧。由於他有修辭和辯論上的障礙,平時話很少,一旦出口,反而擲地有聲。他的好朋友,1998年世界杯冠軍隊友杜卡利說他很會“聽人”說話。多聽少說和多想,日久便醞釀出語言的力量。
法國正在上映一部今年在戛納影展入選觀摩片的紀錄片“齊達內,21世紀畫像”,該片用17架攝影機拍攝他2003年4月23日在西班牙球會聯盟賽中,代表皇馬出賽的全過程,他最後也是被罰紅牌離場。影片用字幕打上他自己對此的評語:“神奇的事情其實靠極少的東西在維系,少到幾乎什麼都沒有……”
在發生世界杯決賽場上的頂人事件後,齊達內在片中的另一句旁白便分外震耳:“比賽中間,我只聽到某幾個單獨的聲音,有人的椅子嘰嘎作響,有個人在咳嗽……”紀錄片中攝影機的鏡頭緊挨著齊達內,我們聽見他的咻咻鼻息,看見他沿著頸脖留下的汗水,以及他四處搜索的銳利眼光,樣子更像一頭狩獵或格鬥中的野獸。因此馬特拉奇的咒語在他耳鼓中加倍擴大,直到完全無法忍受的地步,必須即刻加以制止。
齊達內缺乏專業運動員的冷靜?在這場對意大利的決賽中,他開場得分的點球,是采用了以捷克球員名字命名的“巴能卡”踢法:球不是直接射出,而是撫摸後提起,以勁道不強的拋物線方式踢在球門橫梁上,再彈回地面,落在球門線內。這是一種需要高度技巧、充分自信的踢法,當然,也需要絕對專注和冷靜。進球後,齊達內有張照片留了下來,他右手高舉,食指伸出指天,姿態優美有如摘星的舞蹈家……他正和史上世界最佳球員並駕齊驅,尚不知命運之神已在偷窺……
齊達內7月12日在電視節目中被問到這一球,他笑道:“我想讓後人記得,”然後好像說溜嘴似的立刻糾正:“用別的踢法只怕進不了球。”這位常被朋友指責“謙虛過度”的天才球員,在這裡不經意地流露了他的自信和驕傲。
(右圖)齊達內進球後
馬特拉奇承認事發當時辱罵了齊達內,他說因為齊達內“態度傲慢”。法國隊進球後15分鐘,意大利隊用頭頂進一球回復平手。頂球的正是身高193釐米的馬特拉奇,他躍起接球時,左手看似壓在前面的法國隊球員威耶哈的肩膀上。後來法國隊應該有第二次門前點球的機會,但裁判沒有叫停。據說齊達內和馬特拉奇間的緊張在起正面衝突前已持續了很久。
齊達內是第二代的阿爾及利亞移民,出生在馬賽,成名後一直被推崇為移民融入的楷模。7月9日被罰紅牌離場後,他僅表示是因為馬特拉奇挑釁,用“很嚴重的話”罵他,後來齊達內表示,馬特拉齊用語言侮辱了他的母親和姐姐。但是,像他這個等級的球員,事情的嚴重性就不能只在個人層次,必得達到舉國攸關的層次不可。因此唇語專家從馬特拉奇口中念出了種族歧視的內容,而法國極右派政黨領導人勒彭指出,法國出賽世界杯的足球隊中絕大多數是黑人和阿拉伯人,根本沒有代表性雲雲。即使齊達內之怒是因為他心愛的家人受辱,而在他祖先的文化中,榮譽就是生命,但因他而起的種族歧視和多元法國等的大辯論也還遠沒有結 束。
希拉克是第一位有胸襟為歷史道歉的法國總統,從貝當政府解送猶太人進納粹集中營,直到殖民時代的奴隸制度(今天移民問題的源頭)。他也是個對亞非文化有很深研究的大球迷。因此當足球現場的政要們對齊達內紅牌事件拿不定立場時,希拉克當即慨然表態,感謝齊達內對足球和法國的傑出貢獻。次日在總統府招待全體球員,他致辭時再長篇單獨表揚這位法國隊隊長,誇贊他的人格優點。民意調查也顯示,61%的法國人“理解”齊達內為何這麼做,也願意“原諒”他。
紅牌事件三天後,齊達內容光煥發地出現在電視中。人們以為冠軍已死,他卻正回來。滿身汗水和污泥,垂首步入更衣室的那個背影已然遠去。
席哈克總統接見球隊,和齊達內的招呼方式。
巴黎《世界報》評論紅牌遺憾時引用西諺對照:“一個自由人不受任何事務束縛,甚至可以包括榮譽在內。”但是,齊達內的榮譽觀顯然和足球賽上的榮譽觀不同。何況,研究了對方心理弱點,借故挑釁,侮辱對方無辜的家人,更算不得公平的體育精神。
(作者系聯合報系《歐洲日報》主編)
來源:東方早報
在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回顧,法國隊今天既輸了球也輸掉國家的形象,運動精神的式微,責任心之薄弱,齊達內的頭搥,以及亨利在本屆世界杯篩選淘汰的“手”球,難道不是裂隙的開口?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