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十七歲的單車


王小帥的城市寓言


中國青年導演王小帥的新片“十七歲的單車”看起來好像涵蓋了戰後意大利的“單車失竊記”,和現代中國電影裡城鄉之分的主題,卻也既非德西嘉的新寫實主義,也不是張藝謀的“秋菊打官司”,不如說將單車當作一種藉口,透過這個長期在大陸被列為財富“四大件”的交通工具,描繪現代中國大都市的許多現實,帶著寓言的味道,並未將現實嚴酷的一面揭露到底。

單車對許多大陸青少年而言,已不止是單純的交通工具。有變速裝置的越野車在他們手上是社會地位的象徵,追女孩子或交結朋友的必備之物。玩弄越野車的功夫不僅可以得到漂亮女孩的青睞,而且會被尊為幫派老大,有如西方的飆車。

但是對於來自農村的小貴(崔林飾),這是他謀生的工具,也是他在成人世界裡追求社會階級升等的希望。他剛從鄉下來,很快在“飛達快遞公司”找到了送信的工作。公司分配給他們一人一輛全新的變速單車,一套制服。單車等於先借後買,等他們賺夠了錢,車子就是自己的。

小貴滿心歡喜地騎著車穿過北京的大街小巷,從汽車和單車及板車搶道的多線大馬路,到老城區裡迷魂陣似的的弄堂巷道。飛馳的車輪伴隨著他進軍這個大城市的滿懷熱忱。他拚命苦幹,在一個小本子上寫了一個個“正”字,記錄自己的業績。

但是當他認為已經達到取得單車的業績時,公司卻不承認,說還差七十塊錢。他只好嚥下這口氣,繼續苦幹,單車卻在這個關頭上失竊了。他傷心之際耽誤了送信,老闆要解僱他。他流著眼淚保證,一定把車子找回來,請老闆保留他的工作,他做得很好,不甘心就這樣失業。但是在北京要找回一輛失竊的單車無異於大海撈針。小貴卻有他鄉下人的固執,而且他說,他在車子上刻了一刀“做記號”。

我們比他先一步發現,車子是在一名和小貴年齡相仿的中學生小堅(李濱飾)手上。單車是小貴生存之所繫,對於小堅,則是他多年的夢想,在擁有的滿足中包含了對父親屢次食言的反抗。父親能力有限,又要顧到再婚後所生的妹妹。小堅考上了北京一所有名的重點中學,但由於家境關係,依然比不上周圍的一幫玩伴。我們後來知道,他從家裡偷了五百塊錢,買了這輛贓車,每次回家偷偷將車藏在弄堂口。

小貴發現自己的車以後,劇情步調突然加快,凸顯出許多對比:雙方的搶奪,青少年幫派的打鬥,尤其最後數輛單車在老城區的巷道裡風馳電掣地穿梭,下棋的老人,抱孩子的祖母,打瞌睡的老太太卻不為所動。
古老的中國和這個劇烈行動中的年輕人的世界兩相交錯,卻不相涉。鄉下的小貴和城裡的小堅儘管各有所思,相互為敵,兩個少年人的固執和堅持則一。小堅周圍給他幫腔的“好漢”們其實也不是他們所誇口的那樣凶狠,看到小貴抱著單車死不放手,折騰了許久,最後讓兩個單車的主人自己決定輪流用車,一人一天。
當小堅和小貴由換車用而接近時,小堅的女朋友沒能諒解他因單車所引起的煩惱,家境富有的她說:“再買一輛就是了嘛!”最後和他斷絕來往。失去了女友,可能也使得小堅較能體諒小貴對擁有車子的珍惜,而且現在他也沒有炫耀的必要,感覺“不再需要車了”。在一場小貴被冤枉捲進去的激烈打鬥後,他揹著被砸壞的車,走過北京街頭,像耶蘇揹著十字架……

王小帥的這部很動人的影片最大的魅力在於拍攝手法的求真,經常是在很亮的陽光下,澈底呈現人物的姿態表情。主要人物的深度逐漸顯露,緊密牽引著觀眾的注意力。至於背景上的城市,導演充分利用了它的空間和光影,劇情隨之鋪展,時而荒謬幽默,時而晦暗地揭露社會悲情。

楊年熙,2001-02-14巴黎歐洲日報/2010-03-13更新


十七歲的單車
英文片名:Beijing Bicycle (法文同)
出品:2001年/中國、臺灣
法國公映:2001-04-25/影碟DVD上市:2003-01-22
中國公映:2001-04-25
片長:1:53
編劇:唐大年、徐小明、焦雄屏、王小帥。
導演:王小帥(Wang Xiaoshuai)
演員: 崔林、李濱、周迅、高圓圓。
法國發行公司:Pyramide Distribution
臺灣出品公司:吉光公司(Arc Light Films)
影片經歷:2001年第51屆柏林影展銀熊獎(評審團大獎)、最佳新進男演員獎(崔林、李濱)。第38屆台北金馬獎11項提名。
*導演王小帥於2010年2月24日獲頒法國騎士勳位。繼以下中國和臺灣電影導演之後:張藝謀(1993)、蔡明亮(臺灣,2004)、姜文(2004)、賈樟柯(2004)、王兵(2006)、侯孝賢(2008)。鞏俐是唯一獲此榮譽的中國演員(1998)。

影片本事:小貴從農村來到北京打工,騎自行車送快遞,每送一趟可賺十塊錢,打算掙夠六百塊錢後,買下這輛公司借給他的銀色越野自行車,就在他快要攢夠錢的時候,車子丟了,後來發現是小堅在騎著。小堅家中貧寒,父親屢次違背給他買輛單車的承諾。他偷了家裡的錢去買輛便宜的二手車,而這輛車正是小貴失蹤的那一輛賴以維生的愛車,於是開始了他們之間爭奪單車的故事。
影片背景:臺灣影評人焦雄屏經營的吉光公司推出有關城市生活的“三城記”電影系列,“十七歲的單車”為其中一部,其他五部是臺灣導演的“愛你,愛你”(林正盛導演)、“藍色大門”(易智言)、“流浪到淡水”(徐小明),大陸導演的“上海寶貝”(賈樟柯)、香港導演的“人民幣找換”(余力為)。“三城記”系列旨在結合兩岸三地精銳導演,為二十一世紀華人社會樹立新形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