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16日 星期二

世界的第三部份


                   艾瑪對弗蘭莎的示愛猶豫不決,沒有想到將造成他的永遠失蹤。


艾瑪說不上漂亮,但有一種男人最難以抵禦的魅力:介於少女的天真和深諳事故的成熟女人之間。她的熱情來得快,卻飄忽不定,欲拒還迎。這倒不一定是她欲擒故蹤的手腕,而比較是她對建立嚴肅的感情缺乏信心。凡是和她接觸過的男人,一個接一個神秘消失,像突然從地球上蒸發掉了。
結識在大學鑽研「黑洞」現象的弗蘭莎之後,她開始相信,這些男人是被吸入黑洞,進入世界的第三部份,或者第三度空間,不再返回。

法國電影特別擅長內心描述,加上迪卡爾務實邏輯所養成的看待事務的習慣及民族性格,和科幻片幾乎無緣。弗雷斯迪耶(Eric Forestier)這第一部長片「世界的第三部份」(La Troisième Partie Du Monde)雖以科幻為本,和美國的此類影片依然大相逕庭,反倒是科幻情節為古典和學院派影片所用,變成了一種隱喻和象徵。

艾瑪和弗蘭莎在一座機場相逢,兩人一見鍾情。弗蘭莎向艾瑪解說什麼是令他著迷的「黑洞現象」,艾瑪突然陷入抑鬱,面容肅穆,一言不發。兩個年輕人臨時改變原來的計畫,轉道去了弗蘭莎哥哥的鄉間別墅。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天地裡,他們彼此探索和追求,做愛,爭吵,幻想著兩人共有的明天⋯⋯弗蘭莎感覺艾瑪不是個容易深交的女孩,她眼光高,愛挑剔,總之她不是一個普通女子,但她散發的磁性對異性產生成很大的吸引力。

弗蘭莎問艾瑪願不願意嫁給她,她不置可否。次日傍晚,她從衣櫃裡找出一件弗蘭莎嫂子的小禮服穿上,準備了燭光晚餐,等候騎單車外出的弗蘭莎歸來。別墅週遭沒有放眼能見的屋舍,院子的高牆外一條不知通至何處的林蔭道。我們看見弗蘭莎騎著車轉出院子大門,突然的淡出和輕輕的鏗鏘一聲,像氣泡在空中破滅⋯⋯
弗蘭莎那天沒有回來,以後也沒有。他的哥哥米歇爾和嫂子帶著嬰孩來了,為了弗蘭莎失蹤的事情質問艾瑪,艾瑪開始自責。米歇爾和艾瑪一起找尋弗蘭莎,到他就讀的學校探問,後來也愛上了這個女子。米歇爾沒有因此消失,但變成了半透明的人,一個整天癡癡呆呆的影子。

弗雷斯迪耶這部片子從一開始便引人入勝。當幸福到來的時候往往也帶來惶恐不安,這種憂喜參半,患得患失,是一種直覺,一種可以嗅得到的氣味,是整個身體和心靈的回應。這個看來很普通的心理和情緒波動,其實有很深刻的真實性,影片開始的戲充滿神秘,令人期待下面的發展。
這段借超現實情節昇華的感情,兩位男女主角卡斯巴.余利艾(Gaspard Ulliel)和克蕾蒙絲.波艾斯(Clémence Poesy)將之做了非常生動的詮釋。導演沒有採用平鋪直述的傳統手法,而超現實也適足以傳達男女之情的複雜多變。

弗雷斯迪耶說,以魔幻情節來說故事,等於戴著面具前進。但面具不是一個遮掩性的裝飾,而相反地能讓你充分地說出事情的底藴。他希望透過影片說明,生活中的某個現實為什麼有時看來非常荒謬。他想把弗洛依德所說的這種令人不安的脫軌現象在影片中呈現出來:亦即「最奇特的事往往是產生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之中。」
艾瑪像一隻交尾後將伴侶吞噬的母螳螂,對方掌握不住她的芳心,變得可有可無,在影片裡不是根本消失,就是真成了視而不見的透明影子。這個意像其實不錯,可惜導演彷彿擔心觀眾無法跟隨,而未將虛幻推展到底,影片最後只能算是一篇草稿,終究未達到大衛林區或弗利茲朗的境界。

2008-08-31刊出歐洲日報/2010-02-16更新




世界的第三部份
影片原名:La Troisième Partie du Monde
出品:2008年/法國片。
公映:2008-06-18
片長:1:45
導演: 弗雷斯迪耶(Eric Forestier)
演員:Clémence Poésy, Gaspard Ulliel, Eric Ruf
發行公司:Shellac.

影片本事:艾瑪是個神祕的年輕女子,後來漸漸發現她有一種奇怪的力量,那個男人若愛上了她,便會突然消失。弗蘭莎是個專門研究黑洞現象的天文學家,在機場和艾瑪偶然相遇,兩個年輕人開始了一段浪漫戀情。但是弗蘭莎向艾瑪透露求婚之意,艾瑪未回應,弗蘭莎之後就失去了蹤影。艾瑪自己非常困惑,開始相信他是被黑洞吸走了,而沒有想到原因在自己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謝謝造訪。留言須經過管理,稍後會自動顯示,請勿念。發佈前可用“預覽”了解版面。