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

陰陽調和,中國自古性愛觀。

  
中國人關心兩性平衡,從而產生強烈的生命力,
得以歷經劫難,維持民族和文化於不衰。

文:楊年熙

中國古代宗教觀念對中國人的性思想有一定的影響,這些宗教觀是中國人性愛的根本,一直流傳到今天,它反映在春宮畫中,則形成了異於西方的獨特藝術形式,甚至也和其他亞洲藝術不同。

古代中國人相信宇宙存在著支配宇宙的二元力量。“易經”用陰陽代表消極和積極,將男女性交喻為陰陽相調,認為是一切生命的基礎,和天地並論:“天地不停混合,賦予萬物以形體,男女的性結合,賦予萬物以生命。”後代的性愛指導書便在這個觀念上觀察,以致中國醫學雖然缺乏解剖學上的根據,卻對心理分析有非常切合實際的結論,特別是將男人和女人的性體驗分別用水和火來比喻。

到了周朝末葉,老子的“道德經”主張歸真返璞,與自然力量合而為一,以便人人得享幸福長壽。莊子進一步把神秘主義發展為崇高的理論。道教徒追求肉體不滅,講究飲食,有做各種鍊金術和性的實驗,希望發現生命的靈藥仙丹。他們認為女性的肉體藏有煉金書上必不可少的要素,新生命又來自子宮,因此對女性非常崇拜。這種觀念後來被儒家改變,孔子不信神秘學,倡言女性絕對比男性低劣之說,不過依然承認在性關係上,幸福的秘密掌握在妻子的手中。道家和儒家是中國人生活和行動的兩種思考模式,二者交互組合,形成他們的世界觀和生活型態。

周朝以後便不斷有許多性生活指導書,指出適度正確的閨房之樂有益健康,又很強調丈夫令妻子快樂的重要性,文學上也有相關反映。“詩經”和“禮記”頌揚夫妻結合,但附帶禮節規定。司馬相如的“美人賦”則是有意識地在散文中處理性愛題材最古老的例子。其中所用的“定脈”一詞,常被引用來證明性行為的良好效果(使血管鎮靜)。古代中國人相信性行為可解除神經系統緊張,使血液循環正常,其實附和了今天的科學實證。

元朝戲曲“西廂記”和“琵琶行”都以愛情為主題,對性行為有細膩的描繪,詞藻華麗冶艷不俗,達到情色文學的最高峰。這是因為在異族統治下的文人對讀書和求得一官半職斷了念,便轉向大眾娛樂發揮文采。在同樣逃避現實的動機下,“欲知後事,請聽下回分解”的街頭說書形式開始流傳,將過去的文言改成口語,而為後世長篇小說奠定了基礎。

明朝的“素女妙論”和“黃帝論性愛及生子之道”,是將古老的“素女經”、“洞玄子”等性愛指導書摘錄片斷組成,開始有插圖。其中指出,黃色是肥沃大地的顏色,日和月結合的日子是為“黃道”,現代的“黃色書刊”當是借用於此,儘管意境懸殊。明朝小說“金瓶梅”、“肉鋪團”再給性愛場面的插圖提供大量空間。

明末的江南才子們世途失意,生活在風花雪月之中,對抗末世風潮,隱居山林,研究佛教和道教的大有人在,也有許多沈溺官能之樂。後者寫的小說將過去的指導書中促成健全性生活的率直句子變成挑釁禁忌的文句,吸引尋找刺激的讀者。

直到明朝中期,高級的性愛畫家都讓人物穿著整齊,用暗示來傳達性愛和慾念,如草地上交尾的小動物,人物在一旁觀望等,又用刺繡代表女性的多情,沈浸書本代表男子的慾念。到了明末,這類春宮畫卷再也無法滿足江南的頹廢士人,他們在色情小說中酣暢地描述裸體之美,便要求更寫實,尺幅更大的插圖,以畫出正確的體位。最早改良裸體畫的是著名的唐伯虎,他顯然用自己所愛的女人做模特兒。大畫家仇英數年後也開始依循這個先例。

其他藝術家紛紛摹仿唐伯虎、仇英和二人的弟子們的作品,同時在彩印版畫中不斷精進,使得中國的彩色印刷達到完美。有人開始製作符合他們高度美學要求的性愛畫冊,加以精緻裱裝。據推測,這種特殊藝術出現在1570年到1650年中間,前後不過八十年,卻建立了無以倫比的高水準。最有名的畫冊有“勝蓬萊”、“風流絕暢”、“鴛鴦密譜”、“繁華麗錦”、“江南銷夏”等。

中國人原對性懷著崇高的敬意,從不將之和罪孽聯想在一起,和西方基督教的原罪觀念大相逕庭。但是滿人征服中國後,中原漢人失去政治上的獨立,便在自己的家庭和心裡上設防,意圖保持精神和文化的獨立。他們不原意缺少性禁忌的滿人干涉自己的私生活,而再度嚴格採取男女授受不親的戒律,並說服滿人將過去的性書列為禁書,中國人對性的恐懼症也由此發展出來。

當其他古老文明滅亡時,中國文明卻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歷經劫難,卻有驚人的復原能力。若從歷史觀研究中國人生命的原動力,以及性關係歷史,可以一直追朔到紀元前,而發現,中國人關心的兩性平衡產生強烈的生命力,得以維持民族和文化於不衰。

主要參考書:“中國古代的性生活”,邱夢蕾編譯,臺灣星光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281頁。原作者不詳。

2006-03-02刊出巴黎歐洲日報/2010-04-25更新

2010年4月24日 星期六

中國春宮畫,巴黎全球首展。

 
文:楊年熙

 圖片說明:展覽目錄封面。


中國以明清為主的春宮畫若要公開展出,將巴黎做為全球第一站是個謹慎的選擇。巴黎人見多識廣,這個城市又有品味高,風氣浪漫的名聲。此類當時供頹廢文人和權貴之家私下賞玩,或做為新婚妻子性教育工具的最品,其精美無比的藝術價值,所反映的中國古代性生活陰陽相調的道家思想,當可在巴黎得到慧眼賞識,不負收藏家的苦心孤詣, 也說不定為他將來設立博物館永久保存的計畫墊下第一塊基石。

展出地塞奴斯基博物館(Cernuschi)是巴黎最古老的市立博物館(1898年揭幕),以創建人,原籍義大利的金融家亨利.塞奴斯基的姓氏命名。在亞洲專題博物館中,它的收藏和名望僅次於吉美(Guimet),居法國第二位,歐洲第五位。

 博物館位於蒙梭花園之中,是一棟塞奴斯基親自設計的獨特華美建築。從1911年的“中國地毯展”開始,經歷“中國銅器的演變” 、“兩千年的中國繪畫”、“宋代文人畫”、“中國庭院藝術與攝影”、“臺灣文人畫”、“十七到十九世紀的中國書法”,直到“洛克斐勒亞洲藝術收藏展”等等,百年來長長的名單中不曾有過春宮畫。但如館長勒貝淦(Gilles Béguin)所說,以該館的展覽歷史,今天擔負起向世人介紹中國春宮畫的使命,無異“水到渠成,理所當然”。博物館這次在荷蘭收藏家,五十三歲的貝托萊(Ferdinant Bertholet)兩千件收藏品中挑出最精美的百餘件舉辦展覽,希望能讓藝術史學家們做深入剖析,將展覽擴大到滿足民眾好奇心之外的境界,看出這些罕見真品豐富的文化背景。

圖文並茂的展覽目錄內收集了“金瓶梅”譯者安德烈.勒維(André Lévy)特地為展覽寫的論文“中國文明中的情色”,以及美國專家占姆士 .卡西爾(James Cahill)所撰的“貝托萊收藏中的中國春宮畫”。卡西爾說,春宮畫由來已久,但對之研究很少,原因是後來低劣膺品大量流傳到西方,使專家們不屑一顧。貝托萊收藏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這種情況,但相關藝術史著作尚有待完成。“金瓶梅”譯者安德烈.勒維說,如何區分中國的春宮畫和低俗的色情畫?這首先是個眼光的問題。今天的西方人不一定要具備古代文人的眼光,但是不可能不注意到畫面的虛與實、空與滿的處理風格,而且都有很高的技巧和故事性。此外,畫面組合在在製造一種接近大自然的祥和夢境,人物都在開放的空間內:後花園、拉開的窗簾,和花草風景分不開;很多的傢具擺設細節則使得整個環境顯得舒適高雅。

這次的“中國春宮畫”也是塞奴斯基博物館經過整修,2005年六月重新開放後,首次在嶄新的展示廳展出中國藝術。場內佈置採取暗色牆壁配合柔和燈光,所有真跡作品都做了精緻的裱製裝框,依據畫本來源分類,每一類都在壁上做了扼要說明。255頁的展覽畫冊目錄了所有展出作品,依據展覽場佈置分成以下篇章:春宮畫與小說(王聲畫冊、西廂記、肉鋪團等)、仇英畫冊、情色空間或偷窺、被情色化的人體美、情色的悖面(主僕之間、龍陽之戀或斷袖之癖、鏡子的利用、青樓艷情.....)除了每個部份前的導覽文字,每幅畫下都有從典故到構圖分析的旁註,深入簡出,均由專家執筆。

中國春宮畫(Le Palais du Printemps, Peintures Erotiques de Chine),塞奴斯基博物館(Musée Cernuschi, Musée des Arts de l’Asie de la Ville de Paris),地址:7 zvenue Vélasquez, 75008 Paris。展期:2006-02-03 至 2006-05-07。

2006-03-01巴黎歐洲日報/2010-04-24更新

中國春宮畫的西洋伯樂

文:楊年熙



一個荷蘭人怎麼和中國春宮畫結緣,而成為權威收藏家的?巴黎市立塞奴斯基(Cernuschi)亞洲藝術博物館,為“中國春宮畫”展覽舉辦的揭幕晚會上,遇見貝托萊(Ferdinant Bertholet),在他停留巴黎的緊湊行程中安排了次日的專訪,就在他下榻的莫利埃旅館。旅館寬敞的大廳午前別無其他客人,他興致勃勃地抱著此次畫展的目錄下樓來,後來談得起勁,匆匆跑回樓上抱來一大疊資料,一頁頁零散的紙張,貼著照片或影印圖片,是預備2006年九月在鹿特丹舉行的“鴉片道具展”的目錄清樣。他想起身邊帶了一個鴉片煙管,再上樓去拿。煙館是用玳瑁作成,貝托萊翻轉著用指頭在上面愛惜地觸摸:“您瞧瞧,一點接縫的痕跡都沒有,真是鬼斧神工!”

從鴉片戰爭自然講到林則徐和鴉片戰爭,他說:“這是西方人的罪過,我們應該為這段歷史感到羞恥”,又說:“鴉片這玩意兒不好,您報導就別多提吧!” 但目錄中的各種吸煙道具,散裝或成套,以金玉銅和象牙、玳瑁為材料,細密的點綴和雕塑,沒有一件不是藝術家曠日費時的精心之做。他另外收集有整套的煙榻。這位從畫家而收藏家,今天仍做日本古畫修復工作的荷蘭人說:“鴉片之在中國,其實起初不是那樣醜惡的事情,它有治病的功效,而且只有富裕家庭才抽得起,變成有一定程序的儀式,有其精緻文化的一面。”

貝托萊就是憑這種對精緻藝術的狂熱愛好,而開始收集春宮畫或者“密戲圖”的。他說,70年代初期,他還是荷蘭美術學院的學生,在學校圖書館一本藏書上偶然看到一幅十八世紀初的中國春宮畫,為其畫法的細膩,畫面結構的和諧,以及色彩的運用驚歎不已,一有空便回去做素描臨摹,將每一處的用色仔細記錄下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十五年後,他將擁有這幅畫的真跡。貝托萊自美術學院畢業後,賣畫得了一些錢,就在尋畫的基本動機上動身到亞洲旅行去了。他說:“我把錢全部往牛仔褲口袋裡一塞,安排了四個月的旅程,也不管這年往後的八個月要靠甚麼過活,就出發了!”

1975年,年輕的貝托萊途經曼谷到了香港,在有名的荷里活街一家古物店裡發現一本明朝的春宮畫本,就如同圖書館那幅令他著迷的藏書中那樣的畫,他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經過講價還價,依然得 500美元一張,遠非他得財力所可負擔。他於是和老闆說,將本子替我留著,我有了錢就回來買。老闆見遇到真愛畫的知音,也就一口承諾下來。四個月後,貝托萊回到阿姆斯特丹,身上的錢全花光了,但沿途郵寄回來許多收藏品,包括一大堆日本和服。他把每件以兩、三塊美元買來的和服拿到巴黎賣給高級時裝公司,一件索價500美元。後來在VOGUE時裝雜誌上看見他的和服被改製成高級時裝。他也憑這次成功的生意,得以到香港去買回那本春宮畫本。

這位荷蘭畫家的收藏生涯就此開始。今天他能用中文問好,法文可以聽和寫,但採訪依然用英文進行。他說,他的收藏原則是寧缺毋濫,去蕪存菁。畫家的素養和長期研究也讓他具有明辨真偽的能力。但他不是“owner”(資產主),不能長期將收藏品據為己有:“而且我已經五十三歲了,我父親在五十九歲上過世,姑媽也差不了幾年,我們家沒有長壽的基因。” 因此他今後的計畫是,在紅燈區公開的阿姆斯特丹設立博物館,專門展覽他收藏的中國春宮畫-這些從中國文革的灰燼中倖存的精美藝術。這樣一座博物館,他正在尋找贊助人,積極策劃之中。

貝托萊說,中國春宮畫的特色來自中國古代沿襲而來陰陽相調則延年益壽的道家思想,而不若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原罪觀念造禁忌,使得色情畫難登大雅之堂,畫出來也多數顯得粗暴低俗,無法像中國春宮畫一樣在”世界偉大文明”的框架下出書和展覽。

2006-02-03巴黎歐洲日報/2010-03-24更新

2010年4月23日 星期五

中国死刑存废之辩:人道主义还是杀人偿命?

 搜閱了許多有關文章,此則值得推薦: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4日14:56 国际先驱导报

杀人偿命,自 古已然。多少年来,这仿佛是中国人生就的理念,但是在今天全球开始探讨死刑存在的合理与合法性的时候,中国人也已经不再沉默……
  我们面对死刑,是因为在走向现 代化进程的社会中,死刑牵动着中国人的敏感神经;我们面对死刑,是因为人类的理性正在逐渐催生减少犯罪的希望,我们面对死刑,更是因为在我们展开关乎其存 废的讨论时,我们也打开了一扇尊重生命的门

本报记者/王闻

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日前透露,中国从长 远来看要废除死刑。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这一重大问题的关注和争论。但是,中国现在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恐怕还是如何防止死刑的滥用。

两年前的那个冬天令李舒印象深刻。
表哥的死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那时候家里的气氛非常压抑,但大家并 不是很悲伤”,李舒对本报记者回忆道。他的表哥李雷(化名)于2001年在老家金华,因为强奸、抢劫、杀人等数项罪名被判处死刑。“那时候,表哥常常给家 里惹事,一家人时常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走出去都抬不起头来。自从表哥被执行死刑后,现在大家的日子反而轻松了很多,但他的死毕竟给家里人留下了永远的伤 痛”。
李舒的这种矛盾心态或许就是死刑赋予老百姓的现实意义。然而在未来的某一天,它可能 被废除。

死刑存废:平民与专家对立

据德国之声报道,上周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的德中第4次法制国家对话上,中国国务院法 制办公室主任曹康泰透露,中国从长远来看要废除死刑。德国联邦议院人权委员会主席克里斯塔·尼克尔斯对此表示欢迎,并呼吁中国政府从现在起立即限制和减少 死刑的数量。
当记者于11月17日致电国务院法制办时,一位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透露:“曹主任在 德国的讲话更多的是一种姿态,短期内中国废除死刑不太现实。这个事情在内部也并不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
然而,死刑却是老百姓关注的话题。人们担心的是,没了死刑,我们用什么来威慑那些犯 罪分子?
“如果没有死刑了,那些贪官岂不是更加无所顾忌,还有那些杀人的、抢劫的怎么办,现 在社会上的犯罪已经很多了,这样一搞,老百姓就更没有安全感了”,上海某报社的一位女记者对这一问题表示了担忧。
今年1月的新浪网,一个关于死刑存废问题的帖子连续一周占据“热点评论”的排行榜榜 首,当时约有75.8%的人主张坚决保留死刑,只约有13.6%支持废除死刑。不仅仅是在中国大陆,已经决定废除死刑的台湾,高达71.1%的民众不赞成 废除死刑。法国1981年在参议院辩论废除死刑的法案时,社会上反对废除死刑的人还高达62%。

“威慑作用”,一个最常被提及的死刑词汇,也最常为专家所质疑。许多专家都表示,死 刑并不能对犯罪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从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这一问题到现在并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
联合国在1988年和1996年组织的两次关于死刑与杀人罪的关系调查中,都得出结 论说:没有证据支持死刑比终身监禁具有更大的威慑力。另外,一些废除死刑国家的经验表明,废除死刑并不会导致犯罪率的上升。如加拿大,在1975年,也就 是废除死刑的头一年,谋杀罪的比率为每10万人中3.09人,但到1980年即下降到2.41人,1999年,也就是废除死刑后的第23年,下降到 1.76人,比1975年低了43%。
美国埃莫里大学3名专家2001年公布的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通过对美 国在过去25年处死的717人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每处死1名杀人犯,平均可以使18人打消杀人的念头!而对死刑犯执行死刑的速度越快,其威慑力越大。
目前,法学界对中国终将废除死刑似乎已经不存在什么大的争议,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 中在何时废除死刑、如何逐步废除死刑以及谁废除死刑的论据更加有力上。

  死刑中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还是杀人偿命?这是个问题。
在欧洲议会看来,死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酷刑,因此所有申请加入欧盟的国家都必须废除 死刑。而在中国普通公民的心里,死刑是在伸张正义,是对罪犯的应有惩罚。文化的差异性导致了对死刑的不同看法。

湘潭大学法学院院长邱兴隆教授有一段和死刑犯在看守所相处的经历,他向记者讲述了一 个故事。
有一个18岁的死囚因与人斗嘴而动刀杀人。被关进牢房后,他成天乐呵呵的,说已经做 好了死的准备。直到真叫他出监房时,还跟大家笑嘻嘻地说再见。可就在推他上囚车的一刹那,他屎和尿拉了一裤子,刚穿的新衣服全弄脏了。“我这才知道,他平 常的模样都是硬撑出来的,他对生命还是非常留恋的”。
邱兴隆说:“这件事,当时对我触动极大。他昨天还和我一块儿吃饭,甚至今天早上7点 钟还和我一起喝粥,8点钟却上了刑场。而且我们还经常开玩笑,一起打扑克,他家里送来好吃的,还和我分享。日常劳动时,他也很积极。我丝毫看不出他像毒蛇 猛兽。从那时起,‘我们为什么要残杀自己的同类?’这个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我。”
广州的雷律师对此也有同感,他对记者说:“我会见过很多死刑犯,在接触中我认为他们 大多数并非穷凶极恶,只是一念之差、一怒之下犯的罪。滥用重刑,只能让罪犯无所顾忌地报复社会。前年河北的特大爆炸案案犯,就是因争吵时,一时情急,失手 杀了女友。当他知道他要面对的唯一结果只能是死亡时,他就选择了报复。几百人的生命,有可能正是滥用死刑制度的牺牲品。可我们并没有认真吸取教训,就在这 一案中,我们为了抚慰受害者,推卸责任,大开杀戒,甚至将只卖了几只雷管,不知案犯用途的罪犯都给杀了。”

中国政法大学的曲新久教授分析道:“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因重情而不乏人道情感,但 是,在我们的文化当中,宽容、人道精神始终没有从根本上战胜原始的带着假正义面具的复仇冲动。人们有理由厌恶、憎恨杀人犯,这是健康正直的社会心理,但是 杀人犯的生命始终应该受到尊重。”
除此以外,目前国际上废除死刑的呼声也让中国的学者们考虑到中国与国外交往的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的刘仁文博士说:“死刑有很多副作用。除了形象问题以外,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国际和区际刑事司法合作。现在欧盟等废除死刑的国家已经禁 止将有判处死刑危险的犯罪分子引渡给管辖国,如大走私分子赖昌星逃到加拿大后,加拿大即以其有死刑危险为由拒绝引渡给我国。”

 死刑应该受到严格限制

一直以来,死刑执行的数量是国际社会批评中国人权状况的重要方面。一家境外机构的统 计显示,中国每年执行死刑的人数占到了全球的半数以上。
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胡云腾博士介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犯罪数量的增长,我国 死刑的种类一直是上升的。1979年的刑法中只有28种犯罪适用死刑,到1997年是将近80种犯罪。
而在韩国,只有17种死刑罪名;印度仅有战争罪、谋杀罪和抢劫三个罪名适用死刑;而 日本和美国,仅故意杀人罪可以判处死刑。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专家们普遍对中国目前死刑判决过多表示担忧。
郑州大学法学院的钊作俊教授告诉记者:“保留但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是我们一贯奉行 的死刑政策。但可惜的是,这一政策在80年代以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甚至出现了重刑化和崇尚死刑的倾向。在司法实际中,有些地方的个别司法人员乃至个别 领导干部甚至提出“可杀可不杀的杀掉,可抓可不抓的抓起来”。“严打”中个别地方甚至将杀人捕人的定额,作为考察地方政法机关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导致实 际上判处死刑人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同时,补充刑事立法对死刑的适用已不仅注重于“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还注重于贪污、受贿、贩毒等“严重经济犯罪分子” 和“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由此,不少学者认为,现在奢谈中国要废除死刑还不切合实际,我们更迫切的任务在于严 格限制死刑。刘仁文为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他认为从人的生命至高无上出发,取消一切非致命性犯罪的死刑,尤其是那些非暴力性的经济犯罪的死刑。这也是联合 国对那些还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的最低要求。他还指出,死刑复核权的下放严重影响对死刑案件质量的把关,它不仅造成适用死刑的案件大量增加,更令人忧虑的 是,一些错误的死刑判决很可能失去得到纠正的机会。鉴于死刑案件的极大风险性,根据国外经验,我们应确立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一致通过的制度,而不是一般刑 事案件的简单多数通过。
北京大学法学院的陈兴良教授也认为:死刑应当废除,并不等于在一个具体的社会里马上 就能够废除。废除死刑应该同时具备物质文明条件和精神文明条件。这里的物质文明条件,是指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个人能创造的价值更大,而且国家能够承受 长期关押犯罪人的成本;精神文明条件是指民众不再迷信死刑的威慑作用,淡化报应心态。#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雲台軍艦見牛哥的往事


 年熙,

上次就是在你的文章後框框內寫了一些牛哥和我一生中關聯的小事,然後點了一下預覽  框框內出現“已登出”。我還以為是寄出了,草稿攔內也未見儲存,應該成了瓶中信,也許有一天會收到某人的回信也說不一定。電腦上的名堂愈來愈多,什麼部落格,臉書, 推特等等,還來不及學會一樣又推出新的玩意兒,真傷腦筋!為了保險起見以不變應萬變還是用你原始網址。
上封信才寄出就收到你的回函,猜想你每天在電腦前花費不少時間,當心會得經濟艙症候群,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每小時要起身動十分鐘。 切記!切記!

(年熙回覆:下次先關閉“預覽”,然後點擊“發送”。也可以不預覽而直接發送。)

 談談牛哥:

幾十年前曉春在台中結婚時,我們三兄弟被安排在牛哥家過夜,他們與何蜀傑同住民權路忠貞新村,現已拆除重建,他 們夫妻可能是外出旅遊去了只見著牆上掛的兩人合照還是黑白的,但是不減他們郎才女貌的風采。無論是牛哥的漫畫或是費蒙的小說大部分都拜讀過,以現代用語我就是他的粉絲,當然心中興奮不已。

1974年左右時任雲台軍艦副艦長,某月某日搭載全國藝文團體赴馬祖參訪,牛哥為團員之一,這次終於見著了本尊,印象中的他身材中上,相貌堂堂、聲音宏亮、面色紅潤屬於孔雀型人物,亮麗又引人注目,人緣佳、口才好,略帶一些廣東口音,當時他還現場畫了 一張本艦外形的漫畫版贈與本艦。去年曼儂與我還到國父紀念館欣賞了他的紀念展,有漫畫及小說的原稿,牛嫂依然美麗,風韻猶存。

  2010-04-19 老凱,台北

圖片說明:1-“牛伯伯打游擊”單行本的封面。2-牛哥和他的漫畫誌《兄弟畫報》和《天風畫報》手上是《星期漫畫》/圖片來源:洪德麟老師開講
 www.comicart.com.tw/main/3/07.htm

馬曉海換偶案,自主對壓迫?

 文:李軍

一些断断续续跟朋友讨论的记录:

需要厘清一个概念:我们性秩序的轴心,是忠贞专一对淫荡混乱,还是自主对压迫?
为什么若干男性公共知识分子在聚众淫乱案上都没 有如常表现呢?我觉得首先这个年龄的男性都没有性解放。他们是性压迫的受益者,因为他们自己很清楚,性压迫为他们看管住了 他们理想中性纯洁的女性,却不会约束他们的性自由。

 好像没有法学者提到这个:中国政府签署的国际公约《公 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第十七条 一、任何人的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加以任意或非法干涉,他的荣誉和名誉不得加以非法攻击。 二、人人有权享受法律保护,以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昨晚的电视辩论节目,跟我一样立场的律师说:确 实,性生活应该一对一,不应该有第三者睡在床中间——但这个第三者首先不应该是国家,是政府,是警察。
 
总之,对性解放的焦虑让男性公共知识分子,陷入 道德的迷阵,忘记了法律应该有自己的公义,没有帮助公民守住常识,守住不被公权力侵害的界限。
 
父权制遗留下一整套所谓性的道德和习俗,其 中男女所享受的自由、掌握的话语权和知识权,都是非常不平等的;男女共享的性事,在父权文化中,变成了男主女从,男施女受,男享受女 服务,男赚女赔——何来平等?不从这样密密麻麻的观念的束缚中解放,何来性别平等?你的洁癖绑住了你的思维。

中国传统是以伦理出发来推演政治,那 是因为世袭王朝的体制和小农经济的结构。女性贞操一旦出现问题,父系血缘和伦理就混乱,继而影响所谓的天下。于是,中国人 习惯于将社会的混乱归结于性的失序。但事实上,性的失序和社会的失序,在现代社会,不仅并非重合,不见得有主干的关联,也可能方向完 全相反。
 


 (作者系大陸南方報業集團資深記者)

馬曉海換偶案,報上適合討論嗎?

和上海報紙主編的對話

日期:2010年4月17日下午12:12
主旨:by the way

立德先生,

謝謝告知“馬曉海換偶事件”稿採用情況。若不論版面問題,該文有可讀性嗎?我能理解以中國現時狀況,要去了解法國此一現象,差距還太遠。但也聽到內地許多非常開放的言論,我所提供的比較是立論的基礎,就如同在談論谷歌時,先了解它究竟是甚麼。短短 1700字也很難包含,指出了一些重點而已。

初到巴黎時,對公開放映的此類所謂開放派電影絕對排斥,後來這個潮流很快過去,平時不去 留意,也根本感覺不到任何動靜和干擾。此次文中所談的“享樂主義”,是學校課本內的東西。不讓那一類的人有個疏導的管道,性犯罪必定增加。要疏導,就得明白西方這些東西是怎麼 來的,以及西方近代各種思想運動實際上暗藏的陷阱。

另外,趙本山最近變成爭論的對象,不懂為甚麼突然要求他“高雅”了?他只是避免低俗,從來就不是高雅的,也談不上甚麼藝術。但具有很好喜劇元素,是很不錯的通俗文化。若他像西方的脫口秀那樣夾議夾敘地批評時政,揭發社會不公,能上春晚嗎?其實,春晚就是個大庸俗產物,趙本山的小品類算是唯一有點個性,讓人看了還記得住的東西。他庸俗,內地有其他高雅的話劇嗎?否則各唱各的調,有甚麼不好?趙本山變成娛樂界大資本家,和社會結構有了衝突吧。

隨便談談,給貴報供稿,很大成份還是希望有些交流。
祝 編安
楊年熙


日期:2010年4月18日下午6:26
主旨:Re:by the way

年熙女士:

      的确,您的文章是很有可读性的。我们的理解是,有关换偶,在中国大陆,并不是绝无仅有,但是,这种行为与中国 大陆绝大多数成年人的性道德是完全相悖的。而在相当部分知识分子之中,倒可以获得理智的同情,而这种理智的同情,又与他们所受到的法律知识训练和人权观念的接受程度密切相关,反之,如果没有这些教育与训练,中国大陆民众几乎必持反对和厌恶态度,即 便在一些高级知识分子中间,也是如此。这是一种现状的描绘。

      作为大众传媒,在这种语境下,讨论这一话题,如果读者没有相当的知识和法律储备,可能会引起相当部分读者的反 感和厌恶,所以,我们的看法是,法治和人权必须是目标,但是,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有一个策略,具体到这件事情上,应该是作为新闻报道出 现,适当加上一些法律界人士的点评就可以了。而最好的严肃的谈论,应该在专门的学术刊物,毕竟其中涉及的问题太专门了。

       让它保持在一个灰色地带,在现有法律和道德语境下,可能是最好的办法。
       有人把换偶和同性恋相提并论,但这中间的可比性其实很少,中国传统中,对同性恋其实是很宽容的,这个在古代的文学作品 中,不胜枚举。而换偶,则绝无仅有,要以人权和法制的名义跨过这道坎,现在还不是时候。

       最近冰岛火山爆发,引起欧洲航空瘫痪,不知可否谈一谈。

祝好
李立德



日期:2010年4月19日上午8:32
主旨:Re: by the way

立德先生,

您說得很對。一份全家大小都能閱讀的報紙,談論換妻或換偶不太妥當,若語焉不詳,容易產生誤導。但是,從報紙和網路的大量議論來看,誤導已經產生了。尤其有一種說法是,西方都如何如何等。但西方和中國的歷史文化背景確實不同,不能簡單類比。為何換偶在法國能存在,而對社會秩序未造成任何干擾?主要因為他們的社會已有一些自圓其說的思想基礎。

其實中國和西方對女性的看法也不盡相同,西方的女權主義很吃力,而中國婦女自古在大家庭中的權威就是很大的。妻妾也許無才便是德,青樓妓女則知書達理,今天女權在中國也走的務實路線。“換妻俱樂部”實際上是男性的遊戲,女性並未擺脫“玩物”的天然身份,中國女權主義者可能對此還比較容易體會。

我認為,男女在公民權和就業權上應該平等,同工同酬,家務事共同分擔,但是女性的特有資質是其天生的優勢,對瑣細事務的靈敏等,應該珍惜,不必處處和男性較量,也讓男性繼續發揮他們的長處。

西方哲學認為,性生活上,女性無限,而男性有限,男性面對女性必須節制,對美麗女性要加以提防,中國的抱朴子等古代性學家則相反地主張善待妻妾,以及採陰補陽等等的說法。
換偶等事關兩性,若是不可擋的自然趨勢(如同同性戀和變性人,雙性戀等,近來學說已承認是自然生理現象),報紙其實也有開導指引的責任。

區區之見,也提供自己思考。昨天正在看火山爆發,好的,可以發稿。謝謝回信。

祝編安
楊年熙

對死刑的另類思考


巴黎奧賽美術館展覽,“罪與罰”。

 文:楊年熙


最近一直在思考有關死刑的問題,想給報社寫文章,但是躡手躡腳,處處斟酌,好像說甚麼都不妥當。臺灣的白冰冰把大多數人都給震懾住了,即使“等你家女兒也被人如何,如何了,你再來談廢除死刑”等情緒性的話也少有人反駁,更多的是跟著她起鬨。情緒是很容易被煽動的,激情可以如火焚身,不能自己。由受害人的家長來發動,再刺激同情心和罪惡感,比較冷靜的溫和派也不過以“臺灣廢除死刑不到時候”來給自己打圓場,好像就心安理得,推理到位了。

至於大陸,幅員廣大,諸事繁雜,要講人道和基本自由而廢除死刑更非一蹴可幾。但大陸在2005年有過學者公開討論,之後也不時有廢除死刑問題的論文發表在新浪、人民等大網站上。像“笛在明月樓”博客裡的馮迪於2007年11月張貼的“死刑問題研究”,從各個方面細數世界廢除死刑論出現的歷史,最後指出:“我們為何要廢除這一刑罰,以及死刑廢除後,現行的刑罰制度該面臨怎樣的變革,是我們無法迴避的問題。”他指出,由於學者的呼籲,國民對廢除死刑的支持度不斷增高。加上近年來一些重大的誤判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將死刑案復審權收歸最高法院,在制度改革上邁進了一大步。

臺灣此類研究一定也很多,問題是仍在專家小圈子內,至少廣大民眾並不認為切身有關。除了枯燥的理論,也沒有甚麼其他通俗化管道可以增加對問題的認知,只有繼續守著“殺人償命”,這條來自別無他法的原始社會的法則。到底為何要廢除死刑?巴黎奧賽美術館直到2010年6月底的一檔展覽可說從另類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法國於1981年廢除死刑,最後一次執刑在1977年。在這年之後將死刑案改判無期徒刑,當時46歲的法庭辯護律師和大學教授巴當岱赫(Robert Badinter)居功甚偉。社會黨人密特朗當選總統後任命他為司法部長,而在就任半年內結束了廢除死刑的長途跋涉,離27歲出版“死囚的最後一天”的大文豪雨果過世整一百年。“罪與罰”展覽取自俄國作家妥耶托夫斯基1935年的小說之名。我在看了首日展後回去聽巴當岱赫演講,思索他建議此項展覽的根本立論何在,而了解到,所謂“罪”與“罰”,其實就是“他殺人,我殺他”的兩次殺人。再是完美的司法審理過程都脫不了這個事實。

台灣人會說,人家是歐洲先進國家,臺灣起碼還要等二十年。但當時法國反對廢除的風浪何其大,遠超過今天的臺灣。在1974和77年間,司法部長勒卡奴艾和內政部長波涅托夫斯基都站出來支持死刑,造成行政干涉司法的大醜聞。季斯卡總統說,“等法國人不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了,我們再廢除死刑”,等於說永遠不廢除了。事實上,廢除死刑必須是無條件的,也沒有必要時時測量民意。當然最好也能出現一些有膽識,有才華的中國雨果、拉馬丁、佐拉、卡謬......和巴當岱赫了。

法國今天有一些極右派政治領導人主張恢復死刑,不過在立法上辦不到,因為受制於數項國際公約,特別是1985年的“歐洲人權協定”。這也足夠讓終身為廢除死刑奮鬥的巴當岱赫警覺起來。“罪與罰”展覽從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手刃胞弟亞伯開始。為甚麼聖經創世紀裡的人類始祖是個兇手?巴當岱赫說,除非去相信神話和神秘學,否則很多問題他至今不得其解。

一座斷頭台赫然聳立眼前,是法國廢除死刑前使用的原物,披著透明黑紗。 這座1792年發明的殺人機器有個“暱稱”,“寡婦”,擱置頭的那個圓洞也叫得好聽:“小月亮”, 當時視作一個“平等而人道”的革新,符合了革命新法裡“僅取其性命,而無折磨”的原則。真無折磨嗎?桑森“劊子手日記”裡的一段文字寫在展覽場牆上:“我把滾動的頭顱抓起來,湊在耳邊叫他的名字,他閉上的雙眼突然張開,充滿了驚恐.....”大革命時刺殺山嶽派極端份子的二十四歲妙齡女子柯爾黛,身首異處後,劊子手提起她的頭在她臉頰上親一下,柯爾黛蒼白發青的臉突然漲得通紅。這些不是身體的機械反應,而是情感,現代醫學有過研究。


小說家描寫罪行要寫一本書,畫家只有一張紙,因此集中在最關鍵的動作當下,給人的震撼特別大。奧賽美術館以印象派作品聞名,和罪與罰好像太不搭調。策展人,藝術史學家克萊爾說,其實奧賽收藏品中45%都取材犯罪主題。愛情美則美矣,能畫的太有限了。至於藝術家在此類題材上注意的是甚麼?“性、 血腥、 暴戾之氣”,巴當岱赫指出。那麼,我們這些兇手的後代內心裡潛藏著死亡的衝動,殺人犯替社會釋放了這些衝動,司法機關再從處決殺人犯上釋放本身的衝動嗎?法國是天主教國家,文化裡有聖經原罪觀念的影響,佛家的性惡說延及前生和來世,罪孽論比天主教還要宿命。中國文化以儒家為本位,思想核心則是“人之初,性本善”,亦即社會教化對人的行為有絕對的責任,對廢除死刑的立論應該比較容易理解才是。

死刑的威懾作用辯論不完,統計數字也不能讓主張死刑派信服。不過這趟展覽走下來,有反胃的感覺。敘述媒體對罪行熱衷,報紙暢銷的歷史固然十分有趣,依據卡夫卡書中描述而製造的刑具床,以及四十五件死囚人頭描繪和雕塑,實在很難入目。策展人說,每一件有關罪行的作品都在拉開觀賞人和血案的距離,整體而言,有上了一堂聖經教義課的功能;最後,斷頭台的陰影散去了。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油畫“電椅”掛在斷頭台附近:廢除死刑尚有未竟之業。卡謬的一句名言也在牆上:“死刑其實是任何最為周密的命案都比不上的謀殺。”



圖片說明:1-天使指示法國司法和死亡(Jean-Baptiste Regnault, 1791年)。2-斷頭台下(Toulouse Lautrec, 1881年)。3-前司法部長巴當岱赫演講現場(2010-03-18,奧賽美術館,楊年熙攝 )
2010-03-30。巴黎。

小瀋陽,一個現像的形成。

小瀋陽特殊的資質在於他“陽光少年”的青春形象,
以及他可正可丑的驚人彈性。




文:楊年熙


每年的春節聯歡晚會有如演員們的試金石,能登上這個舞台就等於從此有了張大名片,對於個人風格易於凸顯的小品表演尤其如此。但2009年央視春晚中蹦出一個小瀋陽,一夜之間身價猛翻兩三百倍,平地驚雷,依然前所未見。小瀋陽的博客點擊率數天內突破百萬大關,各地巡回演出之外,並拍了張藝謀的電影“三槍拍案驚奇”。短短時間,他成了大明星,中國出現了一個新偶像,詠嘆他的流行歌曲也唱了開來。這是個很值得注意的社會現像,何以至此?有說是當前的經濟危機造就了小瀋陽,但大家找樂子的心情當投射在所有表演上,為何他單獨出線?

我算不上春晚的忠實觀眾,每次就只看看趙本山的小品。2009年春晚一見小瀋陽,霎時有驚艷之感,不是說他的姿容相貌,也不全是他的才藝,而是這些個和其他許多因素的綜合,只能說他很巧妙地掌握了舞台的特性,給小品表演帶來一股清新氣息。之後在Youtube上查閱了許多錄像,發現他的表演並非絕對獨創,自我介紹的方式,揶揄自己的長相,甚至像“我是有身份的人”,“長得像霧、像雲、像風,就是不像人”等詞,在別的二人轉演員那裡也有,不知是誰抄誰的,或者有一些流傳的樣本嗎?但同樣的台詞,由小瀋陽口中說來感覺不一般,適度誇大的東北地方口音應是他成功的第一因素。這種方言本來滴溜溜在舌尖打轉,腔調富音樂性,又帶著濃厚的鄉土氣,詞彙更是意像豐富,天生具有喜劇性-“哈嗷”等語尾詞已成小瀋陽的招牌了。方言成功地做為語言表演類的主戲,他不是第一人,有小品王之稱的趙本山-小瀋陽2006年新拜的師父-每年都能創出廣為傳布的新流行語來。小瀋陽特殊的資質在於他“陽光少年”的青春形象,以及他可正可丑的驚人彈性。

魯豫在節目中再三問小瀋陽“你平常說話也是這個味兒的麼?”不是這個味兒也離得不遠。小瀋陽第二個吸引人的,正是他捉摸不定的“曖昧”。他在台上說“我長得難看”,台下說“其實我蠻英俊的”,這是事實。他並非因為外型條件差而走自我消遣的路,而是用這個突兀的對比製造反效果,觀眾一開始便在心裡與他互動,跟著他演戲取樂了。


至於他的男扮女妝,和李玉剛的千嬌百媚完全不是一回事。李玉剛是位罕見奇才,讓人聯想到法國從十六世紀下半期到二十世紀初的“閹割歌唱家”,為了阻止男孩變聲,在青春期前將他去勢,宮廷裡出了好些這樣變態心理下產生的名家。做為藝術家,李玉剛雌雄同體,平常沒有一點娘娘腔,舞台上則根本就是位絕代佳人。他和小瀋陽的共同點:都有太太,以及都立刻突破招牌形像,展現陽剛流行歌手的才華。喜劇演員一般比悲劇演員更深沈,因為讓人笑永遠比讓人哭要難,小瀋陽說他台下“是個很悶的人”,應該是真的。若李玉剛必須珍惜青春年華,小瀋陽則能有擴大發展的潛力。小瀋陽的女妝不過在男人身上穿上女人衣服,屬於丑角的誇張。他在“不差錢”裡的“蘇格蘭包裝”,“超級大明星”裡的黑色西裝紅領結,是他最新,也最成功的造型,媒體說,2009春晚之前,他在地區表演界已很有名。實際上,他從未達到過2009春晚的水平。將他過去的小品放在一起比較,可說看到了他個人作品從青澀以致成熟的過程。

小瀋陽的“曖昧”是刻意經營的,他口裡的“身份”,也是在講“性別身份”。但他和李玉剛都不是男性和女性這兩種傳統“法定”性別之外的同性戀或雙性戀,甚至變性人,而是單純地玩弄性別曖昧的喜劇效果,這在西方電影裡是很常見的手法,或像瑪麗蓮夢露主演的“熱情如火”,很誇張地看扮女妝的男人色迷迷地混在女人堆中追求對像。或像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 Tootsie”,讓片中人物,一個失業的男演冒充女性演員求職。從“梁山伯與祝英台”到“木蘭從軍”,中國觀眾對傳統戲曲裡的性別曖昧一直是以各種不同的個人原因在暗暗地喜歡著的;何況京劇中的男旦是門真正的藝術。

小瀋陽之和觀眾互動,是進一步將舞台推到表演界限之外。先向觀眾要掌聲(台詞說不能要掌聲,同樣採對比法),然後和觀眾一起玩假想劉德華演唱會,亦即走捷徑,在台上制造明星效果 。他將觀眾帶上幕後(他做手勢,女觀眾便獻花等),真真假假之間,趣味就產生了。他這種從二人轉的“俗”沿襲而來的野台戲風格親民作風,打破了大舞台的格局,反而益顯清新。

小瀋陽後來在上海登台,很多觀眾感到失望,認為表演的段子 “在電視上看過了” ,沒有新意。在巴黎,若某齣新戲正在舞台上公演,除了一點宣傳摘要,電視和網路上是絕對看不到錄影的。要等巡回演出結束,才有可能從電視轉播上看到全貌,影碟出版就更晚了。小瀋陽可說受到盛名之累,節目錄像到處傳布,新舊雜陳,尤其很多品質極差的私人盜錄;他也不可能每到一處就編新段子。尤涅斯庫的“禿頭女高音”,從二戰後演到今天,每晚開幕,正上演的只有進場看,買得到的DVD,不是同組演員的同一版本。再說,舞台是活的,同一場戲,必定場場不同。即使以幽默段子組成的小品,一旦成熟定型,可以反覆欣賞。西方可與中國小品類比的的脫口秀可連演數月,影碟長期售賣,何來“看過了”之說呢?

2010-04-07

2010年4月17日 星期六

性煥發還是性瘋癲,馬曉海換偶案的聯想。


文:楊年熙


馬曉海換偶案最近在媒體和網路民意中間爆發開來,成為一個牽涉廣泛的辯論題目,所引出的意見包羅萬象,看出中國大陸這個變化迅速的社會不斷在衝擊著一些固有的觀念和道德模式。

馬案已開庭審判,這位南京計算機副教授和其他同好的行為是否構成淫亂刑事罪,要由中國法律來論斷,關鍵當在於他們是否破壞了公共秩序。另一方面,公權力如此涉入個人隱私,西方社會固然要回朔數百年才見得到這個現象,今天在管制形形色色的性行業上也未必就找到最好的對策。最後,要玩換偶的性遊戲而不至傷害自己和親人,需要一套明確的生活觀,才能進退有“度”,隨興為之,很可能造成無窮後患。西方的性開放其實面目多樣,換偶俱樂部既是女權主義的衍生物,刨根挖底,也是男性報復女人追求性自由的一種曲折手腕。

根據網路上一份記者採訪的非正式估計,法國目前有350個換偶俱樂部,巴黎區至少占了60個,一個俱樂部每晚顧客平均100人。這類多數設在偏僻的獨院房屋或舊時古堡內的換偶俱樂部形同小型夜總會,有舞池有酒吧,提供吃到飽的自助餐。一般是男女配偶結伴前往(夫妻或同居人)。聚會雖以找性伴侶為目的,也可能只是聊天交朋友。由於收費較高,屬於社會中上階層的遊戲,圈內人自稱為“一種生活方式”,以25到45歲年齡層為主。舉例而言,夫妻入場各付28歐元,單身男士80歐元(表示不鼓勵),無人陪同的單身女士往往會被拒絕,以免和賣淫混淆。

這次馬曉海案在中國引起的民間輿論涵蓋面可說周全,尤其80後新一代人能有“守舊”和“前衛”兩種對立的觀點。贊成換偶的女子說,這是丈夫體貼妻子的表現,讓她從新伴侶身上獲得性享受,達到精神的煥發,刺激夫妻性生活維持源源活力。反對派激動地駁斥:夫妻間的忠實是家庭的凝聚劑,而家庭是社會的磐石,豈容動搖!心理學家則指出,參加換偶的人基本上有精神病,應找對求診的方向。

最後一點倒是符合了馬曉海的情況。他之組建“夫妻情侶旅遊群”,乃至發展成換偶遊戲,基本上是為了逃避家庭精神病基因的陰影。他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和十年前離異的第二任妻子之間尤其有性生活上的嚴重隔閡。他之東窗事發是在停止換偶活動三個月之後,所以停止,是因為對毫無感情的純粹性行為心生厭倦。這是個吊詭的矛盾點:要在一個他自己也認為屬於“不忠”和“背叛”的負面行為中去找感情的安慰,不是庸人自擾麼?

 對於換偶俱樂部等變相的性行業,法國社會上一直有“性煥發還是性瘋癲”的爭論,但這種“生活方式”有漫長的歷史淵源,便是大盛於十八世紀的“享樂主義” 哲學(hédonisme),衍生而出的放任性生活稱作“放縱主義”(Libertinisme)-從拉丁文辭源來看,原是奴隸重獲自由之意。這一派哲學家認為宇宙之內無非物質,亦即否定了上帝創造萬物的宗教觀。當時法國舊制建立在君權神授的信念上,新哲學提出“社會地位由個人價值決定”(否認特權)的觀念,對王權自然是個很大的威脅。今天人們記取的只是“放縱主義”追求肉慾和不道德的一面: 既然沒有了上帝,那麼圖謀即刻性的現世享受便是天經地義的了。不過,不是所有慾念的滿足都能稱作享樂主義,有的慾念必須排除,因為和未來的痛苦相比,這即刻性滿足的份量太過微弱了。

法國十八世紀放縱主義小說中的人物除了滿足個人私慾別無顧念,但有一套獵人和被獵的遊戲規則,舉凡性愛技巧、犬儒心態、言談作風,都有一個學習的過程。遣字用詞亦大有講究,盡量意會,而不言傳,總之和猥褻文字區分開來。現代的放縱主義者將“個人”放在性生活的核心,而非傳統道德中的“夫婦”,和宗教觀念裡的白頭偕老完全背道而馳。

根據社會學家魏澤朗的一份研究,法國的街頭妓女近二十年來不斷減少,內政部前幾年為查禁未成年人街頭賣淫而懲罰嫖客之後更加速了這個演變。賣淫的界定隨之變得模糊,活動從街頭轉到室內,各種換妻俱樂部、粉紅色電話、同性戀後屋(backrooms)等因運而生。

在一個男性主導的社會裡,過去女人只有兩種:相夫教子的合法妻子,以及滿足性慾的情婦。各種道德價值觀,尤其是將性和齷齪聯想在一起的習俗也鼓勵這種二分法。近數十年的女權運動、避孕丸的出現解放女人的身體,以及“個人”和“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促成六,七0年代的五月學潮、嬉皮運動等,而將追求性慾的滿足帶進了家庭,換偶,不過是冰山冒出頭的一角罷了。

大多數女性對從事調查的研究人員表示,上換偶俱樂部是為了順丈夫之意,不願夫妻間產生歧異,但也有女性藉此將她們的性幻想落實。再者,單身男女越來越多,他們從包括網路交友在內的各類性商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型態,自稱“放縱主義”或“非守舊派”,總比“嫖客”要好聽。

這些都是私人生活方式,與他人無涉,也占社會的極少部份,不去留意,平時感覺不到甚麼動靜,頂多在琳琅滿目的書報攤上有些異色雜誌,但都以玻璃封套包裝,除了買下,無法翻閱。在法律管制上,法國內政部是以“干擾鄰居安寧”,或“噪音及視覺污染”的名義處以很重的罰金,若無人舉報便可繼續偏安。一些規模不大的俱樂部被罰幾次也就只有關門了。

Ynx1833/2010-04-13

2010年4月16日 星期五

哈利好朋友


哈利真是為米榭好,
不惜殺了所有妨礙米榭創作的人。 

 文:楊年熙


“我這是為你好!” 當眼前的朋友這樣勸你的時候,你心理上會是什麼樣的感覺?這種生活中經常碰到的莫可奈何的情況,編劇和導演在“哈利好朋友”(HARRY)這部今夏最精彩的“哲學驚怵片”中將之無限擴大。故事的緊湊起伏,角色人選的成功,拍攝手法的恰到好處,使得觀眾在看電影時所期待的情緒振動得到莫大滿足。 保持法國片一貫的寫實敘述風格,能有這樣直接的衝擊力,亦使人耳目一新。

世上其實從來沒有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首先善惡的標準往往每人心中一把尺,你的“善”很可能就是我觀念裡的惡。再者,人是個複雜的動物,純潔的善良中誰也不能保證不會有邪惡念頭的閃現。哈利這個人物在這一點上可說做了最好的詮釋。 飾演哈利的塞吉洛貝(SERGI  LOPEZ)一反他慣常的老好人戲路改演反派,是影片成功的一大關鍵。

影片從公路上開始,米榭帶著妻子克萊兒和三個小女兒到他們在山上買的屋子去度假。大熱天裡車子沒有冷氣,幼兒們吵鬧不休,最小的又發起燒來,他們到公路休息場暫停,也打消繞路先去看米榭父母的計畫。在這片吵嚷懊熱中,米榭到廁所去洗把臉。清涼的藍色光線突然取代了戶外晃眼的炙熱。當他自水池中抬起頭來,哈利出現在鏡子裡。他堆了一臉和善的笑容,認出他中學時的老同學,米榭卻對這二十多年前的事一點印象也沒有。鏡頭在半身的近距離框住他們兩人,反映在整面牆的鏡子裡,別無閒人,有如一個夢境。我們最後也不免懷疑,自這一刻起,米榭難道是做了一場夢嗎?


起初的進展帶有荒唐的喜趣。哈利表示他自由得像隻鳥,和女友小李子本來預定到瑞士去度假,但是不妨“上你們哪兒去,老同學多聚聚!”米榭和克萊兒無奈地帶著他們上路,在夜幕低垂時抵達山谷中鬼影幢幢的老屋。兩對男女的晚餐一直在特寫鏡頭前進行。哈利提到米榭發表在中學校刊上的一首詩和一則短篇小說。在米榭萬分驚異下,哈利把詩流利地背誦出來:“他手持尖刀,披著夜的大衣慢慢走近…”,對他那篇科幻小說“會飛的猴子”更是讚嘆不已…

哈利見到米榭早已放棄寫作,終日為煩擾的家事俗事忙碌,決定幫助他,讓他繼續發揮他的天份。他先送了 一輛冷氣旅行車給米榭,取代他那輛拋錨的老爺車,完全不理會對方“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的嚴詞拒絕。米榭的父母來訪,哈利旁觀兩老不尊重兒子意思等的家庭小齟齬,當場變臉,託辭離去。當天晚上,他從所住的古堡旅館偷偷出來,開了運貨員的車,騙兩個老人開車跟著他去找出事的米榭,將他們推下了山谷。

哈利在這種殺人危機發作時,下巴肌肉抽緊,眼光呆滯,本來愛擺動的雙臂沉重下垂。他喜歡的是米榭的文才,還是他所寫的暴力內容?父母死後,加上哈利的心理遊說(“我父母過世時,我感到解脫的輕鬆!”),米榭在惡夢中看見他小說裡的那隻腦袋上嵌著螺旋槳的小猴子叱牙咧嘴地朝他飛來,一身冷汗地驚醒過來。但是他真的又拿起了筆。“會飛的猴子”未能繼續下去,他另起了一個題目“生雞蛋”,而將小說一氣呵成。這個題目來自哈利每次做愛後吞生雞蛋壯陽的習慣。


為了米榭能安心寫作,哈利替他掃除所有障礙,他的嬉皮弟弟,以及他的妻女都成了妨礙他煥發的絆腳石。有的影評認為,哈利其實是另一個米榭,從他的潛意識中分身而出。因此他最初出現在廁所的鏡子裡,米榭的對面。雖然對導演而言,哈利始終是個真實的人物,這種分身而出的詮釋確實可以從這位作家解放創作潛力,以及行為反應的痛苦異變上去理解。

兩個正反人物的混淆,在小李子遇害的真相上尤其呼之欲出。當米榭最後掃除陰霾,突破了心理上的黑結(甚至合理地承擔了人命),名正言順地駕著哈利替他買的新車,帶著新書的稿子,和妻女離開整修工程永遠做不完的老屋,神采飛揚地走上歸途,我們也許真會相信,哈利替他做了好事。
從喜劇跨步到心理懸疑戲,導演多明尼克.摩爾(DOMINIK  MOLL)信筆揮灑,游刃裕如。


哈利好朋友
法文片名:Harry, un ami qui vous veut du bien
出品:2000年/法國
法國公映:2000-08-15/DVD 影碟上市:2001-02-22
片長:1:57
導演:Dominik Moll
演員: 塞吉洛貝,Sergi LOPEZ(哈利)、 羅蘭呂卡斯,Laurent LUCAS(米榭) 、瑪蒂德塞潔,Mathilde SEIGNER(克萊兒)、蘇菲吉勒蔓,Sophie GUILLEMIN (小李子 )。
法國發行公司:: Hachette Filipacchi Films
影片經歷:2000年坎城影展正式競賽片。

影片本事:米榭和柯萊兒今年的夏日假期開始得很不順利,大熱天開著他們沒有冷氣的老爺車上路,三個幼年孩子在後座哭鬧,度假地點,在山上買下的一座偏僻的屋子,五年來一直在施工狀態,夫妻倆都在神經繃緊的狀態。米榭二十年前中學時代的老同學哈利突然出現,在公路休息站偶遇,和女友一起隨他們到了度假別墅。米榭萬萬沒有想到,他的一生將從此改變。

圖片說明:1-電影海報。2-四個人物在度假無的首次晚餐,哈利談起米 榭中學時寫的小說。3-哈利相信生雞蛋可壯陽。

    2000-08-23巴黎歐洲日報/2010-04-15更新


2010年4月15日 星期四

妻子離家,23歲男子自焚


今日新聞選錄

一名二十三歲的男子由於妻子離他而去,到警察局遞出警告逃妻狀子,隨即在門前點火自焚。
事情發生在巴黎大區馬恩河谷省的梅宗-亞佛市(Maisons-Alfort)的警察局。四月十四日傍晚七時前不久,因妻子離家而深受刺激的這名年輕人剛走出警察局,便將預備好的汽油澆在自己身上,然後點著衣服。
警員大驚,拿了滅火器和毛毯奔出營救,救護車跟著抵達。輕生男子被送到巴黎十四區的格顯醫院(Cochin),至十五日未脫離險境。

網民評論:
壤路易:為了女人自焚,這人有夠笨的了,有多少女人巴不得他去追求啊!可別為了女人失去理智,不值得的,這些女的全是犯賤,是大肥豬,想的只是到處招風引蝶,根本沒有真心!
賈卡迪:好悲慘的事情,不過,女人不是男人的財產,她要走,是為了甚麼?這年輕人若能好起來-我也這樣祝福他-最好自己做點良心檢討。
德傑夫:警察在警察局裡也得不到安寧嗎?當警察真的越來越麻煩了。我想IGS(警察的警察)又要調查為甚麼未能及時阻止點火了。這件社會新聞令人難過,但只是單純的預謀自殺⋯⋯沒有必要一定追究責任,若要追的話,不如問他太太去⋯⋯
 CN13:老天爺,二十三歲!得告訴他,當一個女人離開了他,有數十個在等著取代她的位子。女人方面也是一樣,丈夫走了,另外找,候選人多得是!為了這個就點火自焚,實在是!


我的評論:

妳離開他,他先提出控告,然後點火把自己燒了。用這樣一個極端和暴力的行動向天下人控訴妳的不是,把他的傷和死壓在妳的良心上,成為終身的夢魘。不難理解妳為何要離開這樣一個男人!

和追求女孩不成,把花容月貌的對方給活生生燒了的社會新聞比起來,他慈悲些麼?其實都是男性中心主義的產物,順他者昌,逆他者亡,不容許被選中的女人有任何自主的權利,也不承認自己的價值在女人眼中受到任何質疑。他若有孩子,說不定會連孩子一起燒了。

若非精神本來有問題,這名自焚男子不知是否有極端派回教徒的背景,從新聞中看不出來。

愛一個人,首先是尊重和理解她,包括當她離你而去的時候。


將以上意思在巴黎人報上反應,被其審查小組回絕,但很禮貌地來了封信,表示和 他們報紙的“路線不符”。我再回信解說:此風不可長,為了感情的事公開自焚愚笨無比,等於同時殺了自己的父母親人,而且驚嚇無辜的社會大眾。法國人也真奇 怪,好像很開通,有時又走偏鋒,還把這個預謀自焚的極端小子當成情聖嗎?
 

2010年4月11日 星期日

最小的車禍駕駛人, 四歲娃不幸死亡。

(今日新聞)


迪朗還不到五歲,卻成為最年輕的車禍死亡駕駛人。他住在巴黎大區馬恩河省的香檳-夏隆市。四月十一日,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 他隨父母走訪住在亞登省的祖父母,很傳統的度週末方式。
下午四時左右,正是他這個年齡的孩子午覺醒來,吃了點心,開始遊玩的時段。他的玩法卻很不一般,騎上爸媽給他買的迷你機車。四個大人的讚歎之聲尚未落地,迪朗撞上了院子的大門。
父親將他緊急送往當地一家診療所,然後由救護隊搶救,未多久終因傷重死亡。
稱做“pocket-bikes”的這種迷你機車最高時速可達五十公里,引擎強度相當125cc,其實是成年人的一種競賽用刺激性玩具,曾發生過嚴重車禍,法國法律於2007年禁止在公共場所及公路上行駛,未滿十六歲不得駕駛。
孩子的爸媽和爺爺奶奶是怎麼在想的?這比“亂世佳人”裡的白瑞德送獨生女一匹小馬還要不負責任。

在網路上找到的相關說明:
“迷你機車的汽缸通常低於50立方公分。雖然看起來像是玩具,卻是一種真正的競賽機車。由於價格相對低廉,駕駛迷你機車參加跑道式競賽十分風行。不少傳統機車賽冠軍是先在迷你機車賽中嶄露頭角,因此騎在這種小車上風馳電掣,也很能有滿足感。”
迷你機車特別吸引十三歲到三十歲的機車手。中國製造產品進入法國市場後,150歐元就能買到一輛,不過競賽用者可以高達3000歐元。
法國甫出現了一個迷你機車總會,致力於將此車變成普通的休閒器材,以及便利俱樂部在各地成立。

2010年4月7日 星期三

對手:從謊言到弒親


 文:楊年熙


演技派大明星奧特依飾演霍曼


壤-克勞德.霍曼(Jean-Claude ROMAND)事件在歷來社會新聞中從不曾有過前例,任何小說家或電影導演如果編出這樣一個故事來,會被斥為無稽之談,他的現實世界遠遠超越了一切虛構情節。這也是為什麼,當卡雷赫以“對手’(L’Adeversaire)為名,將法庭上審判的經過做為素材寫成小說時,很忠實地保留了事情的原貌,僅用平舖直述的手法呈現事實,他說,我們那裡還能增添什麼?

女導演妮柯.卡斯亞(Nicole  GARCIA)的同名影片,是根據這本小說改編,兩位編劇賈克.費雪(Jacques FIESCHI)和貝里耶-卡斯亞(Frédéric BELIER-GARCIA)也小心地遵照事情發展的真正環節,保留一些看來粗糙的地方,因此第一眼看來,劇本好像缺乏嚴密的構思。他們說,因為這個很普通的人之突然進入希臘悲劇的境界,就是從這些沒有戲劇邏輯的“瘋狂’架構中長期醞釀而成。

霍曼是師長同學眼裡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父母跟前的孝順兒子,妻子兒女心目中的好丈夫和好父親。但是在一九九三年一月九日這天,他殺了一對幼年子女,殺了妻子和父母,因為他不願意他們知道,十八年來,他一直在說謊,他沒有在醫學院畢業,他不是大家所以為的世界衛生組織的醫生。而且除了這個假冒的身份,他什麼都不是,離開家這個舞台,面對的是一片虛空。他每天提著公事包出門,就開著車在高速公路的休息站上打發時間,或者到半小時車程外的日內瓦世衛組織大樓做參觀民眾。對妻子說到外地出差,不過是窩在旅館裡啃乾麵包。至於他供養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的開銷,所買的花園樓房和轎車,全是父母親友託給他,以世衛組織高級研究員的身份,放在銀行裡的“優利”存款。

妮柯卡斯亞有兩個閱讀嗜好,一是美國偵探小說,一是詩。她的這部“對手’便像一首黑色的詩。開拍之前,她曾經到霍曼生活的法國和瑞士邊境觀察,領略當地的氣氛。體現在影片裡,幾乎是黑白二色的山水,或汝拉山上嚴峻的冬雪,沉疊疊地壓在那兒,悲哀地注視著瘋狂的人間。

小說家卡雷赫認為他沒有權利將這樣的故事再做想像的編寫,而寫書這個動作“若非罪行,便應該是個祈禱’。他的小說所體現的其實十分有限,和報上的新聞報導相差不遠。文學的責任當是更深入事情的內裡,進到人物的內心,替表面的事實重建一個真相,也許比所看到的更為真實,所謂文學的真實。在妮柯卡斯亞的“對手’之前,有另一部影片取材霍曼事件,即羅蘭康特(Laurent CANTET)執導的“行事曆”(L’Emploi du Temps),這部影片修改了事件的悲劇結局,給了當事人重新起步的希望。換在忠實到底的“對手’裡,由丹尼爾奧德依(DANIEL AUTEUIL)來飾演霍曼,它的“忠實’其實也不過是一種說法而已,從這裡,我們見到一個電影可以超過文字而自成虛構故事的實例。

因為電影是連續的影像,人物無所遁形。壤馬克-弗赫(奧德依飾)的一舉一動,低眉抬眼,些許的局促不安或稍蹤即逝的詭異微笑,觀眾盡收眼底。他的家人就像生活在一個潛伏殺人犯的身邊。他每一次的挫折,別人每一個不當的問題,或者每一次的冷漠反應,都在一點一滴地縮減五名受害人的生命。霍曼的故事在電影裡立體化起來。妮柯卡斯亞的冷山冷水對應著漂亮房屋內的天倫之樂,以及親朋間的日常聚首,而我們知道慘絕人寰的悲劇正步步逼近。

影片用現在、過去和事後三個時態敘述。壤馬克弗赫有一段自己拍攝的錄影帶剖白,這是唯一由導演想像的細節,也是他僅有的一次用語言來面對問題。他對著攝影機說:“我總以為有個機會向你們解釋,沒想到時間過得那樣快…“ 他為何錄影?是因為想到自殺而留親人活命嗎?就影片來看,他買了槍,算是有預謀,但妻子在這個時候視破了他的謊言,只是沒有和他說穿。她感到整個世界在腳下塌陷,痛苦不堪。壤馬克扶她上樓,安置她睡覺。妻子抱著頭不停飲泣,他飛奔下樓,拿了杆麵棒(而來不及找槍裝子彈)回來,凶狠地朝床上猛擊…夫妻倆在此之前交換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愛你!"

堤防崩潰了,第二天早上,他從衝動中平息下來,變成了冷血殺手,很有方法地一一槍殺了小兒女和父母親。以他醫生的知識,用冷水洗乾淨血跡,再放火燒屋。他沒有死於火災,警察僅打了數通電話就揭穿一個說了近二十年的謊言。

”對手“,在聖經裡含有“魔鬼’的意思。當要買新車的岳父踩空樓板,墜樓死亡之前,追問壤馬克怎麼說銀行裡沒錢,我們隨著岳父焦急的眼光,隔著未完工的的樓中樓一條條的木槓,只看到在樓下時隱時現,不停打轉的女婿模糊的背影,像一頭準備出擊的野獸,或者遊蕩的惡魔。




對手 (小檔案)


法文片名:L’Adversaire
出品:2001年/瑞士,西班牙,法國
法國公映:2002-08-28/ DVD影碟上市:2003-05-05
片長:2:09
導演:妮柯卡斯亞(Nicole Garcia)
編劇: Jacques FIESCHI,Frédéric BELIER-GARCIA
小說原作:Emmanuel Carrère
演員:Daniel Auteuil, François Berléand, François Cluzet, plus
法國發行公司:Mars Distribution
影片本事:影片改變自一件真人真事的社會新聞。一九九三年一月,霍曼殺了他的棋子,一對兒女,和親生父母,然後自殺未遂。這位犯下滅門慘案的假醫生過去二十年的生活就是個大謊言。

2002-09-04 原載巴黎歐洲日報/2010-04-07更新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巴黎地鐵裡的推手。


三個月內,三起推人致死事件。


昨天看到這則新聞:

區間捷運火車RER月台,乘客被推下死亡案,嫌犯逮捕。

涉嫌於週五上午在區間捷運RER A線月台造成一乘客死亡的男子落網,被拘押於刑警大隊。
四月二日週五上午六時,RER A線里昂車站月台,在列車進站時,一名五十二歲的男性乘客被站在他身後的人勾了一腳,頭部受到停靠中的列車撞擊,面部重傷。救援人員趕到急救,但男子十五分鐘後死亡。推他的人得以逃脫。
據司法警察消息來源,一名二十五歲的嫌犯二日被捕,從晚間十時起拘禁於刑警大隊,法定拘押期四十八小時。警方是透過巴黎運輸事業管理公司(RATP)的閉路檢視電視錄影逮捕此人,尚未能做深入盤問。
RATP方面說,乘客被故意推下鐵軌或撞車的意外“非常罕見”,但也提不出具體數字來。警方則指出,從2010年初以來,登記在案的推人事故共四起。週五的悲劇,是近三個月內的第二個致命案件。
一月二十九日,費加洛日報的一名二十四歲職員華勒利,在RER C線巴黎十三區密特朗圖書館站的月台上,被一名四十歲的精神失常男子從後面死死攔腰抱住跳落鐵軌,兩人被進站列車撞上死亡。
2005年時,三位法國心理學學家曾對“地鐵推手”做了研究,報告結論中指出,這類人通常患有精神分裂症,會產生迫害人的幻覺,有時與酗酒有關。


前網民對費加洛報這則消息的反應達141件,其中.....

維森多利克斯:如果證實此人就是推手,那怎麼處理呢?社會黨人又會找到全世界所有的理由,用納稅人的錢把他送進精神病院,等他出來,老毛病犯了,再去害別人⋯⋯換了勒彭(法國極右派領導人),恢復死刑,就沒有甚麼老毛病可犯了。

壤-巴蒂斯.黃:我因工作的關係旅居上海,我可以告訴大家這類事兒在上海根本不可能發生。但一般人認為,中國還是個發展中國家(極權,這是一定的),不過就安全而言,很難做得比他們更好了。
上海的地鐵很乾淨,很新,每個月台的入口都有警衛。此外,月台上安裝了玻璃門,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能直接到鐵軌上去。到處都有閉路電視監視設置,人人遵守規定。奇怪的是,很少見到流浪漢,沒有任何行為危險的人。從一個月前開始,手提包甚至得通過掃描器安全檢查!!!
一眼就看出和法國的差異......
 我覺得法國的政治決策者有責任,民間社會一樣有責任,我說明如下:
-必須在所有月台上安裝玻璃門之類的安全裝備,但是沒人願意掏錢(中央政府、區政府、納稅人都不願意)。花在這上面就沒錢,一次部長會議卻肯花上116000歐元坐私人專機。
-應該到處安裝閉路電視,但所有維護自由協會都大喊醜聞。
-我們要派出安全警衛,但得防著被說成警察國家。
-我們抱怨失業率高,又提不出任何對策來 .....與其燒工廠或上街示威,何不替失業者設幾個地鐵警衛的工作呢!
-我們要求高品質的公眾服務,卻又設立RATP這樣的機構,享盡特權,變成國家一個沈重的財務負擔,讓私營公司人員看著難受。
-沒人敢掃蕩地鐵月台上的流浪漢和流氓,只有一味檢查“好人”,這比較容易,也就覺得做了事了......
所以說,要做的太多了,應重新檢討,最後,整個社會都有責任呀!想想自己的家人吧!

ppzz:我搞不懂的是,經常發生這類事的時候,罪犯都能輕易逃脫.....我猜一定有人目擊經過,但是沒有阻止罪犯逃走的反應,他們被嚇呆了。

小熊002:巴黎是個大垃圾場,早就是如此了。到街上逛逛,數數帶攻擊性的乞丐有多少,不論在地上還是地下,酗酒、販毒,現在天氣轉好了,許多東歐國家的青少年遊客又要來耍把戲了。二十多年前,鐵路局的一名查票員被流浪漢把隻酒瓶砸破在腦殻上,因為他過去勸架,怕他們掉到鐵軌上被列車壓到。在歐洲其他大城市,沒見過這種情況,實在叫人遺憾。

保羅:RATP的安全管理不在區議會的權限。不論我們設置何種程度的安全監督,可惜都無法阻止這些根本無法管理的精神病患。倒是應該再研究有關公共場所乞討的法律,將不是來搭車的流浪請出去。這是個大工程,某總統曾向法國人拍胸脯保證兩年內解決這個問題的。



地鐵推人案,四月五日最新消息:

四月二日將一乘客推落地鐵鐵軌致死男子有嚴重精神病,其母兩周前曾通報警方

根據司法機關消息來源,該男子被以“謀殺”罪名列入審查,由開釋及監禁事務法官下令暫時監禁,也符合地檢處的要求。
這名二十八歲男子在四十八小時法定拘押期間供認罪行。他過去曾因暴力搶劫被捕,由於精神不正常住院治療數年。

男子的母親在巴黎人報上表示,曾於三月二十三日通報警方,表示“感覺兒子隨時會做出無以彌補的事情”。警察和消防隊員一起來了她家,但是沒有將人帶走。她說:“如果他們聽了我的話,悲劇就不會發生了。”
她說,兒子確實“有嚴重精神障礙,於二00五年八月檢查出來。之後數度住院,有的住院期長達數月。他在今年一月停止服藥,因此可能變得“無法控制”。四月五日,這名精神病人的律師指責警察和醫療機構“失職”,未重視男子母親的警告。

男子於案發當天在馬恩河谷省( Val-de-Marne)豐特奈-蘇-霍斯( Fontenay-sous-Bois)他住家附近被捕。從上午RER A 線巴黎里昂車站發生乘客被推撞上列車致死案後,警方根據閉路電視影像記錄,便積極搜尋他。
死者為一名五十二歲男子,列車進站時,他被從背後猛踢一腳,頭部撞上停靠中的列車,彈回月台,十五分鐘後死亡。

自拍與自戀

王小慧回顧展的聯想


文:楊年熙

圖片/辛蒂雪曼自拍像:1-文藝復興油畫新解。2-瑪麗蓮夢露。3-王小慧天津展。4-芭蕾舞伶。5-2008年紐約展新作:中年婦女。

王小慧規模空前的天津回顧展,其中以“我的前世今生”最堪玩味。從巴黎這樣一個文化大都會望過去,她這組自拍像令人聯想到去年五月至九月,在巴黎協和廣場“網球美術館”(Jeu de Paume)舉行的美國攝影名家,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的回顧展。巧的是,這兩位女性藝術家年齡相仿(辛蒂稍長三歲),而且同樣將自己做為拍攝的主體。不同的是,自拍像是辛蒂雪嫚過去三十年來唯一的攝影形式,至少是她很快成名之後,享譽國際的獨家特色。對於王小慧,則是她新近改變的路線。

在形式之外,辛蒂的自拍像張張不同,每幅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是一個猜不出真面目的千面女郎,即使她答應向媒體公開個人工作室,出現在照片中的她,仍然在臉上畫了面具妝。巴黎展覽期間,藝術雜誌刊出的專訪中所搭配的圖片,除了作品還是作品。辛蒂所談論的,無非是創作過程、對某幅作品的分析、以後從事電影的構想等等,而無一句涉及她的私人生活。她將工作的成果推到最前面,觀眾對她本身感到好奇嗎?她說:“你們會失望的,我是個極普通的人!”

事實上,辛蒂所裝扮的作品人物“瑪麗蓮夢露”幾可亂真,而另一個“女舞者”則姿態專業,苗條而性感。她也會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小腿浮腫的庸俗中年婦女,甚至在九一一之後,發表系列巨幅七彩小丑圖。她當時停止創作了兩年,感嘆“藝術何用?”最後找到小丑的題材。這些扮像特殊誇張華麗的小丑喜感在外,悲情於內,而且難說在濃厚的化妝後面沒有藏著一個殺人犯或戀童癖!

辛蒂雪曼真面目莫辨,觀眾亦滿足於此。因為她的藝術成就是那樣繁華耀眼,,讓看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感動,從懷舊到驚怵,從對幽默的莞爾到對極端情境的恐懼…一個個展廳走下來,你感到口中百味雜陳,腦海裡則編織著許多辛蒂的照片剛說了個起頭的故事…

原來主修繪畫,結果從概念藝術的角度選擇了攝影的辛蒂雪嫚,創作的原則是:將自己當作畫布,將假髮、假器、服裝和化妝品當作顏料,再將自己的身體做為舞台。每次拍攝前,她先在心裡構想一個故事,塑造出一個故事人物,然後自己將人物裝扮出來。因此每幅照片都有個並不存在的劇本,她借助於電影很多,但運用攝影技巧和觀念設計所拍出的人物另有意境,對影迷也僅停留在似曾相識的懸念上。



王小慧的“前世今生”,製作法更接近於剪貼畫,幾乎是日本浮士繪的平面圖,而沒有任何構成攝影要素的光和影。作者用電腦將同一張自拍像重復印製,然後在許多重復的我之前,放上一個略為不同的自己做為主導。她說,主題是“個人和群體的關係”。那麼,她將所有構圖相同,僅人物服裝改變的大幅作品安置在同一間展示廳,對應一個她穿歷代服裝的長卷,這些數不清的“我”帶著一律“巧笑倩兮”的面部表情,毋寧是用“王小慧”模式來“代表”古往今來的整個婦女群體了。

觀眾感到作者“自戀”的傾向明顯,作者說“自戀沒有什麼不好”,“藝術家多數有此傾向”。只是,這種以強勢表現公開展示的自戀,在今天這個形象掛帥的影視社會裡,是一種環境因素所造成的果嗎?若以自戀為本,所期望的效果便應是觀賞者的認同。但作者對影像的處理採取機械式的“平舖直敘”,電腦科技手段亦消減了人性特點,讓你將她的淺笑看到飽合僵化的程度,是否也在有意地抑制觀眾的主觀和直覺,而強調沒有個人判斷的“群體性”,從而闡釋她的主題?

這位上海女藝術家說,此次展覽“空前絕後”。我們也許可以理解為,不可能期待她如同荷蘭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那樣,在1629到1669的四十年間,將自己從年輕畫到年老,從光滑的前額畫到臃腫鬆弛的面頰了。

在西方藝術發展過程中,創作者將自己的形象嵌入作品,在古希臘的雕塑中便出現了。但在完成的畫作上簽名則是中古世紀才有的事。十二世紀左右,隨著“個人”意識的逐漸覺醒,自畫像因運而生。到了文藝復興時期,鏡子的製造技術大幅改善,在每幅畫中都找得到以自畫像來“簽名”的做法,如畫家的身影反映在主體人物旁的一面鏡子,或一個擺設的水晶球裡等等。林布蘭的一幅自畫像將畫架置於第一線,他自己則遠遠地審視著我們看不到的,架子上完成的畫面,則從自畫像最初的自我眩耀心理、社會升等企圖、簽名功能等,轉為日常生活中應付客人和債主的記載。

畫自己可以用充裕的時間深入細節,杜雷(Dürer)1507年時描繪自己的裸體,幾乎是帶著醫學解剖的眼光。相機的發明使得古典畫家更加謹小慎微,也讓現代畫家得以另闢蹊徑。將相機鏡頭對準自己,無論是辛蒂雪曼的自我隱藏,或是王小慧的自我彰顯,都是在探討當代藝術的新可能性吧!


2007-11-25


死刑存廢,需要辯論。

老凱,

能發這篇談死刑的文章,我特別高興,因為涉及一個理念的問題,而不單純是給人看好玩,有要牽著讀者走的意思。但該說的也說的差不多了,多少人聽得進去呢?

稿子請暫勿外傳。對方能接受,表示大陸真的還行,這位年輕朋友也有意思。

謝謝聽 我瞎聊,有時就是需要如此,在對方可能也不知情下,打開一些思考的結。我另有位朋友在臺灣,想法和我相同,傳了信就給她打電話。

祝好。
年熙,2010-03-30,巴黎

***

年熙,

昨天報上刊載了一則新聞,台大博士生因虐殺三隻貓被判一年半徒刑,如在幾十年前一定被認為法官小題大作,以往頂多罰錢了事,判 刑尚屬首例。只不過殺了幾隻貓卻可能毀了一個年輕人一生的前途。殺貓事件之判決並未引起太多的反對聲浪,對生命權的尊重算 是向前邁了一大步。

你文中列舉諸公是提倡廢除死刑的先行者,一般而言先知的理念在當代並不為太多人接納,歐盟國家大部分已廢死刑不也隔了近一世紀之久。亞 洲諸國目前大多未廢除,西風東漸,無論經濟人權思想觀念  西方國家都較東方國家先進,廢死是世界趨勢,只是遲早問題,尚待有識者努力推動。

台灣廢死議題形成兩極化,相互聽不進對方的論點,多了點激情,少了點理性,乍聽之下都有道理。所以我的看法是目前台灣仍應以充分宣導理性溝通為主尚未達瓜熟蒂落階段,俟社會氛圍成熟多數人有了共 識時自然水到渠成。王清峰願為台灣四十四個死刑犯下地獄的一番談話導致原已站上廢死的戰略高點﹝成立廢死研究小組﹞卻因一時躁進而下台,廢死理念不知又 會推遲多少時日,豈不可惜。

2010 04 03 老凱       ﹝在我這個年齡談這個問題太嚴肅容易讓人血壓升高,不如談牛哥 鍾情 鄧麗君有趣。﹞

 ***

老凱,

我很贊同你的觀點,確實,碰到堅決主張死刑的論點,我也血壓升高,只有年輕點的人有力氣到處打筆仗。

說 死刑沒有威懾作用,廢除死刑後犯罪率並不升高,主死刑派也是聽不進去的,他們的想法是:大惡歹徒就該滅絕,免他再犯,因此是有一個處決 一個,至於誤判、冤獄,或極其普通的人一時控制不住而殺人等等,都聽不下去的。

辯論成為兩極,就是學者,法界專家,政策領導人疏導的責 任了。否則觀念不傳布,我懷疑會有水到渠成的一天。

大問題需要辯論,不辯不明。早期寫稿,說某某問題在法國進行全國辯論,台北編輯改成“討論”,連“辯論”的概念都沒有的。在這裡,有甚麼問題複雜了,就說“該展開辯論”,或者,這個問題還沒有經過辯論,未能釐清而立法等等。辯論,包括民間和國會。

廢 死不是個可以舉行公投的題目,也沒有必要贏取絕大多數。這是個文明進步的問題。美國西部牛仔開國傳統,槍枝管制問題等牽連到死刑問題, 又是另一個更複雜的難題了。

謝謝回覆,腦力激盪,有助思考,多思考,老得慢些吧。

介紹一網站:
小晞的稀釋物語
http://www.wretch.cc/blog/lb5466/23476062
死 刑存廢(永遠持續)

祝好
年熙,2010-04-05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